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懂红军长征史,走好新的长征路 洪奕宜 80年前,中央红军从赣南、闽西出发,走上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80年后,我们重走长征路,开启了一次红色之旅. 从7月中旬开始,由南方日报牵头发起、长征沿线11家省级党报组成的联盟采访团,正式启动了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是活动的主要执行统筹人之一,从6月份便开始筹备组织这次大型的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事务极为繁琐.但事务再多,我还是努力争取了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维西县去德钦县,有一条沿江的公路,滑坡段至少有一公里长。乱石从山腰伸入澜沧江,翻滚的江水带走下面的泥石,上面的继续下滑补上。我们带的行李多,只好来回走两趟搬运。晚上住在德钦县燕门乡一家临江的旅舍,听着江水的声音,两腿被刺激得筛糠一样,不是冷,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像大海一样有深度,有鱼又有草。一颗小石子落在里面激起的小小波澜,会很容易消失掉;但如果只是浅浅的水坑,一滴水珠也能泛起很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4.
公元1221年末至1222年初,成吉思汗正好在兴都库什山一带休整.蒙古军营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的道人,这便是全真道的丘处机. 丘处机幼年父母双亡,19岁入山学道,拜全真教祖师王吉为师.在雪山讲道之前,丘处机已是非常著名的道士,以有"治天下之术"和"长生不老之术"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5.
父母,先别慌     
孙云晓先生的最新力作《孩子,别慌》针对"童年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让广大读者们有机会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身上所负担的沉重压力,而且还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让孩子不恐慌,父母首先莫慌张.  相似文献   

6.
父母,先别慌     
孙云晓先生的最新力作《孩子,别慌》针对"童年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让广大读者们有机会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身上所负担的沉重压力,而且还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让孩子不恐慌,父母首先莫慌张。孩子会放大父母的焦虑形成"童年恐慌"。正如孙云晓先生在书中所言,许多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  相似文献   

7.
女人文弱,城市女人更文弱。而作为一张城市报纸的女记者,尤其免不了某些纤秀的“小气”。唯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女人才能具备刚柔相济的品质而成“大气”。重走长征路,对于一名城市女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磨炼机会。而我,有幸珍藏了这样一段宝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胡宇 《军事记者》2006,(2):54-55
“他是航天人的后代,发射场是他的故乡。20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完整参加了‘神一’到‘神六’的摄影工作,拍摄了《傲视苍穹》等许多航天佳作。”这段话,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评委会,对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席摄影师王琦的评语。2005年12月3日上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开幕式上,肩扛上校军衔的王琦成为3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摄影贡献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一他的脸上写满沧桑,他的外貌粗犷豪放,大西北人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性,使人很难把王琦执著的追求和壮丽的航…  相似文献   

9.
上班时,有种负重感,细想,原来是因为那一双眼睛,那一支笔。搞文字工作算来已有二年,架着副眼镜,佝偻着腰,写啊写,画呀画。到临了,带着十二分的紧张,将“半成品”送到审稿者手里,等待“审稿”栏里出现一个龙  相似文献   

10.
季颖 《新闻三昧》2004,(1):13-15
36岁的英国学者李爱德和35岁的英国记者马普安,于2002年10月19日从江西于都出发,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时行经的路线重走长征路,2003年11月3日抵达陕北吴旗县城(红军当年抵达时名叫“吴起镇”)。其间经历383天,行程6100多公里,而李爱德因为徒步走完全程,成为继当年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崔永元为典型,分析中国电视精英在专业化长征路上的艰难努力。从《实话实说》转道《电影传奇》,及至今天的《我的长征》,在崔永元个性化的探索路径中,折射出中国电视媒介精英的心路里程和精神走向。但来自多方的限制约束了中国电视精英的专业化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的10余万册资料里,有三部最早出版发行的、记述红军长征的珍贵史料.第一部:<红军长征记>(上、下册).第二部:<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三部:<二万五千里长征记>.  相似文献   

13.
1935年9月2日,兰州。 我国新闻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主一范长江.以 《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出发,历尽艰险.经过50天的长途采访,到达兰州。 因不少人向他探听红军的消息及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情况,于是,范长江开始了他的长篇报道。 《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范长江西北行的第一篇通讯,于他到达兰州的第3天写成。9月13、14日《大公报》刊发此稿时,编辑为此写了短评:“本报特约通讯员长江,从成都行五十日到兰州,其报告岷江军事形势的一封书(即文章)值得大家注意一看。”通讯详尽地叙述了红军在…  相似文献   

14.
<正>1960年11月9日,为编写红二方面军战史,战史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杨秀山中将等拜会了朱德元帅,之后形成了《朱德谈红二方面军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前后的经过情况纪要》(以下简称《纪要》)。长征途中,在党领导的那场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和命运的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朱德始终处于最前沿。从《纪要》披露的一些史实看,在1935年9月到1936年10月这段时间里,以红二、四方面军会合为节点,朱德与张国焘面对面的斗争可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忍辱负重,  相似文献   

15.
黄正廪 《兰台世界》2016,(21):119-12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主要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体育活动为基础,展示了红军长征体育活动的随机性、体育活动与战争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特点;长征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长征的胜利,对当代体育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科学正确的决策,能够推动和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决策失误,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还会导致革命或建设事业的重大挫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红军长征榜罗纪念馆,追溯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的足迹时,便会深切地感受到,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作出的重大决策的伟大而正确。榜罗镇是甘肃通渭县西南部的一个集镇,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距通渭县城34公里,有马陇、常榜公路穿境而过。有史以来,该镇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商贸市场而…  相似文献   

17.
最早进入甘肃的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1月16日,诞生于鄂豫皖的红军第二十五军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直抵西安近郊。在终南山下的子午镇,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上,得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将北上甘肃。恰在这时,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键民从上海经西安辗转来到红二十五军驻地,带来了中央文件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有向北行动的确切消息。这些消息使红二十五军的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如获至宝,立即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鄂豫陕省委会议,部署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行动方向。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五周年,这些天我忙着整理平日积累的相关剪报,看着看着,一段往事浮上心头. 1991年9月间,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刊登了一组题为"革命征途中·十日谈"的文章.在9月26日的该栏目中,登载了一篇老红军回忆长征途中二三事的文章,标题为:《行军锅·破棉衣·皮带块》.这篇催人泪下、令人过目不忘的革命回忆录,作者署名周太平,是一位15岁参加长征的老红军.当我看完这篇让我深受教育的文章,便剪贴了下来并珍藏着.  相似文献   

19.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长征经过甘肃,并在甘肃会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在此期间,红军在甘肃民族地区广泛地宣传和模范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了对藏、回等少数民族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保证了长征中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甘肃少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现将各支长征部队在甘肃民族地区所做的民族工作分叙如下。一、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红二十五军1935年8月15日,长征在甘肃的红二十…  相似文献   

20.
1990年,黄蜀芹刚拍完《人鬼情》不久,正筹备电影《画魂》。《画魂》的剧本已经弄了好多年,却还是停留在拍还是不拍的阶段。就在这个彷徨等待的过程中,上影厂的编剧孙雄飞来找她拍一个电视剧。据黄蜀芹本人回忆,当编剧孙雄飞提出拍摄电视剧《围城》的时候,她还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指的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以为是个打仗的戏,后来才知道是写20世纪30年代留学生回国以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