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也旗帜鲜明地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一、读要有层次性学习每一篇课文,首先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老师越来越深切地感到那毫无用处的繁琐分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以朗读为主,配以诸如默读、速读、浏览、齐读、演读等一种或几种形式。我认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复读感悟,而后精读品味,最后熟读背诵。下面就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训练的起始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独到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熏陶学生高尚的情操,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以读为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要实现以读为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讲解式教学,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境中诱读、读中引读、说中带读、评中促读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当下,“以读为本”的理念已深入语文教师的内心。然而,一些教师虽然明白“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却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与文本充分对话。久而久之。朗读在学生眼里便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对于朗读。他们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朗读水平更难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得主动,读得深入,读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多读的重要性。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充分说明“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  相似文献   

8.
张海玉 《教育文汇》2013,(17):26-27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阅读,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环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古人为学,一开始既不授“文”,也不传“道”,唯“读背为上”,却能“五岁背六甲,七岁弄笔砚,十岁观百家。”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曾说过:“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论述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有所启发。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摒弃繁琐的分析,串问串讲,倡扬少提问,多读书,多训练,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唤,语文课要上得简单、简单、再简单。教学环节尽可能地简化,做到“以读为本”,“以人为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0.
“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教材、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论是在课堂的变化上,还是在文体的区别上,乃至于方法的选取上,都应该瞄准“读”这个标。  相似文献   

11.
以读为本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实现以读为本就要从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这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中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词句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那么该怎样优化朗读教学,使朗读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训练。因为它有诸多的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人情地读,还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语文教学要真正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须呼唤“读的回归”,加强读的训练。当然,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并非只是单一地进行读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还必须将“读”与背诵、说话、写作等项训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落实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读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生具备了独立读书的能力,这将为他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校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改变了以往重讲轻读的做法,力求做到新课标的“以读为本”。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们的认识、做法和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感悟语言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陶冶情感。”以读为本 ,并不是进行机械地朗读背诵 ,为读而读 ,而是要教师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等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地读 ,从而达到“以读促思 ,以读激情 ,读中感悟 ,读中迁移”的目的。一、以境诱读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 ,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 ,营造读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 ,引起感…  相似文献   

18.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实施“创境促读、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替代。要以读为本,以读悟情,以读代讲。  相似文献   

20.
张占君 《学周刊C版》2010,(12):104-10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