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对话,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相互问的讲话。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由此可见,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互相并列的。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气情态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离开朗读的中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和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说离不开人物对话,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英文小说,人物对话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叙述描写语言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读者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些人物说话而进一步理解人物、理解故事。因此,每一位成功的小说家都为其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使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鲜活,也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外国小说译本,人物对话的语体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一些译者对那些看似简单的人物对白缺乏足够的分析研究,译得有些仓促。本文拟通过对一些拥有不同译本的外…  相似文献   

3.
施蛰存小说的对话性和复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小说以心理分析多,但其小说在巴赫金所说的对话性、复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表现为人物与他的暗辩、人物与自我的对话、小说结构的对位、人物的对立式组合等。  相似文献   

4.
苏佳 《华章》2010,(26)
<偶然事件>以对话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它的很多叙事因素都取决于人物的对话活动.这部小说中,对话形式多样,人物对话语信息的接受形式也有不同,这些不同的接受形式造就了小说丰富多彩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戏剧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具有动作性、口语化、潜台词、个性化等特征,而小说创作对人物对话的要求则较为宽泛。本文将就海明威小说《杀人者》人物对话的戏剧性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中人物对话中对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的违背,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态度,明确了小说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对小说进行理解及欣赏。  相似文献   

7.
马雅玲 《教学月刊》2005,(12):13-14
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是小说的灵魂。在对话的句型中,直接引语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所谓直接引语是使用引号“原原本本”地记录人物的话语,保留人物说话时具体特征的一种引语句型。直接引语能够在情境中把人物的对话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具有生动性与直接性,在体现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学的小说教学中,我们知道“知识的含量却相当的贫乏,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几乎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另外,语文教师解读小说时往往只关注人物对话的内容是否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说话者的个性特征、是否有力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等等,却忽视直接引语这一句型在表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说人物对话教学摭谈○凌永年(上海第二师范)从小说教学的实践来看,人物对话的分析往往不如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塑造小说人物的方法那样受到重视,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在阅读小说时不注意人物对话的表达作用甚至不能真正看懂一些人物对话,...  相似文献   

9.
对话性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特征,作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简拓事件过程,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思想特感,同时,对话使其作品产生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电式,不介入状态,持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文学艺术大师海明威是描写人物对话的能手,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即是一部以成功的对话描写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人物语言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的形象、个性和情感,因此对话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在分析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小说对话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翟象俊译本和张祥麟译本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小说对话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小说系列中,《红楼梦》人物语言的成就最高。据统计,《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字数几乎占了全书篇幅的一半。《三国演义》是叙事多而对话少,到《金瓶梅》开始,人物对话就扩大了。到《红楼梦》又进一步,有些章节几乎全是对话,作者只略加勾画连缀,即成一回。①如第32回“诉肺腑”中的几组人物对话,长篇累牍,婉转周至,但丝毫不觉絮聒。人类主要通过对话进行交际。优秀的小说文本往往借助模拟具有独特个性色彩和包含丰富心理内涵的人物对话而获得强烈的表达效果。西方小说理论家戴维·洛奇说过:“小说注重展示,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  相似文献   

12.
小说对话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再现人物对话的人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独具特色。鲁迅集文学的精华,取人世间活的语言,为小说人物“对话”的描写,开拓了新的境界,其艺术造诣之深,是举世少见的。一、突出人物个性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思想、文化程度、嗜好、僻性。如《孔乙己》是的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以小说的方式思考存在,其思考的展开方式构成它独特的人物形态,逻辑和对话形式。其中,对话在这部作品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将这些对话的形式与功能进行类型分析,便可以看到这部小说采用或创造出如此多样的对话形式,实现了作者对于存在的更充分,更自由灵活,更简捷有力的小说式思考。如果它只采用传统的人物对话形式,则不仅会导致篇幅的成倍增长,而且,其思考性也决不可能在一部小说中达到如此的广度,密度,深度和明快透彻。  相似文献   

15.
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好的人物对话,能突出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的灵魂,使人物形象活在读者的心中。鲁迅曾说:“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集外集·〈穷人〉小引》)鲁迅自己便是这么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他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不仅表现了人物的面目,而且显示着人物的灵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是鲁迅小说中人物对话的一个显著特色。读鲁迅的小说,我  相似文献   

16.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翻译过程中展现人物原有的风姿,使外国读者印象深刻,达到译文与原文动态对等的效果,成为小说译者追求的翻译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在正确理解原文意义方面给予了译者有效的指引。本文通过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贾平凹《黑氏》一文中人物对话的意义,进而指出小说中的对话英译应注重再现原文对话的语言特点与再现原文对话的意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中的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性格和传达作者写作风格的重要手段,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好小说对话的翻译,是重现作者写作风格的的重要步骤.本文主要从表达方式、句式变化、词义选择等方面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人物对话部分的对比分析,讨论如何还原小说人物特征,再现作者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也有其自身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巫宁坤的译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在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再现小说对话的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写作中,人物对话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写作一些小说、记叙类习作时,写好对话尤显重要。但是,学生写的人物对话显得非常苍白,不能成功塑造人物。对此,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