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军事变革在加剧,新事物不断涌现,军事记者要想在新一轮新闻大战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快创新的脚步,用新的新闻理念和新的新闻创作方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军事变革在加剧,新事物不断涌现,军事记者要想在新一轮新闻大战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快创新的脚步,用新的新闻理念和新的新闻创作方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有人用“家庭当旅馆,孩子不认爹”来形容记者奔波不定的生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任“解放军报》驻二炮记者的10多年间,平均每年下部队采访都在7个月以上。下一次部队,短则20来天,长则2个多月,常常走的时候穿着军大衣,回来时只穿单军装。在家过不了几天,当新的精神和任务一来,又得赶紧下部队采访。家中之事,根本无心也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有幸和解放军报军事部副主任高艾苏,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巡回演讲团,先后到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进行了演讲。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我们报社优秀编辑记者很多,获各种大奖的也不少,他们的经历讲一讲都很感人,我只是报社的一个代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我时,我跟他们说:“请一定拍摄一下我们报社的大门,我只是这座大门里的一名记者。”这一路,压力很大。我和高艾苏是分开的,每个演讲团,只有一名穿军装的。在台下学生眼里,自己代表的不仅是解放…  相似文献   

5.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6.
林丹 《新闻记者》2003,(2):51-52
许多省市级的媒体都在外埠一些主要城市设立记者站。有人以为,驻记者站的记者干不出什么辉煌的业绩,新闻的地域性决定他们很难出位,各种新闻评奖也很难轮到他们。但我作为羊城晚报驻珠海的一名记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后认为,驻站记者一样可以出彩,关键是如何为自己定位,如何为新闻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的融融春光里,记在北京西山的一栋小楼里,就军事记的职责、素质等问题,拜访了名的老军事记、作家魏巍同志。  相似文献   

8.
胡丽娟 《记者摇篮》2009,(10):30-30
新闻本身“真、新、快、实”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特别是随着如今新闻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就更加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创新型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从现实需要来看,创新型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对新闻记者来说,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把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追求,求“新”追“新”,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才能以突出的个性化使报道产生独特的生命力、广泛的关注度、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     
《军事记者》2012,(2):F0004-F0004
军事记者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 军事新闻信息荟萃的园地 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 军事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时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使得军事新闻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复杂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化和提高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使之适应新传播环境下的军事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晓青看来,军事记者在采写军事新闻时要求新求变、用心用情,才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陈俊 《新闻窗》2007,(4):112-113
驻站记者在远离“大本营”的情况下,到站属所在地采访报道,一方面,他没有“大本营”记者的“超脱”,必须正确把握好一个“度”,处理好与驻地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不能等同于驻地媒体记者。完全依附于当地。同时,驻站记者又不能像“大本营”记者一样“归口”分工,不能根据自身特长、兴趣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采访报道,得做1个“多面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目标: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传播观念、活跃的新闻敏感、深邃的认知见解、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军事素养的复合型军事新闻人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军报记者部搞"记者人格大家谈"主题业务交流,我思来想去,不想把这篇文字写成格式化的论文,也不想一本正经地说教。我想结合自己20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谈些记者生涯的朝夕拾零,与同行们共勉。1、记者的热爱记者是什么?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种权利,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等等。事实上,记者在最危险的职业中排名靠前,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记者因公殉职。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15.
胥海波 《军事记者》2014,(10):56-56
2009年秋天,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副社长孙永库正式退休,那年他55岁。他想,我还正年轻哩。就在别人还在想象他如何面对夕阳之时,他已奔向了一条澎湃在他内心多年的情感道路。记录小人物的精彩从1972年走入军营,一直到到报社当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16.
李燕 《新闻窗》2005,(6):66-66
军事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军队新闻传媒都是我军建设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敏感性是指记者发现和鉴别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人物的能力。换言之,是采写者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价值的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的本领。这种能力国外新闻学称之为“新闻鼻”,就是对新闻的嗅觉,也叫“第六感”,前五感指记者天然具备的眼、耳、鼻、舌、身。  相似文献   

17.
邵敏 《军事记者》2001,(2):32-33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中山北路,该院新闻系是全军唯一的军事新闻学系,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  相似文献   

18.
19.
走,是军事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是产生优秀新闻作品的必由之路。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深刻体现了时代的新要求,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闻领域的重要实践,是全面锻炼编辑记者队伍、改进采编作风的重要抓手,也让军事记者们找到了新形势下大展身手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20.
尹韵公 《军事记者》2002,(10):15-15
至今,《军事记》已走过出版发行500期的路程。从数字的意义上看,无疑地,500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它昭然表明,《军事记》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一条了不起的道路,一条从狭窄到宽广、从混浊到辉煌的道路。它的未来前景,必定雄奇壮美,印迹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