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同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内容,均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但目前两者协同育人的机制还未形成。文章从目标需求、切入视角、实现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机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了实践研究,从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教学实施以及体育教学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践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党和国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对于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尚未有明确且全面的研究成果。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准确把握融入的原则遵循,规划好融入的路径选择,对于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育人功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保持高校思政教育优势的科学策略。文章从高校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入手,探究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梳理当前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面临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立德树人教育实施路径。如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明确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定位、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思政教育亲和力等,以期提升立德树人思想的思政教育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下安徽高校思政课程教育路径较为单一,应注重从挖掘思政课程特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地调研红色资源、推动线上思政建设、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五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将安徽爱国主义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安徽爱国主义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从中可以提炼出文化自信、求真务实和奋斗拼搏的思政元素,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文化育人的主要途径。以传统文化的文化属性为指引,搭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点、线、面结合的课程框架。利用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特点,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丰富学习途径,搭建开放课堂,活化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高校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就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然后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旨在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育人的两个部分,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同育人。明确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剖析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难点,创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落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三位一体"和"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以培养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仁心仁术争上游"为目标,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积极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改革思政教学模式、建立评价机制等路径,促进专业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把握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的引领作用,厘清课程思政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关系有助于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提升。成人高校可通过培养教师思政能力、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课程思政设计、完善思政评价体系等路径推动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与思政教育有着内在契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可以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文化感染人心,资政育人。因此,文章具体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优化路径,提出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改革,从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实施现状等角度着手,探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此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真正推动高校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思政教育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环节,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全过程,切实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努力开辟出高等教育的新局面。思政教育与廉洁文化的融合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强化廉政建设的现实诉求,是改进思政教育的关键举措,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为彰显廉洁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推进思政教育发展,高校应结合廉洁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科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究“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之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三全育人”机制至关重要。为更好发挥其思政教育效力,需从育人体系、思政素养、思政共同体、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校教学思政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审计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其次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最后从全面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底蕴素养、将“课程思政”元素嵌入教学内容中、发挥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建设路径,把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以期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改革路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格局和环境,促进三全育人的推进.对此,高校应深刻认知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彰显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保障、教学和师资三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轻思想政治教育重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现象,导致学生价值观出现一定的偏离.文章分析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并对高校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让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依托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实施的教育方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是高校运用不同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施的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公安情报学专业作为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在挖掘公安情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的融合,使学生成为懂得公安情报学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公安情报岗位业务能力,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先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之后分析社会对公安情报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后在梳理公安情报学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经费、基地建设、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全面深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既存在普遍性问题,还受到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实践课程安排等特殊因素影响。结合国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要求,针对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六项原则和七项路径措施,提高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党史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将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有助于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以高校思政课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时代内涵为切入点,分别从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构建党史教育体系、建设特色党史课程以及打造优良思政教师队伍这四个方面探寻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上好新时代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出发,把现代高效农业中的“滴灌”理论与方法引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寻找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对“滴灌”式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大学英语“滴灌”式课程思政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在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高校大学英语“滴灌”式课程思政的可实施路径,实现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深度融合。把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发挥高校公共课程育知育德优势,适应外语学科育人育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