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根生 《科学教育》2006,12(5):22-23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理念呼唤新的教法,更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主要标志之一,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灵魂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和自主性反思学习;创造性反思和发展性反思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者与构建者,面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反思性学习,我们广大教师理所应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  相似文献   

2.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07,(1A):52-61
2006年,我们组织、编辑“话题”时,总体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关注“课程·教师·发展”,关注课程教材的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在提供优质的普遍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这里,教育界一个热点就是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发展需求,众多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探索。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与课程教材建设相关联,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认识到了问题本质之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努力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下,它如何有效开展昵?下一步如何有效实施昵?这值得校长和教师们思考。 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实现让学生学有成效?这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在广大人民渴望更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中,这一命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而这种学习和钻研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程,因为教育是一门无法穷尽的艺术。[编按]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还记得自己带着满满的自信走上了三尺讲台。满腹装着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教法的理论,再加上自认为较好的个人语文素养,心想自己对付这帮小毛孩应该不在话下,自己的满腹经纶足以算是一桶水了,暂且可以将再学习搁置一边了。可走上讲台后,我发现拿教育学的理论来教育孩子,孩子不听;用心理学的思维来与学生沟通,学生不睬;用书中教学教法的理论来开展教学,学生不懂……在现实面前我傻眼了,屡屡碰壁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在失败中我找到了前进的航标灯——再学习。儿童的特点是什么?儿童思维的方式是怎样的?儿童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我的课堂为什么总是乱糟糟的?为什么我说话孩子们总是不听?如何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我预设的教学内容讲不完?为什么我所教的知识孩子们听不懂?带着这些“为什么”,我走进图书馆,向书本学习;走近身边的同行,向经验丰富者取经;走近教育专家,向他们请教……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心中的“为什么”便会迎刃而解;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在不断的反思中,又产生了新的“为什么”……正是反思唤醒了我的再学习的意识,正是反思让我收拾行囊重新走上了再学习之路,正是反思让我在再学习之路上不断收获、不断质疑、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简单的“输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这一主动建构的重要方式是学习反思。经过反思,当新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修正”、“重组”后再吸收。因此,反思既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学习习惯。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反思呢?  相似文献   

6.
龙军 《教育论坛》2006,(4):41-4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简单的“输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这一主动建构的重要方式是学习反思。经过反思,当新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修正”、“重组”后再吸收。因此,反思既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学习习惯。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反思呢?  相似文献   

7.
戚从 《华章》2012,(19)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正处于人生第二个成长高峰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但其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加之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入学后,缺乏自信心、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因此形成了对课堂没有兴趣、对前途无所思索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必将是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管理越来越难;厌学情绪越来越强;课堂秩序越来越混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中职学生真正成长、成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标准)”(以下简称“规范”)项目启动了,这标志我国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将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如何,“规范”研制的原则等问题,都是广大读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有关专家以及主管教师培训的领导。教师应对技术挑战——自我发展与专业发展记者: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与学产生了冲击,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转变学习观念?如何重新认识学习过程?目前在国际上有哪些较新的教与学理论?祝智…  相似文献   

9.
陈健 《四川教育》2008,(12):33-33
本轮课改的最大变化在于: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如何通过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把握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讲授的度与关系?如何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提升课堂效率?这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富有现实意义?结合教研活动围绕对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认识、对探究学习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认识、对探究性学习中合作交流的再认识这几个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对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马彩全 《成才之路》2011,(19):13-13
面对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形式,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巨大的来自社会的压力,我们如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方法和思路来提高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对于教师来说,如果要肯定地回答这两个问题,一条可取之道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者。  相似文献   

12.
李荣灿  梁永鑫 《师道》2010,(2):31-32
“狼来了”的故事是我们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的一个例子。然而你是否进行过反思,面对学生的时候诚实吗?是否欺骗过学生呢?重新翻读这个故事,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诚实”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数的本质?如何教学生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等相关概念?如何认识计数单位与位值制思想?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学具……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教师该如何去做?学生对这些重要概念的认知学习路径是什么?北京教育学院的刘加霞教授与她的团队(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市骨干教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单位”和“单位化”展开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他们用生动的教学案例透彻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的方案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怎样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是我们这些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政工干部常谈常新的一个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辅导员老师更是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工作能力,学会“主动”、学会“反思”、学会“务实”、学会“内功”、学会“学习”、学会“引导”、学会“探索”,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学员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是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产品频繁推出,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大变革的时代中亲身经历的一代,他们反应敏捷、思维奇特、情绪激昂、敢于向传统挑战,……。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有巨大吸引力的,学习是那样多姿多彩、富有魅力的,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 面对这样的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个体化学习”的开放教育中,教师的位置在哪里?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既现实,又棘手的问题。说它现实是因为就摆在我们面前,不容你不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以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给孩子们送来了快乐的学习方式。“课改”理念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而课堂教学又是“课改”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课改”理念呢?不少教师存有困惑与质疑、矛盾与冲突。当前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反思些什么?为此,我们就这一话题在网络上进行了讨论并采访了一线教师,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来讨论和反思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自新课改以来,主张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过去教师的填鸭、灌输为学生的探究与感悟,“45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是我们教学后经常反思、也应当反思的一个问题。因此,当前的课堂中学生操作多了,讨论交流多了,课堂上时常是一幡畦碌热闹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们组织、编辑“话题”时,总体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关注“课程·教师·发展”,关注课程教材的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在提供优质的普遍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这里,教育界一个热点就是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发展需求,众多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探索。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与课程教材建设相关联,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认识到了问题本质之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努力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下,它如何有效开展呢?下一步如何有效实施呢?这值得校长和教师们思考。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实现让学生学有成效?这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在广大人民渴望更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中,这一命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而这种学习和钻研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程,因为教育是一门无法穷尽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朱红霖 《数学教学》2013,(10):18-22,45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其中由“教会学生”向“教学生会学”就是实现这一模式转变的具体行为之一.而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优化学习思维的过程又是会学习的重要内涵之一.那么什么前提下,我们要反思?我们如何进行反思?反思之后如何优化我们的思维?笔者就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教育》2005,(11A):15-17
有人说,教育永远在路上,何去何从,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方向。长久以来,我们教师备一课教一课,一个班级连续两三年由一个语文教师执教,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如何让学生面对、适应更多不同风格的教师?如何通过班际间的充分合作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的反思?如何让教师们臭味相投反思自己的教学?带着这些疑问,我校要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一次语文课大循环教研周活动,权当一种校本教研方式,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