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重新闻信息的有用性。这种看重,只要是不超越是非标准,不超越理性和法纪,不但无可指责,而且还会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看待新闻信息的有用性,传媒人员又该如何增强新闻信息的有用性呢?  相似文献   

2.
新闻媚俗化趋势值得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刚 《新闻世界》2002,(1):35-35
  相似文献   

3.
4.
王丽 《新闻前哨》2003,(7):19-20
一、“三贴近”与危机报道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关心的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我们的媒体既不能缺席,也不能滞后。有一段时间,媒体相当忽略人际传播的能量,特别是现在可以借助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新媒体进行人际传播,其传播极快且广,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渠道发布确定的新闻,以正视听,负面的、不正确的消息就会迅速传播,受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读者阅读报纸最直接、最本质的动因是想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地市级党报作为一张新闻纸,记录的新闻不仅要有真实和表达的力量,更应该有思想和价值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7.
8.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今天的受众为什么越来越不把有些主流媒体视为重要的“信息源”。反过来说,今天的受众大多还处于初中、高中的文化水平,不会把大量时间花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上,特别是快节奏的今天;也不去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含义,而喜欢透明地、立竿见影地直接获取…  相似文献   

9.
叶东芝 《视听纵横》2002,(3):109-109
2001年底《新民周刊》对当年假新闻进行盘点,包括“上海将建300层摩天大楼”、“换头术”、“牛津女孩”等曾被多家媒体刊载、一度流传甚广的假新闻名列其中。在信息爆炸时代,假新闻迅速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其危害决不亚于伪劣商品。新闻打假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相似文献   

10.
无论新闻被冠以什么样的称谓,其是否有报道价值以及如何报道才能引发受众最大的收视兴趣,必须考虑如何显现新闻对受众的有用性,即这个消息是否能给人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问题性新闻越来越被媒体看重.越来越受到受众关注。这种新闻报道过去比较少.在教科书中往往归于深度报道或舆论监督类。如今应该把它单列出来加一研究,以利于新闻理论的发展.并推动问题性新闻的实践。本文试就此问题结合采写广播专稿《传统名牌产品缘何不“名”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邓涛 《青年记者》2005,(11):31-32
若干表现令人叹惜 一名新闻摄影记把照相机镜头对准坐在一辆警车里的5个小孩,他们正注视着消防队员将他们母亲的尸体从燃烧的大楼里抬出来,脸上呈现出痛苦和疑惑的表情.这张照片将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可信程度,决定着新闻的说服效果和传播效果。可信度高的新闻说服效果好,读者更乐于接受它,其传播效果就好。作为新闻载体的媒介——新闻信源,其可信性同样决定着它传播新闻的说服效果。低可信度新闻信源发出的新闻信息,由于其可信性的负影响,说服效果就要差一些。比如,同样都在发布新闻的因特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就要比其他网站的可信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所以成为新闻的关键所在。也正是由于新闻追求真实的天然本性,人民群众才喜欢它、相信它、需要它。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社会上某些政治和经济实体,为了获得群众的了解和信任,简单地说就是说服群众,首先想到的工具就是新闻媒体,其文章中或明或暗的倾向性对新闻真实产生了长期、复杂、深刻的影响。职业公关公司从1994年在大陆地区出现以来,对中国的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新闻成了近,年来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关注社会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成了新闻媒体争夺和取悦受众的”常用策略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新闻的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社会新闻的发展轨迹看目。,前的社会新闻正处于从市井新闻到市民新闻的过渡和交融阶段并终将向更高层次的民生新闻发,展我们相信对社会新闻的类型和发展轨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新闻的,健康发展。市井新闻展示社会千姿百态开启社会新闻:,之门新闻媒体对社会新闻的关注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7.
18.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履行的一种大众传播职责。旨在向受众提供各类新闻信息,使受众能及时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进行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及自身的修养娱乐,以引导社会生活循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所以,失去了受众,离开了受众的接受,新闻传播就毫无价值可言。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新闻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展开了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从业人员的时效性观念大大增强,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成为媒体刍压受众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一个负责的媒体,任何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新闻记,在抢发新闻,维护公民的“知情权”的同时,都会抱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考虑新闻发布后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无负面影响,负面影响有多大,公众的承受和如何,考虑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发布这条新闻合适,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发布这条新闻不合适等问题,此外,他还要考虑在哪类报刊和什么范围内发表,什么时间情上发表,是公开在社会上发表还是以“内参”的形式供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参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时宜性问题,它要考虑新闻的内容,性质与各类媒体承担的不同任务,面对的不同读对象,从而决定新闻的报道时机有报道范围。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是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