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图谱是利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呈现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一经提出便很快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知识图谱的认知还比较混乱。依据存储方式不同,知识图谱可分为基于RDF存储的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和基于图数据库的广义知识图谱。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侧重于知识的发布和链接,广义知识图谱则更侧重于知识的挖掘和计算,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从概念层面和技术层面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指出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才是谷歌知识图谱的延续和发展。随后,提出了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系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的关联数据平台(CBDBLD)。该平台借助知识图谱的理念展现了人物之间丰富的亲属及社会关系,形成了特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可通过设置推理规则来实现人物之间隐性关系的挖掘与呈现。广义知识图谱研究中丰富的图运算和关联数据的结合将会成为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下一个热点,从而开启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时代。图10。表2。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2.
旧方志中的物产史料是传承中华农业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数据规模大且史料价值高,在语义网环境下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是后续基于方志物产史料深度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前提。本研究以机构特藏《方志物产》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方志物产语义知识组织框架;其次设计并构建方志物产知识本体模型,对其概念、属性及关系进行规范化描述;然后基于关联数据技术,从数据预处理、生成RDF数据、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步骤探讨方志物产关联数据集的构建与发布过程;最后,以《方志物产》云南卷为例,构建基于关联数据的方志物产知识库,为相关领域用户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类知识服务。本研究可以激活蕴藏在方志物产史料中的多维度知识,也为其他方志汇编史料语义化知识组织提供参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成为一种新趋势。阐述了馆藏资源跨媒体构建的3大模块,即跨媒体本体模块、跨媒体检索技术模块与用户检索模块;从资源层、知识粒度层等层级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系统;论述了馆藏资源采集与维护、知识特征提取与语义关联、跨媒体本体构建与自学习3种跨媒体知识服务方法;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跨媒体知识服务的人才、技术与平台保障措施,以期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古代经典辞书是重要的馆藏文献文化遗产,对其进行知识组织可实现古汉语词汇的语义关联和知识发现。文章深入分析了古代辞书的体例和内容结构,依据词汇语义学、本体术语学与资源描述框架标准,设计辞书知识本体,提出以词汇符号—概念—释义的结构化知识表示为基础的辞书知识图谱构建框架,依此进行词汇概念、关系、释义、例证的抽取,并完成关联数据的转换、存储与发布。最后以经典辞书《尔雅》为例,阐述了古代辞书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以及在语义搜索、智慧学习、数字人文等场景中的应用。辞书知识图谱构建可以促进典籍辞书的数字人文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CNKI中收录的2006—2020年图情档领域关联数据研究的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图情档领域关联数据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发现,我国图情档领域关联数据的研究已形成了核心作者和核心期刊集群,主要在图书馆数据模型构建、书目数据语义化编制、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开放共享、知识组织系统SKOS化和关联化、元数据与本体、高校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和机构知识库建设、博物馆资源整合和数据关联8个方面开展应用研究,涉及关联数据平台建设与可视化展示、数据资源聚合与发现、用户需求挖掘和数字人文等核心内容与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图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是知识发现在数字人文领域的新尝试,为资源细粒度关联、语义化查询、个性化探索提供新路径。[方法/过程]以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数据为数据源构建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基于图谱实例,从项目整体概况、事件主题关系、社会网络关系、时空网络关系等层面开展多维知识发现研究。[结果/结论]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为知识发现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为人文资源深度开发注入了全新动能。  相似文献   

7.
关联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语义网信息组织规范,将其应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工作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在分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组织框架模型,并从档案领域本体建设、档案关联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关联关系利用以及关联组织协调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家谱关联数据服务平台的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图书馆对馆藏的揭示,沿袭传统的描述标准(如MARC),多以文献特征为主,很难直接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知识内容进行查询的需求。关联数据技术通过构建关系明确的语义本体,能够很好地提供基于文献知识内容的揭示、导航和检索,通过开放数据重用和与外部数据的互联,丰富了数据的关联性,扩展了数据利用场景,释放了数据的潜能,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服务提供了一种基础设施。这是未来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服务的应有之义。上海图书馆以家谱数据作为起点,尝试利用关联开放数据技术重组图书馆传统资源,构建历史文献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经过基于BIBFRAME的本体设计,从RDB到RDF的数据转换,基于关联数据四原则的系统设计和基于语义技术框架的系统开发,支持面向万维网的书目控制,提供针对普通用户的寻根搜索服务和针对专业人士的数据挖掘服务。图5。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深度序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军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3):134-141
[目的/意义] 从关联数据在知识组织与控制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进一步揭示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深度序化机制,促进关联数据技术在知识组织、知识发现领域的应用。[方法/过程] 通过系统分析法提出"三位一体"的语义组织框架,分析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语义序化机制,并以机构知识库关联数据的构建发布为例说明语义序化机制具体实现路径。[结果/结论] 本体与关联数据驱动的语义检索服务体现了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深度序化机制。研究表明,关联数据作为轻量级的语义网实现方式,为知识组织的深度序化提供了语义化的技术、方法、工具和实现路径,为知识发现、知识推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文致力于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深度融合,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与变革。文章从众多的数字技术中凝练出五类最常用的关键性技术,形成LIBRA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关联数据(Linked Data)、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大数据(Big Data)、资源描述框架(RDF)和人工智能(AI)。其中,资源描述框架和关联数据作为语义网的核心技术已在数字人文领域盛行多年;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作为新兴的技术已成为文化遗产机构开展图像资源研究的主流方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剧变,强大的算力和智能的算法赋予人文研究新的范式和新的视野。可以说,LIBRA已成为或将成为数字人文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在案例部分,文章从知识组织模型、数据存储模型和动态文本识别三方面探讨了LIBRA技术在构建多维度图像智慧系统中的深度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LIBRA并非一成不变,新技术也会补充和重塑LIBRA体系,以助力中国数字人文的建设与腾飞。  相似文献   

11.
司莉  郭财强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3):127-137
[目的/意义]对知识组织方法与技术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以更好地把握其实际应用特点,明确数字人文领域知识组织的价值,并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获取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并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元数据、本体、语义标注、关联数据等知识组织方法与技术贯穿数字人文的始终,是数字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组织可为数字人文资源的组织提供解决方案与方法工具,为人们观察文化现象历史演化提供新视角,赋予人们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知识组织在数字人文领域发挥了方法价值和中介价值,为数字人文领域资源的组织与利用提供方法工具,充当用户与数字人文领域资源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典籍图像是馆藏重要资源,图像数字化和内容揭示是数字人文基础建设,可实现“以图证史”“图像叙事”、多媒介传播等应用价值。文章依据图像元数据、资源描述框架(RDF)和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标准规范,研究典籍图像深度揭示与利用的模型架构与实现方法。该模型由图像数字化、内容深度标注和数字人文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从图像场景、实体对象和语义关联三个层次,揭示图像特征、典籍注释及背景知识,辅助数字人文研究。例证选用经典辞书《尔雅》插图版《尔雅音图》进行数字化,构建《尔雅》多语语义词表并与实体进行关联,深度揭示《尔雅》词汇的古今释义、音韵、分类、典籍注疏、例句典故等知识内容,探究《尔雅》图像的数字人文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数字人文研究的图像资源中蕴含大量信息但利用率极低,不能在异构数据库和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得到有效的共享与重用,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打破了图像资源交换和共享的障碍。[方法/过程] 研究结合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和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知识发现,对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揭示和知识推理,并通过CNNs算法对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识别实现基于图像特征的语义检索辅助知识发现。[结果/结论] 提出一套数字人文图像资源整合与知识发现解决方案,并以印章图像资源为应用对象构建"印章知识中心"对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4.
叙词表在知识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的缺失,限制了敦煌壁画研究及其价值的挖掘。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可以为网络环境下敦煌壁画数字资源语义标注、信息检索和知识组织等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本文详细阐述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与其关联数据发布过程,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领域叙词表构建方法,提高叙词表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叙词表的高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敦煌壁画叙词表关联数据发布和可视化,与外部词表进行语义关联,并提供开放数据服务。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和编制,可促进敦煌壁画领域数字人文应用的开发,也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受控词表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15.
科研过程知识产出语义关联组织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据驱动的科研环境下,为服务于科研机构研究过程中知识资产长期保存管理的数字仓储领域,构建科研知识产出语义化关联组织的模型。总结数据驱动科研的知识对象类型、数据活动、科研活动,形成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生命周期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和科研知识产出识别原则,分析科研过程各阶段场景中的关键科研知识产出类型和科研关系,然后设计有效组织科研知识产出、情境实体及其关系的数字对象模型框架,通过本体标准的复用,规范化类型名称和科研关系,构建关联组织科研知识产出和科研情境类的本体模型,为科研数字仓储构建揭示科研过程知识产出关联关系的语义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红色文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方法。文章引入知识本体与知识图谱,对皖西红色文献进行细粒度关联,进而加快皖西红色文献数字化开发进程,为实现皖西红色文献资源的知识关联、聚合、发现提供新路径。以“书目框架模型”(BIBFRAME)为核心,构建知识本体的核心词表,从“文献”和“内容”两个层次设计实体的语义关联;依据知识本体的结构,抽取皖西红色文献中的实体及其关联,构建红色文献数据库,并自定义检索任务来模拟真实的检索需求;以“六霍起义”、革命英雄“舒传贤”和“红色事件地点分布”为主题,构建知识图谱并基于图谱进行知识发现。结果表明,知识本体可以有效提取皖西红色文献的实体数据并联结知识图谱以协助研究者进行文献检索与知识发现,佐证了以知识本体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在红色文献研究中的使用价值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Europeana案例分析,为国内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选取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Europeana作为案例,分别从资源内容描述规则、语义知识本体模型设计、元数据语义化操作和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访问4个方面对其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构建聚合式元数据模型、建立细粒度语义概念模型、创建开放的语义关联数据网络、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是实现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构建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发现技术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效的、新颖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和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它通过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模式识别与评价等步骤来实现知识发现,其系统一般架构分数据源、数据挖掘器和用户界面三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用户界面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知识模式表示和评价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五部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模型,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平台构建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义门户是基于语义技术的门户站点架构方法,通过半自动或者自动化的工具包构建关联数据,提供语义浏览和检索。数字图书馆要实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必须实现其数据资源间的关联关系。文章通过对各典型语义门户SEAL的深入分析,研究了基于SEAL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字人文研究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驱动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创新.通过分析8种典型历史档案数据库实践案例,归纳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呈现特征主要体现为档案数据的计算化、融合化与共享化,平台功能的关联化、可视化与沉浸化及参与形式的个性化、协作化与交互化三个方面.以数字人文研究需求为牵引,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