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美国时代     
《当代体育》2008,(8):28-29
“嗨,先生们!我们能不能摆个酷一点的造型?”正在纽约市哈德逊河的豪华游艇上为美国男篮“梦八队”拍摄写真的詹妮弗向她的摄影对象们建议到。他们接着换了几个造型,可都没有让这名挑剔的摄影师感到满意,“噢,好吧伙计,想象一下阿根廷人正站在你们面前。”接下来就有了这张德怀恩·韦德和勒布朗·詹姆斯的眼中充满了仇恨,就连“甜瓜”脸上招牌式迷倒众生的微笑也不见了踪影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纳班密码     
《网球》2006,(9)
多伦多大师系列赛新闻采访室,2006年8月7日下午15时28分。纳尔班迪安刚刚输掉了自己在今年美网系列赛里的首场比赛。记者们一直左右张望着,在这个阿根廷人开口之前,气氛仿佛凝滞成一团散不开的水气。这是一场典型的"纳班记者会"——阿根廷人的脸上写着"非暴力不合作"。"请谈谈这场比赛吧?"问题有些寡淡,提问的人或许需要弄清楚五个关键词,才能和大卫·纳尔班迪安一起,破解命运的密码。  相似文献   

3.
乌拉圭 在地理意义上和政治意义上,乌拉圭是小国,阿根廷是大国,这种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的大小往往会激励那些小国在其它领域中去击败大国以赢得自己的尊严,而这可能也正是乌拉圭这个和阿根廷仅一河之隔的邻居会成蓝白军团在足球场上最强硬的队手的根本原因。 乌拉圭和阿根廷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国家,因此从一开始,这两个国家就注定要成为绿茵场上的死对头。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较量是从1916年的第一届美洲杯开始的,乌拉圭人在阿根廷人的土地上拿下了第一个大型国际比赛的冠军奖杯,正是从那时开始,乌拉圭队和阿根廷队结下了梁子。乌拉圭队是上个世纪早期的足坛霸主,他们不仅在美洲杯上把阿根廷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在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比赛中他们也是出尽了风头,在阿根廷队获得的11个美洲杯亚军中,他们有  相似文献   

4.
巴萨大冒险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将可能是巴萨足球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毕竟马尔蒂诺的身份太过特殊:和巴萨毫无血缘关系(1991年曾经在特内里费短暂效力,和西班牙足球也算结过缘),始终在南美执教,首次登陆欧洲就成为巴萨这艘"巨舰"的领航者.那么,阿根廷主帅到底能否在巴萨取得成功呢?我们列举了三个"成功"的理由,也列举了三个"失败"的理由,具体的结果,等到2013-2014赛季结束之后再来评判.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春季联赛,阿根廷秋季联赛,当这两个词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体育新闻里经常会有这方面的报道。但如果要问为什么阿根廷联赛会有春秋两季之分,恐怕很多人就答不上来了。是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之所以阿根廷要实行两季联赛,气候的影响首当其冲。由于位于南半球,阿根廷的季节与欧洲国家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当德甲和意甲等联赛由于寒冷天气的影响而进入冬歇期时,阿根廷国内正处于酷暑时节。因为高温天气,阿根廷在每年12月末  相似文献   

6.
纵然阿根廷已经被经济危机深深地困扰,足球的热忱却依然保留在这片热土之上,在每一个著名的体育场,甚至是街头巷尾。布宜诺斯艾利斯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体育馆陈列中心,仅市中心就有三十六个体育场,市郊还有三十七座。有了这么多体育场,就会有相应的俱乐部用它们来当作征战之地,阿根廷的首都恰恰就有这么多的职业和半职业俱乐部。这个数字放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听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有人口一千二百万,平均十几万人就拥有一家俱乐部,这也是阿根廷的俱乐部为什么现在都和财政危机拼死搏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蓝白色的你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阿根廷会有那么多粉丝,为什么每次大赛竞猜,人气最高的永远是阿根廷队?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解释。有人说,蓝白是一种信仰。有人说,因为阿根廷这名字霸气外露。也有人觉得,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气质,是不可言传的。我就属于他们之中的一个。记得两个段子:如果上帝不是阿根  相似文献   

8.
AMERICA not Argentina ——美国队而不是阿根廷 如果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有人拿这两个队作对比的话,你一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或是一个“球盲”,但现在将这两个队相提并论,我们不但不觉得有什么好笑,反而有一种茫然与悲怆的感觉。美国队打进了韩日世界杯的八强。而阿根廷连小组都未能出线,在评论足球时,我们一直都说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但没有足球传统的美国人却会反问,竟技体育成功的标志是什么?阿根廷人不正是因为他们在最近20年来在世界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绩才受到世人尊敬的吗?美国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与阿根廷人一样优秀,但他们知道在最近三届世界杯上,他们的成绩一点也不比阿报廷人差,两队都是一次进入世界怀的八强,一次进入16强。一次小组未出线、阿根廷人可以说美国从初没出现过马拉多纳,现在没有巴蒂、克雷斯波和贝隆,甚至没有足球的灵魂,但美国人可以这样回答:我们只要有对体育运动的无比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就足够了。也许这也正  相似文献   

9.
由于血缘的相近关系,我们总是能够很轻易地在意甲联赛中找到许多阿根廷球星的身影,而当你翻开意大利足球史卷的时候,你更会发现那里写满了阿根廷人的名字。从1934年意大利队首次夺得世界杯开始,阿根廷人就一直和意大利足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今天随着阿根廷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再次崛起,他们的球星也成为了意甲联赛中最闪亮的一批人。阿根廷球星的第一云集地──罗马城 可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云集在罗马城的阿根廷球星都是排第一的,当然这首先应该感谢拉齐奥队,因为拉齐奥队是意甲足坛中首当其冲的阿根廷大户。 现在…  相似文献   

10.
失落的豪门     
2011年的6月26日,河床队在附加赛主场1∶1被乙级队贝尔格拉诺队逼平,总比分1∶3输给了对手,110年来首次降入乙级.这一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整个阿根廷人民对河床队降级的历史的震惊与悲哀,在这一刻,很多人的心都在流血流泪,这不仅仅是河床队110年来荣耀的终结,也是阿根廷足球历史上的失败,阿根廷《民族报》报道说:"这是河床队的降级,也是整个阿根廷足球的降级!".  相似文献   

11.
阿亮 《当代体育》2011,(14):44-47
吉诺比利并不强壮,能进更衣室的记者们最清楚这一点。没有粗壮的臂膀,没有厚实的胸大肌,腹肌也算不上线条突出。说实话,就是瘦弱,联想到他的球风,难怪会被称为疯子。吉诺比利秉承了阿根廷人坚韧、无畏的风格,无论有多少人站在面前,无论对方防守有多肮脏,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冲进去,用最合理的方式一次次地完成艰巨任务。他就像弹子球被撞得满场翻飞,但阿根廷人从来没有退缩过。"你疯了吗?"这就是几乎每场比赛都能从波波维奇口中听到的对吉诺比利的质问。但正是这种风格,让吉诺比利一次次地在关键时刻抢到篮板、抢断得手、投篮得分,一次次地将马刺从死亡边缘拯救过来。疯狂的打球方式为吉诺比利赢得了众多球迷,他所释放出的纯粹篮球激情,颇符合美国人的胃口,就连挑剔的巴克利都曾高呼:"全联盟的人都该成为吉诺比利的球迷!"有人称吉诺比利为"灵蛇",虽然没有强壮的身体,但身体控制能力极其出色,空间感觉超出常人,在场上常常以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在美国俄克拉何马的马斯科吉戴维斯机场举行的美全国跳伞锦标赛中,一个100人跳伞空中造型获得成功,从而创造了跳伞空中造型的奇迹。这个造型是在戴维斯机场上空2000米的高度组成的,运动员们在跳伞7秒钟后就完成了造型。这是经过24次试跳后,第一次获得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是由参加跳伞的运动员通·桑德斯拍摄的。美国方面准备将此照片寄往法国巴黎的某个组织,使他们正式承认这次跳伞造型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少帅打造烤肉帮 卡塔尼亚的阿根廷帮如今已达到10人,可在2006-2007赛季的时候并非如此,当时主帅马里诺的手下只有后卫加西亚和中场马里亚诺·伊斯科两名阿根廷球员,而且加西亚整个赛季没有获得一次出场机会,当时24岁的伊斯科也只是一个半替补.在该赛季,卡塔尼亚遭遇了球迷骚乱,受到意大利足协的重罚,这让球队"很受伤".于是乎,在2007年夏天,新上任的主帅巴尔蒂尼深知球队经济状况欠佳,想要脱离保级的窘境,只能依靠南美的"廉价劳动力"来解决问题.球队在送走后卫加西亚之后,一口气从阿甲引进了两名阿根廷人,让球队阵中的阿根廷人增至三人,包括从塔拉戈纳引进曾效力过皇马的阿根廷门将比萨里,从萨兰迪兵工厂补进了中场利亚马,在冬季又免费引进两名阿根廷年轻后卫西尔维斯特雷和阿尔瓦雷斯.  相似文献   

14.
米兰德比,西班牙德比,统统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巴西人,像黄玫瑰,一个是阿根廷人,如蓝玫瑰2007的年终岁尾,我们在电影院看见了《集结号》和《投名状》,球场也不甘寂寞,12月23日这个夜晚接连上映了两部大片:《米兰德比》和《西班牙德比》,阵容比《集结号》和《投名状》豪华,全世界首映!也许在最原始的时候,电影的大片就是在大银幕放的片子,足球的大片其实不过是内部的堂会,但世道变了——12月23日这个夜晚,在诺坎普一剑封喉的是巴西人,在圣西罗飞扬跋扈的是阿根廷人,对于这一幕,我们是不是习以为常了,甚至是感到有些"麻木不仁"了。  相似文献   

15.
南美战争     
球王贝利曾经说过:“只要我们活着,对任何人就都有威胁,阿根廷人永远都是我们的敌人。”新球王马拉多纳也曾经说过:“只要我们活着,对任何人就都有威胁,巴西人永远都是我们的敌人。”上世纪世界足坛最伟大的两位巨星说出了同样的话语,他们都把对方看成了自己的敌人。这是一种恩怨情节,一种让任何人都注视的情仇。在南美,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恩怨情仇形成了一个个悲欢交织的故事,就如伟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说的那样: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阿根廷和巴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势不两立。阿根廷足球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巴西斗争的历史。 但事实上两地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常常被混为一谈。如果用最简单的话语来概括,那么就是:巴西欢乐,阿根廷严肃。巴西欢乐到极点,阿根廷严肃到极点。欢乐和严肃并非反义词,只是各自的特点。巴西人玩足球才算真玩,脚底下玩出了花样;阿根廷人则是较真,把脚底下的功夫较真到无双。  相似文献   

16.
或许是冥冥天意,抑或是造化弄人.阿根廷、巴西这两个世界足坛的超级大国有着强烈的"瑜亮情结",一段夙仇历经世纪风雨洗礼,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完结.巴西可以创纪录的五夺世界杯,阿根廷就以14比6的夺标优势在美洲杯上称雄;巴西为世界贡献了"球王"贝利,阿根廷就有"上帝之手"马拉多纳"扰乱凡间"……每每两强相遇都少不了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世纪之战,在两强的字典中只有"不服不忿,新仇旧怨".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发布会     
《当代体育》2011,(29):10-13
1"巴蒂斯塔早该回家"口无遮拦的球王马拉多纳真是无处不在,去年被巴蒂斯塔抢走主帅位置似乎还心有不甘,再加上阿根廷在美洲杯上的出局,老马终于找到了炮轰机会。"5场比赛就赢1场,如果我是巴蒂斯塔,那我肯定走人,回家呆着去了。"此外老马还表示害怕梅西、阿奎罗这些在阿根廷郁郁不得志的强手们会对国家队失去信心。最后,对于美洲杯上很多球迷怀念自己而喊出自己的名字,马拉多纳非常感动并表  相似文献   

18.
北欧球员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昨天,不论是来自丹麦、芬兰,还是来自挪威、瑞典,无数的斯堪的纳维亚(北欧诸国统称)人为足球运动带来过无数的经典瞬间,由于那里的球员勇猛、剽悍、作风硬朗,所以在很久以前,他们就拥有了一个酷酷的名字--"北欧海盗"。 瑞典的安德斯·斯文森就是这一"团伙"中的一员,虽然他的名气不及他的很多前辈那般赫亮,甚至在后辈伊布拉西莫维奇面前也显得淡然无光,但是喜欢阿根廷的球迷一定还对2002年世界杯阿根廷与瑞典的那场比赛记忆犹新,一定还对瑞典人淘汰阿根廷的那脚任意球深恶痛绝,是的,那脚球的"作者"就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人--安德斯·斯文森。 2002年6月12日,继"非洲雄鹰"折翅之后,南美探戈的华丽舞步也消逝在"死亡小组"的深渊中。在日本宫城体育场上空为足球豪门阿根廷画下那条致命弧线的,就是当时在瑞典队身着8号球衣的安德斯·斯文森。  相似文献   

19.
凉雨  王松涛 《当代体育》2011,(38):32-35
成功夺得美锦赛冠军后,马努·吉诺比利又蹦又唱地与欢庆的人群狂欢了半个小时,这次夺冠是对他4 5天来艰苦训练和比赛的最好回报,也让他领军的阿根廷"黄金一代"有机会在明年的伦敦奥运会绽放出最后一抹艳丽。荣光时刻今年美锦赛开始前,获得一张伦敦奥运会门票(美锦赛前两名)对于阿根廷而言犹如探囊取物——他们的账面实力高出其他对手一筹,美国人又没来(身为去年世锦赛冠军自动得到奥运会参赛资格),比赛还在自家门口打……反正无论如何分析,阿根廷人的这曲探戈都能轻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世界杯     
特雷泽盖,法国与阿根廷都同样宠爱的球星,而大卫对这两个国家也同样满怀热爱——他1977年10月出生于法国罗恩,但回到祖国前却一直生活成长在阿根廷。毫不奇怪,到了他必须决定自己国籍的关键时刻,“法国人还是阿根廷人”的抉择使大卫踟躇徘徊,“因为我整个童年都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度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