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近年来,在认同政治发展的影响下,认同研究从政治学、文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扩展到新闻传播学,媒介与认同(尤其是国家认同)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日渐繁荣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对认同及其相关几个概念的使用存在诸多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之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也存在于认同研究所涉及的其他学科之中。所  相似文献   

2.
3.
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电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一种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仪式",在构筑"认同的空间",提供"认同的力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拜祖大典"、"中国记忆"、"香港回归"等媒介仪式的考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属性媒介对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介是以微博和网络社区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但对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官方传统媒体最为信任;传统官方媒体接触对其国家认同有正向促进作用,海外媒体的接触对其国家认同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些发现在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具有稳健性。结果验证了一个核心论述: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是媒介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结果,不同属性媒介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建构作用。本研究证明了官方媒体报道和宣传思想教育在塑造青少年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海外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渗透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爱晖 《当代传播》2015,(1):104-105
本文在考察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的现实压力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媒介认同概念,剖析其内涵意义,并通过追溯认同概念的源流,探析媒介认同概念界定的合理性,进而厘定一些相近概念的异同和关系。  相似文献   

6.
春联作为媒介对国家认同的表达隐现于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传播效果。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春联中分别以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春联以微观着手、意象入题、语言贴民和融情于文等表达技法实现了国家认同意识的具象化传播。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是公民教育形式的创新,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的纽带作用,且成为构筑文化记忆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漾波 《今传媒》2016,(1):156-157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日益呈现碎片化趋势,其中,媒体的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传播时空环境、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在碎片化媒体环境中,我国民族文化认同遭遇一定程度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主流价值观面临解构、传统文化沦丧、文化泛娱乐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媒体碎片化特征,进而分析媒体碎片化对民族文化认同造成的影响,最后就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引发各方思考.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媒介暴力的管理规范和学术研究,克服媒介暴力的消极影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里刊登他们的几篇研究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政务新媒体悄然兴起对我国电子政务事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虽其领地鲜明地立足于新媒体与政务的接合部,但对其既往探究中,多在新闻传播视野分析其传播力影响力指数等,在电子政务与行政事业管理视野分析其政务工具价值等,缺乏从多学科交叉视野去审视。结合近二十年与其相关的文件文本、政策公告、媒体文本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归纳出公共传播与公共服务是其最显著的特性,梳理其演变进程的五个阶段,然后从实践场景出发,基于公共传播视角重新审视其作为媒体和工作人员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身份认同,最后基于公共服务视角对其从定位、组织管理、公共内容生产传播与公共服务提供、考核与评价等四个层面进行媒介实践逻辑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李丽 《传媒》2021,(13):85-87
伴随着媒介的泛化,"媒介素养"几乎被认为是解决所有媒介问题的解药.在媒介素养中,新闻媒介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角色.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后备力量,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媒介素养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存在明显短板,这是造成目前我们面临的一系列媒介伦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媒介批评研究的增多,对媒介批评学科地位的认识却没有随之明确。本文对媒介批评研究从萌芽到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试图找到媒介批评真正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2.
媒介权力的多样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双秋  魏晨 《新闻界》2006,(1):37-39
在西方传播研究的历史上,“媒介权力”(m edia power)是各种问题产生的核心。虽然关于“媒介权力”的学说还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学说体系,但是当前的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都趋近于围绕“媒介权力”来设定研究方向、对象和建构理论。在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学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的。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一般从媒介入手研究权力,没有注意到权力本身的多种形态与结构,没有注意到从权力视角出发来研究“媒介权力”的另外一条路径。而传播社会学的视角:把媒介权力看作是整体权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单一的将“媒介权力”界定为政…  相似文献   

13.
遵循文化社会学的路径,媒介文化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主题范畴:对媒介产品的文本分析;对贯穿媒介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体制逻辑分析:对媒介产品消费与使用和日常生活勾连的分析.依此,本文结合2009-2010年的相关研究的评述,以阐述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议题和呈现的问题.分析显示,已有的媒介文化研究,虽然对于这三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相对集中在对媒介产品的文本分析,且论述方式上思辨多于经验考察;同时,将西方理论话语与中国的具体发生场景的联结也还需要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媒介化社会是人人皆有的生活体验,是从媒介研究视角对现代社会所做的一种宏观概括。社会的媒介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步。作为一个预设前提,社会的媒介化是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媒介化社会的内涵,也对当下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构成挑战。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将人类传播活动当作仪式纳入到研究视野,启发我们寻找新的研究路径,这可能最终引起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5.
吴婷 《新闻知识》2006,(3):77-78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衍生于“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是7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批判性研究的产物。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早期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等制度语境下进行研究;至上个世纪90年代,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用文化的话语分析“媒介帝国主义”,他否定了现代  相似文献   

16.
郑春欣 《新闻世界》2014,(8):242-244
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对媒介角色的认知影响着我国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本文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媒介角色的认知情况,并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认知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谢静 《新闻大学》2006,1(3):84-90
200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新闻媒介有关付费采访问题的讨论本身成为一个媒介事件.新闻媒介将这一后台技术话题公诸于众,并呈现大量有关媒介的负面评价,使得这一事件超出了论争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义,成为分析大陆新闻业的饶有趣味的案例.本文结合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和布尔迪厄的"场"的概念,对2005年上半年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话语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在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中出现的分歧反映了当前新闻业的认同危机,也是"新闻场"中彼此冲突的力量重构要求的体现.新闻媒介无法要求媒介批评在其专业规范框架之内展开,但重塑专业规范却是新闻业应对批评进行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谭华 《编辑之友》2013,(7):54-57
由经济改革引发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对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大众传媒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对其社会身份认同的需要所带来的媒介偏倚成为市场化媒介的突出表征。一方面,中产阶层的社会身份认同构筑了媒介阶层偏倚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媒介阶层偏倚是大众传媒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的主动行为和必然结果。而且,媒介的阶层偏倚进一步建构甚至固化了中产阶层的社会身份认同。但是,在中产阶层与市场化媒介的"合谋"中,传媒的公共性与注意力经济之间的二律背反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东南传播》2012,(6):83-84
从媒介社会学视角研究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能够深刻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媒介在整个社会中实际上处于非核心地位,而在社会中起主导地位的政治和商业力量对新闻客观性产生深刻影响。媒介的政治经济依赖性不可避免地削弱媒介的内部自主性。尽管如此,客观性仍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专业准则。  相似文献   

20.
王辉 《东南传播》2012,(7):15-16
从媒介社会学视角研究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能够深刻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媒介在整个社会中实际上处于非核心地位,而在社会中起主导地位的政治和商业力量对新闻客观性产生深刻影响。媒介的政治经济依赖性不可避免地削弱媒介的内部自主性。尽管如此,客观性仍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专业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