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2.
柳诒徵(1880—1956年)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盋山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从1927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十余年,致力于目录、版本之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及其“因时制宜”的目录学思想。柳诒徵对近代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说:“近世图书馆蔚为专科,编制庋藏检寻出纳胥以精思良制为良法,而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之效大彰,非抱残守缺墨守故步者所可见也。”他认为办图书馆应以“公天下者”为宗旨。《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正是实践了这一宗旨。《图书总目》是柳诒徵继承“艺风录略横山笔”等前辈文献目录工作,并且依靠王焕镳等人的分工合作,经过发凡起例,分别部居,综合善本、普通本、丛书三者而编成的。《图书总目》共计三十册。(总目二十四册,补编六册)于1933—1936年先后出版,使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摄影     
生命如一架灵敏的摄影机,不断收集着沿途的景致。定格瞬间,却留下永恒的记忆……本期的“阅读的快乐”栏目中,章明的《十不读》一文介绍了自己的阅读“广角”,“吟风弄月的不读, 装神扮鬼的不读,自我揄扬的不读,油腔滑调的不读,文字粗糙的不读……”想必这些立场会得到爱  相似文献   

4.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①此后,对“文献”一词的具体所指,虽经历代专家学者的几番界定,但不外乎指载于各种载体的一切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资料。时至今日,载体的范围不断扩大,文献的内容日益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民族、语言、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外事、科技、医学、民俗、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具体到医学科技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但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页的地脚②。一、参考文献是现代医学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历来很多,我国科技期刊大多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③中的方法,即“顺序编码制”。例:①徐大基.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思路探讨犤J犦.中医药研究,2002,18(5):58~60。之所以对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如此重视,是因为它的收录与著录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潮流的瞭望塔——访英国《金融时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读《金融时报》,不啻无可奉告!”这在英国几乎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我对《金融时报》副主编马丁·沃尔夫的专访也正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这听上去有些太不谦虚了,但我们就是这样认为;如果你不读《金融时报》,就请免开尊口——当然,这主要是就商界人士、政府官员以及像你我这样的记者和评论家而言。”职业经济学家出身但目前是英国著名专栏作家的马丁先生这样解释道。“虽然这是个广告用语,但的确体现了《金融时报》的精髓,也反映了这张报纸的编辑  相似文献   

6.
徐嘉 《新闻世界》2013,(4):234-236
在被爱德华·道顿誉为“精神危机”阶段代表作品的《麦克白》中,莎士比亚以他对人性和人类弱点的深刻洞察创造出了一种异常的氛围。评论界往往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基础,关注麦克白的悲剧徵壬。本文引入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分析《麦克白》,对该剧在意象、语言、角色和意识形态上的“间离”做出分析,并解释了莎剧中出现“间离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中的文章阅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521年重阳节,老聃被周景王任命为征藏史。作为中国第一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览文典,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其对于读书的深切体验和见识,不能不反映在《道德经》里。“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鲁迅语)道家思想可谓中国文化之中坚,所以文化学家冯天瑜把《道德经》列为“中华文化元典”之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他认为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不了解社会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对《红楼梦》的评价相当高,曾多次强调《红楼梦》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这部书,并认为这是一部写得最好的中国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9.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10.
“干”姓读若“甘”,不读干部的“干”。“查”姓读若“扎”,不读查找的“查”。“行”姓读若“形”,不读银行的“行”。“黑”姓读若“贺”,不读黑白的“黑”。“解”姓读若“谢”,不读解放的“解”。“华”姓读若“化”,不读中华的“华”。“么”姓读若“腰”,不读什么的“么  相似文献   

11.
《南方周末》标题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报先读题”县读者的共识。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的有效力,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是记者、编辑们精雕细刻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汤姆森基金会所编《新闻写作基础》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他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作为《南方周末》的读者,常常被报中精彩的标题所吸引,不读为之不快,有鉴于此,笔者在拙文中探讨其标题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朴—读“瓤”不读普:仇—读“求”不读愁解—读“谢“不读姐:区—读‘欧“不读屈:员—读“运”不读元;种—读“紊“不读肿:燕—读“烟“不读妻:查—读“渣“不读茶;纪—读“挤”不读记;乐—读“勒“不读月:曲—读“取“不读趋;千—读“甘“不读翰:占—读“沾“不读站:牟—读“谋’‘不读木;阮—读“软“不读元:句—读“勾“不读巨:万侯复姓—读“莫‘’不读腕;令狐复姓—读替“不读担:增‘不读层:仁’‘不读认:秦”不读潭;化“不读滑;向“不读乡:读读读读—读—读华相灵“不读另。容易读错的姓氏@谢孝良$浙江省镇海炼化检安公司工会~~…  相似文献   

13.
三、金源刻书业与平阳雕版金源之际,刻书业相当发达。金统治者很注意学习并吸收汉族文化。金熙宗崇儒读经祭孔庙,夜以继日诵读《尚书》、《论语》、《五代史》、《辽史》等,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①,竟视其不读儒家经典的开国旧臣为“无知夷狄”。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施仁政、重教育、建学校,不仅自己博览群籍,而且勒令女真贵族学习汉文化,否则不准承袭官爵②。其子金章宗填词吟诗,书法精湛,仿宋徽宗“瘦金书”,形神兼备。他同乃祖、乃父一样,进一步修孔庙,立学田,建太学,设府学。当时在金源统治区有府学24所,山西有…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大家所熟悉的著名歌星×××。”“没错。”“他曾被授予‘百名中国艺术家’称号。”“没错。”“然后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的歌手’,然后他推出新专辑《珍惜》,然后获得个人‘最佳演唱奖’‘、第五届中国原创歌曲奖’,然后……”“都没错.”……接连几个“没错”“、然后”,播音员、主持人用词如此重复单调,如此枯燥累赘,在某种程度上冲淡和影响了视听效果。“没错”,刚用时新鲜,适当处再用一次也可以,接连用下去就显得词汇贫乏、淡而无味了,甚至给人以厌恶之感。如果改换成“是的”“、对啦”“、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15.
新近出版的《民国文人风骨》一书上,有一个关于作者韩石山的简短介绍,我一看便知道是作者自己提供给编辑的,至少也是按照韩石山的意思写的。道理很简单,在介绍代表作品时只提了5本书:《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相似文献   

16.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刊.论文就如何正确评价《国学图书馆年刊》在近代图书馆刊物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国学图书馆年刊》的特色,阐明了其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新闻含含糊糊、朦朦胧胧,所说非说,犹抱琵琶半遮面。请看一则文艺报道如此说:“一度因种种原因而禁止放映的故事影片《原野》,最近已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通过令”;又如,1988年4月28日《新民晚报》的《电视系列片<济公>又生波折》报道中这样写:“这次他(游本昌)未能续拍《济公》,据悉是因为在订合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与上海电视台未能达成协议。”又是一个“种种原因’。诸如“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报上也不鲜见。这儿的“种种原因”,包括“众所周知”,老实  相似文献   

18.
“闻鸡起舞”,这是许多人都熟悉的故事,它说的是晋代的祖逖与刘琨“情好绸缪,共被同寝”,半夜里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习武.后来,一个“中流击楫”,北伐中原;一个卓然独立,长期据守并州,都成为我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 此后,“闻鸡起舞”,就成为有志之士及时奋发的同义语,本文介绍的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任编辑张松山,也是一位“闻鸡起舞”的人.不过,几十年来,他舞的不是刀与剑,而是笔与墨,应叫做“舞文弄墨”. 我认识张松山同志,首先是从读他的文章开始的.近两年多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的“每周论坛”,《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望海楼随笔”.和《红旗》杂志的“新语丝”等栏目上发表了十七、八篇时评和杂文。如《党风与家风》《从一位候选人落选说起》、《比干庙遐思》、《想起了  相似文献   

19.
十数年前初读钱基博先生《近百年湖南学风》,开篇便述湖南地理,刚读数行,见“其地水少而山多”一句,顿觉大谬,遂掷书不观,连带钱氏其他著作也一并不读。  相似文献   

20.
邝露(1604—1650)字湛若,号海雪,南海县人,明隆庆进士。是明末广东的杰出文人,又是晚明的壮烈死节之士。吴道镕《广东文徵》谓邝露“游吴、楚、燕、赵间,赋诗数百章,才名大起”。他的诗文,确享有盛名,备受王士禛、屈大均、沈德潜,朱彝尊名儒的称赞。《峤雅》一书是他的诗文集。本文拟就管见所及,略谈关于此书的版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