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喉舌”,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苏区建设和巩固及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为了寻求局部执政的合法性、破除负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把《红色中华》作为形象塑造的重要窗口。在《红色中华》的宣传和塑造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爱国御辱、先进政党、清正廉洁、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回顾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些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解放运动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妇女工作是其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南方局贯彻党的妇女解放运动方针,通过南方局妇女委员会创办《职业妇女》杂志,宣传党的职业妇女政策。《职业妇女》通过揭露职业妇女困境、塑造革命妇女形象、指明职业妇女奋斗方向,揭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对职业妇女政治话语建构的内在逻辑。中共南方局通过对职业妇女的政治话语建构,使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相融相通,表明中国共产党才能充当职业妇女权益代言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进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  相似文献   

3.
女性形象在目前我国电视广告中占有很大比例,但这些女性形象往往角色单一,模式固定,主要定位于美女和家庭妇女两种角色,体现出了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电视广告仍然是以男性视角来塑造女性形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合谋的结果。因此,我们呼吁电视广告树立人本广告观念,塑造具有双性人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体育电影因其题材的独特性,具有直接、易懂、更适合青少年群体观看的特点,体育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文章从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体育人物塑造的年代特征及表现手段、体育人物外在形象塑造对青少年行为动机的影响、体育人物内在形象塑造对青少年认知与需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来论证中国体育电影中体育人物塑造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作为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媒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央苏区时期,小学教科书立足于频繁革命战争与培养红色革命后代的现实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对小学课程教学大纲、国语读本、常识读本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刻诠释,注重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创造力与自治力的宣传,在宣传目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鲜明的阶级特色和强烈的价值取向。小学教科书宣传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儿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塑造的过程。因此,小学教科书有效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对培养民主革命斗争的后代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塑造中国共产党良好政党形象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6年在江苏、湖北和甘肃三地进行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状况、老人赡养、子女抚育、婚姻现状、闲暇生活进行分析和地区间的比较,指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在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参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相关权益及制度建设问题,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积极参与生产,勇于参政。随着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她们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的社会舆论表达。她们提倡妇女解放和生产、婚姻解放,宣传妇女参政和妇女教育,参与抗日宣传表达等。通过妇女组织引领社会舆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扩大了舆论传播力,同时也推动了自身解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商人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商人、商业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做综合的专题性研究.《聊斋志异》中表现的“女性独立,必须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影响产生的,是处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谋求发展的表现.蒲松龄塑造这些女商人形象,在肯定她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后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丁玲在小说中不仅塑造了各阶段妇女领先者的形象,还塑造了各阶段各阶级丰富广博的男性形象,大约可以分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青年、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儿童、革命知识分子、农村基层干部七类,这些形象涉足面广、典型性强、意义大,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传播媒体在公正、均衡、持续地反映和表现女性形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尤其在维吾尔语新闻传播方面,无论是宣传数量和宣传角度、内容,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实际发挥的作用都是不相称的。本文主要以讨论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它对社会女性的影响为目的,试图对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对性别压迫和歧视的激烈抗议为主要特征的美国妇女文学,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独特性格的新女性形象。千百年来,世界由男子主宰,妇女形象由男子描绘。在传统观念中,妇女应该柔顺、贤惠、恰守好道,她们是生儿育女、传宗接成的工具和男人的点缀、而美国妇女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无疑是对这种勇于理想和想象中的妇女形象的一种纠正,对传统观点的挑战。透过历史的帷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传统女性和女性观的实质。十七、十八世纪处于殖民地时代的美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活动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里的分工大体上是丈夫从事种地等实体…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各革命根据地为支持抗战、推动生产,积极制定了劳模的选拔标准,并且通过奖励及宣传等方式,塑造了一大批先进的劳模,其中不乏许多妇女劳动英雄。这些妇女劳模大多是贫苦农村出身,但她们积极响应边区政府政策,扛起边区建设的一面面大旗。妇女劳模的塑造、培养与宣传对根据地生产建设、社会风气改善以及革命战争支持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是元代杰出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距今已经七百多年了。这部伟大的剧作通过元代下层妇女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恶人横行、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剧作震撼千古的艺术力量和价值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反抗者形象———窦娥。对于作品,这一形象充分透彻地表现了主题思想;对于观众,这一形象惊天地泣鬼神,永久地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这一切应归功于关汉卿对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今天,笔者就形象塑造的手段方式作一分析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形象的性格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4.
娜拉自187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外国文学评论中的热点人物。然而,中西方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基本是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即把她当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并对此性格内涵作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易卜生的原创作动机是塑造一个要求独立的妇女形象,而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一原动机却更多让位于理想主义的诗意激情,从而塑造出一个带有更多浪漫气息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创作动机和效果间的对立统一,这一形象也成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双重载体。  相似文献   

15.
沂蒙精神的生产与传播:以“红嫂”文本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文艺作品中个体化的红嫂形象到红嫂的群体化再现,"红嫂"已经成为沂蒙老区经典的红色文化符号。通过关注几十年来有关"红嫂"的各类文本生产,从中可解读红嫂文化与红嫂精神的生产机制、传播模式,解读红嫂文化的生产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内在关联,还原红嫂群体形象的历史本真。红嫂文本的生产塑造了"红嫂"这一传承不朽的红色艺术经典,革命时代红嫂文本的革命化塑造了英雄化的红嫂;后革命时代的红嫂文本则突出平民化、人性化视角,从平民视角、日常生活角度展现战争背后普通沂蒙女性的真爱与唯美。红嫂文本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特定时代文化语境的制约,二者之间的张力及其维度决定了文本生产的机制和模式,以及文本的最终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警世通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市民妇女形象。她们比起传统的闺阁小姐、名门千金等妇女形象及同时代的男子形象,在爱情追求方面,更主动、热烈和执著;遭遇挫折时,斗争更坚强、更积极。市民妇女形象的这种新性格特色的形成,是与明末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市井妇女有了新的生活方式等时代与社会的因素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那位来自巴思的寡妇所讲的故事中的人物艾莉森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说明虽然乔叟把艾莉林这个人物塑造得较为丰满,充满活力,与传统作品中苍白无力的女性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由于乔叟所用的语言毕竟属于男权社会的语言,所以最终塑造的妇女形象还是不够公正。论文以此来说明群体的语言对个体思维的限制作用,以及传统的男权语言对妇女形象的贬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中塑造了大量的畸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一类是心理变形的疯子。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也有这两类畸人形象,可看作是对《庄子》中畸人形象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文化意义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国妇女的生活成为西方来华人员广泛讨论的议题.传教士、外交官和文学家、诗人在写实作品和虚构文学作品中共同塑造了愚昧落后、狡诈无耻而又封闭麻木的中国小脚女人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中西权力关系互动的结果,又是意识形态的文本建构的结果.直到今天,这一形象还有一定的市场,形成了西方观察中国妇女的“套话”,影响了其对中国女性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新闻出版单位的秩序建构和新闻出版物的规范两个层面梳理了1949至1956年间上海新闻出版业之改造。在此过程中,公私单位在数量多寡和实力优劣上发生了逆转;行业内部构建起专业化、分工化、等级化的结构关系。本文认为,共和国初期上海新闻出版机关缺乏一个关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明确蓝图。“新连环画”、“新年画”等代表了新闻出版机关所致力追求的理想的文化产品。但这种规范恰恰是基于与旧连环画、旧年画等相区分,并对其旧品格进行破坏、删除、改造而建构出来的。新的文化秩序在体制改造中或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建构,但文化品格的规范却路途漫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