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黎旭东 《考试周刊》2010,(41):39-41
对语文课程内涵的界定,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应秉承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与反馈等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因地制宜、开放与共享的原则。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兼顾系统整合、立足实际、弥补拓展、多途径的实施方略。探究目前语文课程开发的误区.对于正在新课程改革的广大一线教师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语文课程内涵的界定,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应秉承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与反馈等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因地制宜、开放与共享的原则.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兼顾系统整合、立足实际、弥补拓展、多途径的实施方略.探究目前语文课程开发的误区,对于正在新课程改革的广大一线教师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以及教师综合教育技术能力的欠缺和适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缺乏。因此,教师不但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质。在实践中要重视反思总结,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刘小峰 《教师》2014,(36):89-8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本文尝试从紧扣课本,开发教材资源;联系实际,挖掘生活资源;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三方面来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徐立宏  王芳 《科学教育》2006,12(2):23-24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拓展和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凡是有利于实现生物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生物课程资源。比如生物学教科书、生物科学网站、生物学教师、实验室、动植物园等等。生物学课程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按照功能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来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存在方式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新课标教材所涵盖的知识,只是为培养国民科学素养的最低标准,仅仅用教材来上课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6.
徐立慧 《文教资料》2010,(16):122-123
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都需要得到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新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本文从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两方面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师需要建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能力。其中校内课程资源、学生生活中开发资源、地方或校本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都是我们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好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8.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1,(66):153-154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开发与整合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教师从课程开发的边缘走向参与。而对于课程资源而言,教师是最直接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学生、教师自身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等途径,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开发课外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政治是一门内容丰富、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大力开发课外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在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性,强调实践性,确保课外课程资源对教学的激活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教师从课程开发的边缘走向参与.而对于课程资源而言,教师是最直接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学生、教师自身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等途径,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提出之后,它也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要求,如何帮助学校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大家在理解和使用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基本上还停留在“顾名思义”的层面。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在新课程中要提出这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指导教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很少有认真的分析。概念的意义存在于叙述当中,而如何叙述的背后则是一套理念。事实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课程资源的不同理解折射出不同的课程理念,但既然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那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就应该以一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来叙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章从教师改变观念、构建新型教学结构、资源开发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科学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发宝  吴青 《物理教师》2009,30(12):1-2,8
开发、利用物理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调查表明:中学物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加强教师的课程资源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课程资源意识与利用多种资源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随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的新发展,及其针对当前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挖掘,并就此对具有条件性与要素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所承担的角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茹红忠 《教育文汇》2013,(24):27-28
摘要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从本质上说一种课程研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要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它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理教师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在认真学习现代地理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以往的地理课程资源观重新进行审视,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制宜,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各种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重组,创造性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和活动。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共创共生的学习共同体。可见,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件。而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的开发。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知识,也就是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分离的。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一、教师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给学生们背诵自己喜爱的佳句:诗歌、文章,非常投入,欣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家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正逐渐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逐渐地,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要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程资源,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