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一直幸福下去今天上课,我给学生读了昨天在《意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一直一直幸福下去》(何炅作)。每次我将喜欢的文章读给学生听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安静。这总让我想起给女  相似文献   

2.
精彩一页:“爸爸拿着那把斧子去哪儿?”摆桌子吃早饭的时候,弗恩问她妈妈。“去猪圈,”阿拉布尔太太回答说,“昨天夜里下小猪了。”“我不明白,他干吗要拿着把斧子  相似文献   

3.
笔者教完高中语文第一册二十四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立即有几个学生拿着《史记故事选译》(一)找上门来,向我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即“两本书撞车打架了!”我翻开两本书一查对,原来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段话,在课本和《史记故事选译》里,不但句读不一,并且连解释也大相径庭。现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4.
一、需要重新评论的依据 1921年6月,胡适在一个读书会上作了一次关于《楚辞》的演讲,次年将演讲稿整理成《读楚辞》一文,发表在《努力周刊》增刊《读书杂志》第一期上,后又收入《胡适文存》二集卷一中。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先煞有介事地提出:“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过问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接着便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出了七个疑问,认定“《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当是(汉)宣帝时人补的”。同时又认定战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6.
钟瑛 《语文知识》2006,(9):26-27
“弱水”是什么水?这不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学生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报纸。那是2006年4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在第8版“健康快车”专栏有一篇谈中小学生饮水问题的文章,其标题“弱水三干,我饮哪一瓢”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  相似文献   

8.
历代文化名人,大都有一定的家学渊源。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一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一个清末就在商务编译所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困学纪闻》大为惊异,便问:“你喜欢考据之学?”茅盾答道:“谈不上考据之学,我是个‘杂’家而已。”孙更惊异,便问茅盾读过什么书。茅盾说:“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  相似文献   

9.
“少年的司马迁,曾把长安当成龙门.青壮年的时候,他把宫廷当成龙门,他一直都在尝试跃过龙门,一直到父亲死去,他才清楚地看到——《史记》才是他真正的龙门!”想起在设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点滴,我发现自己似乎和司马迁一样经历了三个时期,找到了“三重门”,才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0.
和时间赛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  相似文献   

11.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8):57-57
有位作者读了2011年8月份下半期《甘肃教育》杂志上我写的《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后,问我,你怎么把“学而时习之”的“习”解释成了“实习”?许多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读书     
我喜欢读书。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故事。稍大一点,她又教我一些唐诗宋词,什么“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也正是在那时,我立誓长大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岁月悄悄地流逝,我也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喜欢读书,读邓皓的浪漫,读鲁迅的泼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读托尔斯泰的朴实。而且,我更喜欢读名家名著,什么《红楼梦》、《茶花女》啦,什么《红与黑》、《牛虻》啦,我着实读了不少,我从他们那里寻求着来自心…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在想,在中学语文这一片天地里,我们的学生离“主人”还有多远?昨天看到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送审稿,心里有些激动,今天下午特地到新华书店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晚上回家又仔细地看了起来。将近9点,读初二的内侄晚自习回来了,坐在我边上读语  相似文献   

14.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2,(12):34-35
我们教研组有位年轻的胡老师要上公开课。她拿着《藤野先生》课文来问我:“师傅,这课怎么上啊?”我说:“离上课还有几天,你每天把这篇文章看两遍,同时要勾画圈点并作批注;等到你把文章读透、读到烂熟于心时,自然就知道怎么上了。到时候我再和你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5.
    
今天作文课时,老师让庞源读昨天写的一篇作文——《一块面包所引起的联想》。当庞源读到那个小男孩把面包踢出很远的时候,身为“幽默大师”的我即兴嘀咕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一早起来,吉吉坐在床上,刚想穿毛线衣,爸爸就急匆匆地跑来问:“你把我的钢笔放哪儿啦?”“我没拿你的钢笔!”吉吉两手一摊。“是呀,现在没拿,可昨天你拿着钢笔在纸上乱画呀。”爸爸瞪着两眼说。“我不知道!”吉吉穿好毛衣,穿好裤子,手里拿着袜子下床了。  相似文献   

17.
“偷读”记     
要说起本人的“偷读”经历,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提醒我,书分好坏,只能读“好书”,而不能读“坏书”.可我一直都是“兼容并蓄”,并且内心里还更偏向他们所说的“坏书”.于是,我和父母之间,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时候,家中的小人书、漫画书等“坏书”,都被我爸藏了起来,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问他呢,他也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读经典?这个问题往往会被不知不觉地转换成另外的问题:读经典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好处?转换了,我们还以为是同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这么关心用途和好处,那么也就不必回避,直接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用途,没有什么好处.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唯一可以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援引了一个故事:当毒药正在准备的时候,苏格拉底还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相似文献   

19.
爱是相互的     
张淑艳 《山东教育》2005,(16):17-17
今天,我批王晓昊的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又给我留作业了,他这是第四次给我留作业了。记得他上次留的作业中有一条歇后语是“赶车不用鞭子”,我一直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当他告诉我谜底是“拍马屁”时,我笑弯了腰。我问他在哪儿弄了这么一条歇后语,他说在书上看的。是的,从他给我留的有关诗的作业中,就足以发现他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他读了《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  相似文献   

20.
记得小学六年级的一天,我早早走进了教室。同桌劈头就问:“数学练习册带了吗?”“啊?今天要带吗?”我大吃一惊。“昨天放学时候讲的嘛,不信问他们。”四周的同学纷纷点头,课代表也“嗯”了一声。天啊!我拔腿就往家跑。气喘吁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