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菁 《新闻爱好者》2011,(18):106-107
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该与学生实践中运用文学素养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加强学生实践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口头表述和写作能力,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提升新闻传播人才核心能力成为重要议题。推动课程思政与新闻传播教育同向而行,大力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本文提出课程思政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四种核心能力,并指出相应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秋明 《新闻世界》2012,(7):316-317
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体系的完善、课程的优化。因此学校在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培养时应首先注重新闻采编与制作方面,再提升学生的节目创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传播技术,立志于培养复合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了传媒业态的巨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媒体输送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了社会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并通过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培养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新闻、广播电视、广告、网络传播等配套课程不断完善,但是,如何使学生所学知识真正用于实践,并将之转换成新闻能力,从而满足新闻单位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无疑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实践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瑞贤  侯贺英  汤倩 《传媒》2019,(11):87-89
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必要组构,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文化安全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未来,要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外语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以及新闻传播素养的复合型对外传播外语人才。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的建设。有鉴于此,可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筑、教学模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五个角度入手,形成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左小麟  廖圣清 《传媒》2022,(5):16-18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坚持传承党媒红色基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作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不仅表现为采、编、播等新闻从业能力的一体化融合,还表现为媒介组织、专业技术、社会市场、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融合。媒介融合需要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柳邦坤 《新闻知识》2015,(2):75-76,108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变革时期,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多元需求的社会背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都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适应这种转型和变革,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创新和实践,努力培养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新闻专业成为地方高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但新闻教育与社会现实和新闻一线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本文结合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专业方向的实际情况,旨在探讨地方高校如何从新闻专业理念、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的锻炼等方面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为例,分析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系科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的异同,同时总结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面临媒介融合时所做出的不同应对。比较发现,台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多种符号的运用和传播,而非单就新闻传统领域做出拓展。两岸新闻本科教育都极其重视多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相比跨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策略,台湾本科新闻教育更重视学生对自身兴趣的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12.
江凌 《新闻世界》2009,(4):60-61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记者这一职业角度而言,成为一名好记者需要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需要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一名好记者最少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因素:开阔的视野、广泛的社会面、超强的综合素质、不断激发的创造性。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再加上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正是成为一名复合型记者的必要条件。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几方面着手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段京肃教授认为,新闻人才的现代化培养,既培养现代化意识,也培养在传播活动中一流的竞争实力和多方面的能力。同样,对复合型记者的培养也应该从意识、能力、修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董小玉 《新闻界》2005,(3):54-55
新闻传播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事项,在这个信息社会,我们更加关注信息,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研究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加强新闻传播研究,培养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素养 采写实践 新媒体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是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研究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指导思想的结晶,有其内核并不断与时俱进。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激荡的信息环境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是我国媒体的生存之道。全媒体时期,首先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马新观教育,培养思想坚定、业务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明确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继续推动媒体融合进程,弥合数字鸿沟;最后要强化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新闻院系竞争的升温 ,一些专业院校也纷纷开设了新闻系或专业 ,打出了特色牌———财经类院校要培养经济类记者 ,体育院校要培养体育类记者。而老牌的综合性院校的新闻院系则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广招有理科背景的学生 ,希望培养出既懂科技又懂新闻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为的是适应科技时代的竞争。说到底 ,这些培养模式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培养“专家型记者”。时下 ,“专家型记者”的提法日渐升温 ,其背后的矛盾却往往被忽略 :是培养各行业领域的专家还是培养新闻记者 ?是向受众传播专业技术知识还是传播新闻 ?受众真正需要和…  相似文献   

18.
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多,但是办学的专业化程度和业界需要却不相协调,提升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探索"大课小上"、参与媒介实践、科研带动教学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目标: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传播观念、活跃的新闻敏感、深邃的认知见解、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军事素养的复合型军事新闻人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当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带来了信息生产、传播和呈现方式深刻变革。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中宣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高校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模式、推动新发展、迈上新目标,造就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高校新闻科建设也强调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文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