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0年上海开埠以来,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把西方发明不久的制造煤气、净水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汽车、电车引进上海,从而促进了上海公用事业的诞生。上海公用事业是全国诞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公用事业,具有典型性意义。1927年以前,租界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居主导性地位,华界公用事业处于模仿、借鉴和从属阶段,其整体发展呈无序状态。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以后,特别设立管理公用事业的专门机构棗上海市公用局,上海公用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开始对公用事业有科学化、理性化、制度化的认识和追求,其主动性和主导性作用大大加强,这为后租界时期,上…  相似文献   

2.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无疑是上海走向世界级城市的重要时刻。细说起来,在这100年里,上海至少有过两个辉煌的时段:一是20世纪的20—30年代,那时上海逐渐跃为远东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为世界所瞩目;二是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的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都有了一个飞速的惊异的变化,从而再次为世界所惊叹。同样,上海的历史,即这个城市所走过的轨迹,她的轮廓变化,她的文化特征,她的名号老店,她的方言习俗,等等,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从80年代初陈旭麓先生提倡研究上海史时起,到80年代中期刘惠吾教授主编的《上海近代史》的问世,再到稍后…  相似文献   

3.
曾三传     
三、地下红波1930年4月,一个学生打扮的青年人。由汉口乘船到了上海,他就是曾三。从此,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又开始了新的一页。1.初到上海“上海到了!”“上海到了!”一艘从汉口开来的轮船,慢慢地靠近了上海码头。曾三告别同学,随着人流走出了码头。举目一望。迎面是一片高楼大厦,马路上电车、汽车穿梭往来。真是繁华、热闹。可是,人地两疏,“往哪里去?”曾三下意识地摸摸口袋,只剩下三四个铜板了,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上海这个花花世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身上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在晚清上海的接触与交流,从器物、制度到精神,全面而深入。在《上海通史》晚清文化卷中,我们梳理了西方文化在上海租界传播的脉络,简介了上海社会对这些西来文化的反应情况:器物层面,从西方近代的照明用具(火油灯、煤气灯、电灯)、自来水、通讯工具(电话、电报)、交通运输工具(轮船、马车、电车、汽车),到日常生活用品(缝纫机、电风扇、照相机);制度层面,从市政管理制度,到教育制度、作息制度(如礼拜日休息、一天分为24小时)到三占从二的议会制度;精神层面,从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到倡导乐利主义、竞争意识、进化观念。对于…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运输工具.古都北京历史文化悠久,要说城市公共交通,荣登开元者应该是北京市电车公司.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与传媒想象——周立波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立波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构成了地方主义崛起的文化景观,传媒对于这个文化景观的阐发,表明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中国,城市这个中观层面的地方主义开始浮现.在上海迈向中国唯一的"全球城市"的背景下,传媒借由上海的独特历史,建构了关于"上海隐情"的话语叙事,赋予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以多重文化意义,重构了上海城市与民族国家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7.
书展历来是人们触摸城市文化的一枚钥匙。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博洛尼亚书展等城市书展,无一例外都是民众阅读的盛宴。因为书展,这些城市在人们的心目中具备了别样的文化温度。无疑,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需要文化的血液流淌,而出版与阅读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构件,书展将出版与阅读真正地融为一体。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海市民用一种超乎想象的热情,去拥抱40度高温下的上海展览中心。从地方出版社零售图书展会到全国最大型的市民书展,上海书展已成为这个国际性城市里一个显眼的文化符号,倘若没有上海书展,也许我们无法准确地描绘这个城市的文化表情。从上海书展到广州南国书乡节,各式的城市书展在我国崛起,相信更多的文化种子会撒向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8.
刘海岩 《历史档案》2006,36(3):102-108
清末传入中国城市的近代工业技术和新事物,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者包括交通和公用事业两个方面,前者如电车和人力车,后者如煤气、煤油和电力等新能源,还有就是自来水。自来水先后出现在上海、天津、汉口、北京等大城市,与其它新能源一起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早期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故事》栏目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赵宁 《兰台世界》2016,(19):136-140
伪满洲国电车事业在城市交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颇受统治者重视。日本帝国主义在实施殖民统治的同时,也将近代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并应用到电车事业中,完善了电车的经营与管理,使电车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伪满洲国电车事业中带有殖民印记,但其为后世电车交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百年上海研究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年上海浓缩了百年中国的历史,并成为中国近代都市的象征。开埠之前,上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尽管已显示出独特的城市个性;开埠后,上海因缘时会,短短数十年间,即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梦幻般地一跃而为近代化国际性大都市,被誉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其变化之大之快,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都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它对中国、对上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代上海能否在百年上海的基础上再创一个奇迹?对于关注中国、关注上海命运的城市人来说,没有比类似这样的题目更具…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竞争的加剧,为了能在诸多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城市开始逐渐走上了品牌化的道路。上海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城市,也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更需要塑造一个强势的城市品牌,以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本文从品牌个性的角度切入,对受众心中理想的城市品牌个性和受众感知到的上海城市品牌个性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结合受众对上海城市定位的感知来进行上海城市品牌定位的诊断。并对上海城市定位提出建议:将时尚、现代化的发展进取作为上海城市定位的核心点;辅以突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遇以及传统的海派文化。此外,上海还需要积极进行城市内的改革,继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的便民性、宜居性。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这几年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上海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目前,世界上已有55个国家在上海设有领事馆,其领事范围涉及到江、浙、皖等华东地区,是国内设有外国领事馆最多的城市之一。历史上,上海的虹口区黄浦路曾经是上海最重要的外交领事馆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02-2014年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深圳、武汉6 个城市人才政策进行采集和规范化加工,从 政策连续性、政策资助人才对象、专项资助上进行对比分析,以“吸引力论”为理论基础, 研究区域在吸引人才方面依 靠人才政策及其实施办法形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城市在引进和使用人才过程中制定和调整相应的人才政策提供参 考依据, 并为苏州的人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处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迎来了又一个令世人为之瞩目、让历史为之惊叹的发展高潮。对于昨天的进步,曾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可以作证;对于今日的飞跃,浦江之畔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可谓一目了然。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上海有过许多辉煌,也留下了不少遗憾,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区域分布格局方面,便是直到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展开,才逐渐消失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社区。今天,重视研究这一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历史,重视研究曾在上海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担当过不同角色、起过不同作用的社区类型,对处于新…  相似文献   

18.
7月27日,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肢残协会一行14人,冒着酷暑来到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参观。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工作人员在门口热情迎候这批坐着轮椅车的特殊客人。肢残协会一行参观了《从梦想到现实——上海与奥林匹克档案展》、《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和《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剧团三十周年》档案文献图片展,并在查阅服务中心通过内网检  相似文献   

19.
"爱北京,即使没有房" 如果说2006年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是民意的结果,那么注定有许多城市要伤心黯然,北京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从2005年的第4位到2006年被深圳、青岛、杭州、宁波、上海、无锡、烟台、苏州、东莞和大连挤出10名之外,北京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下降了.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爱着这个城市,还是有很多人在向这个城市奔来.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双语教材的现状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双语”这个词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随着各类双语学校的建立和双语课程的开展,人们对双语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各地在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报刊、网络的相关信息,拟对目前双语教材的使用现状及其走势略作透析。一、各具特色的双语教材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双语教材种类很多,各地区、各学校各行其是,甚至一个学校使用的双语教材版本也不统一。从教材的来源看,双语教材可分为国外引进教材、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1.引进教材。国外引进教材,影响较大、门类较全的有上海教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