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钦 《考试周刊》2012,(88):189-190
艾老师边给小朋友出示两张“蛋”的图片边问道:“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蛋呢?”很多男孩都抢着回答:“是恐龙蛋。”“鸵鸟蛋。”“老师,是天鹅蛋!不过先孵出来的是丑小鸭。”绝大多数的幼儿都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由蛋联想到各种动物。  相似文献   

2.
【案例】人教版第四册《丑小鸭》师:同学们,学完了课文,我们知道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历尽艰辛,终于美梦成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天鹅。小朋友想像一下,丑小鸭会回家吗?回家以后会怎么样呢?生:丑小鸭会和天鹅伙伴快乐地在湖泊上生活,它再也不想见它的兄弟姐妹了。因为它们以前对它不好。师:有不同想法吗?生:不会,它现在这么漂亮了,丑小鸭会向它的兄弟姐妹们炫耀一下自己的美貌,取笑他们有眼无珠,把自己赶走。师:想像真丰富“!有眼无珠”这个词用得多好呀!一生插嘴说: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呢?那鸭场里怎么会有天鹅蛋呢?师:现在老师是要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从课堂导入层面看,利用辩题导入课文导入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初始阶段,好的导入应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热情,并会带着问题主动跟随教师进入文本学习。王君在《丑小鸭》的导入环节,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以一段叙述性话语导入课文,而是以"研讨与练习"中的"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一问作为切入口设计了一道辩论题: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他不需要任何奋斗就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期发表了叶军彪先生的《(丑小鸭):一个被误读的经典童话》,读后让人不由发出喟叹:教一篇童话好难!叶先生认为:作品并不是在讲一只丑小鸭如何通过不屈地奋斗最终成为天鹅的故事.而是“表现出安徒生在同世俗偏见抗争中的性格和信念:‘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他相信只要你是天才.只要你有才华。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认识.而最后受到嘲笑的.将是那些嘲笑天才的无知和短视的世人.”  相似文献   

5.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颗天鹅蛋.但同样是天鹅,生命的价值有高下之分,生命的状态也有猥琐与高贵的区别.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不仅是外形的华丽蜕变,更是把卑微的生命底色涂染成高贵的生命华彩,是历经磨难之后生命价值的终极体现.  相似文献   

6.
飞向高贵     
正《丑小鸭》,脍炙人口的童话,却并非一览无余的寓言。童话的主题是什么?非虚心涵泳不能明。给人的启示是什么?非切己体察不能得。丑小鸭经历了几番磨难才变成白天鹅,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吗?好像不对。"只要是一颗天鹅蛋,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书中明明这样写着。诚然,只要是天鹅蛋,无论长在哪儿,长大了终归是一只天鹅。但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何要借这一只天鹅蛋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 小语第四册新课文《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而成的。主人公丑小鸭由鸭妈妈一孵出来,就受到人们的讥笑和冷遇,被迫离家出走,历经了不少磨难,最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相似文献   

8.
《丑小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是根据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改写的。原故事讲的是一只误入鸭窝的天鹅蛋,在被鸭妈妈孵出一只“丑小鸭”后,“丑小鸭”吃尽苦头,终于成长为美丽的天鹅。那么,这篇经过改写的《丑小鸭》,进入小语教材,它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我们要用这篇文章的何“道”来育人?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得当而巧妙的引领。而教师巧妙引领的自信,既来自执教者对文本深刻而独到的把握,同时也来自执教者富含智慧的口语引领艺术。下面,笔者以《丑小鸭》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对此问题予以说明。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探究童话给我们的启示。生:丑小鸭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可见,只要我们努力,最终一定会成功。生:丑小鸭本来就是由天鹅蛋孵化的,它变成天鹅  相似文献   

10.
案例: 生:老师,我觉得“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 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 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 扑打在冰面上。”这里把“老天鹅”比作“石头”不 恰当。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天鹅长得很漂亮,而石头硬硬的,灰 不溜秋的,把老天鹅比作石头一点也不美。 生:我也觉得这个比喻不好,天鹅多高贵呀, 雪白雪白的,怎么会像石头呢! 师: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给我们的印象 太深了。不过,天鹅也确实是美丽而高贵的。 生:不,我觉得这样比喻是恰当的,这里把天 鹅比…  相似文献   

11.
《丑小鸭》一文以童话的方式,讲述一只丑小鸭生下来就被别人瞧不起,被迫离家,后来发现自己竟是一只美丽天鹅的故事。 阅读教学要提倡创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教学《丑小鸭》一文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比如:善待弱者、自强自信等。在学完《丑小鸭》一文后,我给学生一些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其中一个学生问道:丑小鸭真能变成白天鹅吗?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学生甲:能,因为“剩下的那个特别大的蛋”就是天鹅蛋,只不过被鸭妈妈给孵出来了。所以在小鸭于眼里…  相似文献   

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般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十分近似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且一般人也都会相信:在谈论婴幼儿教育问题的时候谈论这样层次的问题,就好像在对着一枚天鹅蛋谈论怎样教这枚蛋学习飞翔。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只要这枚蛋终究会孵化出天鹅,那么学习飞翔的准备就绝不应该在起飞前才开始。“泛灵论”也许可以作为这个研究的一种开始角度。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孩子是没有“物种歧视”意识的,他们总是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会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家,有冷暖饥饿,有喜怒哀乐;受了欺负  相似文献   

13.
鸭妈妈生了几个蛋,她孵呀孵,小鸭子差不多都孵出来了,只剩下一个大大的蛋还在窝里。鸭妈妈很奇怪,就去问附近最有学问的火鸡太太。火鸡太太给鸭妈妈讲了《丑小鸭》的故事,告诉鸭妈妈,那只大鸭蛋如果孵出来,可能就是这世界上第二只“丑小鸭”,不!是“小天鹅”。鸭妈妈高兴极了,等她把那只小鸭子孵出后,看他的确比其他小鸭子大得多,就经常跟别人说:“我这只小鸭子就是那  相似文献   

14.
课文《丑小鸭》是由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而成的。由于故事内容生动 ,形象感人 ,寓意深刻 ,历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丑小鸭“受不了哥哥姐姐的欺侮而离家出走”这一行为 ,是所有教学本文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浙江省第八次小语优秀青年教师巡回教学活动中 ,有位老师是这样教的 :师 :刚才 ,同学们讨论解决了许多问题。那为什么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呢 ?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天鹅蛋 ,不小心落在鸭窝里 ,所以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师 :这道理有点意思。生2:我觉得是…  相似文献   

15.
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一天,他出来散步,看见一只小喜鹊在跟着妈妈学飞行。他忍不住想念起他的妈妈和兄弟姐妹们。于是他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丑小鸭回到了他的老家。哥哥姐姐看到他大吃一惊,说:"你是谁呀?"丑小鸭说:"我是你们的弟弟丑小鸭呀!"哥哥说:  相似文献   

16.
有些句子乍(zhà)看上去没什么毛病,念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你要是从内容上分析,就会发现它有不符合生活常识的地方。比如百灵鸟在它的习作中有这样一句话:“中秋节夜晚升起了半个月亮。”这句话违反了中秋满月的生活常识。用生活常识衡量每一个句子,也能发现一些病句。请大家看看这句话:雪花落在身上、手上,我感到很温暖。大家都知道雪花给人的感觉不应该是温暖,而是“寒冷”的。所以这句话就应该改成:雪花落在身上、手上,我感觉到很寒冷。病句1听到老师的批评,我的脸红了。请填上病因:请你修改过来:病句2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很粗的老枣树,…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出示句子: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1.自由读。2.引: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丑小鸭)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1:丑小鸭怎么连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生2:这是怎样幸福的一天?引:想解决问题怎么办?(研读课文)[评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我引用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当我在黑板上写出这句话时,初一学生瞪着眼,张着嘴,一副茫然不知的模样。不得已,我把它变成了思考题: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老师送你一条鱼;一种是老师教你捕鱼、捉鱼的方法,你将作如何选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丑小鸭》是一篇老课文了。老师们教这篇课文,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取合以及文本价值的挖掘,因人而异、各有特色。有一位老师执教这堂课,在处理第三自然段时,抓住“欺负”这个词深究细挖,“都有谁在欺负丑小鸭?”学生说了公鸡、鸭子、小鸟、小狗等,老师再问,“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欺负这只丑小鸭?”学生戴起头饰,模仿不同的小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所以我提出的口号是,教育回归人性,回到常识。"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