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珂 《新闻通讯》2013,(7):15-17
在电子传播时代,服饰符号高度的视觉特征对政治人物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指出政治人物在媒介政治时代使用服饰符号进行政治传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服饰符号在政治人物塑造良好政治形象、传达信息和情感、表征特殊政治理念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政治传播”视角,考察作为媒介的青铜器与周代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周代青铜器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诸子孙、沟通人神与社交功能。西周时期,青铜器三大功能在形塑与传播王朝政治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青铜器沟通宗族成员与祖先及子孙,使得西周意识形态中“王家”和各宗族的关系得以世代延续,故而确立了该时期以“族”为核心的政治文化面向。同时,青铜器的社交属性使得王朝政治文化下渗、传播至广大贵族圈。春秋以降,青铜器的社交功能不断凸显,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逐渐从统一王权及宗族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贵族的个人政治诉求借由青铜器这一传播媒介得到宣传。可以说,周代政治文化经历了从“族”到“人”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彦冰 《今传媒》2015,(1):22-24
政务微博是进行政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政务微博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活动,它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务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政务信息的发布进行政治价值的渗透;通过政治传播活动进行政治人格的塑造;通过信息发布传承政治文化,甚至维系政治体系的存续。  相似文献   

5.
杨蓓 《兰台世界》2015,(9):147-148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土家族服饰也随着土家社会制度的更迭产生演变,土家族服饰在面对其他强势文化的渗透与碰撞中,在服饰的款式、服装的面料质地以及制作、使用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服饰广告是社会广告的重要形式之一,服饰可以起到传播政治与文化信息的功能。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集大成时期,在品官服饰上更是注重等级标志,这使得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在服饰上的表现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媒介既具有一定的政治依附性,又具有一定的政治自主性.媒介与政治相互缠绕,形成了政治媒介化和媒介政治化的双向运动.就媒介的政治功能而言,主要有政治监督、议程设置、政治整合、政治社会化四种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隽 《文化遗产》2016,(2):68-76
清代乾隆年间紫光阁功臣像是唯一流传于世的古代功臣画像,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与传统肖像画相比,紫光阁功臣像在人物姿势、服饰、像赞、绘画技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紫光阁功臣像有手卷和立轴像两种绘画媒材,二者在艺术表现和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宫廷绘画艺术,紫光阁功臣像被赋予高度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悦 《大观周刊》2011,(49):142-142,134
红色文化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红色文化的功能、内涵入手,阐述了临沂大学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并对关于进一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一个推行崇文抑武政策的时代,广大儒生士大夫受到皇帝的推崇,承担着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文官朝服进贤冠上配设的"纳言"这一形制,来解析宋代文官服饰所隐含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3,(1):69-70
数字电视转型的社会影响 一、从政治层面看,数字电视转型使电视媒体政治功能实现了从宣教型向服务型转变,新的电视媒体公共领域正在形成。模拟电视时代由社会精英控制着电视媒体,公众被动接受电视构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数字电视打破了精英层的传播霸权,电视被建构为多元化与交流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喇全恒  龚湘 《出版广角》2015,(9):121-122
高校阅读文化由阅读物质文化环境、阅读行为文化方式、阅读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组成,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环境塑造、活动开展、精神引导三个层面.充分发挥高校阅读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挖掘阅读活动中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使得阅读活动的育人功能、环境塑造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政治文化功能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书馆的历史表明,它不是中性文化机构,而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文化功能。这是因为图书典籍从产生起就具有政治文化性,而图书馆则是“移植”政治文化的场所,并使政治文化得以社会化。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其政治文化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力.本文对话语、新闻话语以及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报纸新闻话语的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的建立,报纸新闻话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以及受众认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杨天宇 《新闻世界》2014,(3):196-197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文效用的发挥存在于传播过程中。就民国时期来说,公文传播具有宣传说服与政治教化、修辞行为与政治灌输、符号意义与政治认同等政治功能,皆为树立和巩固政治权威所服务。然而,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公文传播的政治功能效果明显但有限。  相似文献   

18.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其政治文化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力。本文对话语、新闻话语以及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报纸新闻话语的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的建立,报纸新闻话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以及受众认同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体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集权型、礼治型、伦理型三大基本特征,使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重性影响.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特征和两重性的反思和审视,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找生机和活力,让其现代化,使其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电视政论节目是近年来台湾最强势的媒介形式。本文立足政治文化与大众传媒互动框架理论对台湾60多年历史进行长时段观察,发现台湾社论、政治广告和政论节目等媒介形式其不同的强盛时期,分别与威权主义政治文化、启蒙主义政治文化与"群粹主义"政治文化一一对应。台湾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催生了台湾政论节目,推进了台湾媒介形式的嬗变,也带来台湾媒介政治话语主体的结构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