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究竟留下多少遗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祥 《浙江档案》2003,3(1):34-36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处处为民请命,时刻准备为国牺牲。每逢国家外患日亟,或自己处境险恶,他就预先写下遗嘱。因而,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遗嘱。对此,史家已有多文论述,如韦《冯玉祥四立遗嘱》(《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3期)、郑永彪《冯玉祥的四次遗嘱》(《民国春秋》1999年第1期)、郑永彪《冯玉祥的五个遗嘱》(《炎黄春秋》、《中州古今》1999年第4期)、王冬霞《冯玉祥六留遗嘱》(《北京党史》,2000年第4期)。但冯玉祥在其一生中,究竟留下了多少遗嘱?笔者通过对《冯玉祥日…  相似文献   

2.
军旅相遇 彭友胜系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衡山三樟粟子港(今衡东县三樟乡金湖村)人.他出身贫寒,为挣口饭吃,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迫投入湖南新军,在四十九标二营当兵.  相似文献   

3.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者。他组织的国民军联军,誓师五原,参加了北伐战争。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被杀害时,他曾下令全军戴孝并树碑以示同情和纪念。冯玉祥任陕西督军和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帮助了陕西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所倡导的植树造林、修筑道路、禁烟禁赌等活动,成绩卓著。现将冯玉祥1927年3月主持制定的《陕甘建设会议议决案》予以刊载,供研究冯玉祥本人的政绩及西北发展史参考。此件曾载于1927年4月《国民军政报》第66期至67期上。标点为编选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将军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 ,他不仅以“倒戈将军”闻名于世 ,而且也以“基督将军”斐声海外。然而 ,人们却很少知道 ,他曾经还是一位帮会首领。在转战长城内外的戎马生涯中 ,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他与哥老会这一秘密社会组织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冯玉祥与哥老会最早的联系可追溯到 1915年。是年五月 ,正为复辟帝制而紧锣密鼓作准备的袁世凯调令其亲信陈宦督川。其时 ,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也随陈宦被调入川 ,驻扎在绵阳。四川是哥老会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匪患泛滥的地方 ,有…  相似文献   

5.
李兴中,字时甫,1895年生于直隶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5岁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班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优秀,意志坚强。毕业后被分配到段祺瑞部,历任见习参谋、连长、炮兵营长等职。因不满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愤然离职,投向了他认为是爱国爱民的冯玉祥将军部,并随冯玉祥一起赴苏联考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48)是坚强的民主斗士和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在国民党元老、爱国进步人士于右任的敦促下,于1926年从苏联回国,9月17日在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并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按照李大钊倡导的“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方针,首先长驱南下,为镇嵩军  相似文献   

7.
1937年秋,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从南京来到汉口。开始,军委会要把他安排在汉口中央银行大楼里住。冯玉祥先生觉得那地方太热闹繁华,不好办公,于是自己找到武昌千家街福音堂这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在福音堂里,还住着一批文化人。他们有老舍、老向、何容等,因住的较近,常来看望冯玉祥先生。来得最勤的要数老舍先生了。有一次,冯玉祥先生请老舍吃饭,问能否出一本抗日的文艺杂志?老舍风趣地回答说:“在下有人有笔,就是印不出来!”冯玉祥先生说:印刷和经费问题我来解决,文章由你们来写。没过多久,冯玉祥先生便在汉口办起了一个小型印刷社,并取名为“三户”。何为“三户”?原来冯玉祥先生喜读宋陆游的诗词。一天,他读陆游的《金错刀行》中“楚虽三户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一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老人现年63岁,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叙的烈士张贵生姓名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税务干部还带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件。我们很快找到了张贵生。他说,他入伍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营九连,与李玉安、邢玉堂、井玉琢等人在同一个班。当时,我们觉察出“三营九连”,与魏巍所写的“三连”不相符。张贵生解释说:“九连在三营即第三连”。张贵生向我们详细讲叙了书常站战役(即松骨峰战役)战斗经过。我们看了张贵生头部,确有不少伤疤。在他的臀部有一个乌黑色深窝,他说是取弹片留下的“纪念”。初次采访,使我们增添了信心。采访组  相似文献   

9.
何平 《北京档案》2012,(2):54-56
正冯玉祥(1882-1948)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青县,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长等职。1936年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他多次进行反对蒋介石的活动,积极主张抗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与共产党合作,反蒋抗日。1948年7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纪念冯玉祥诞辰100周年时,满怀深情地说:"冯将军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相似文献   

10.
1924年10月23日的北京政变,是在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宣告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中国革命运动空前高涨的影响下,由冯玉祥领导发动的。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曾与王承斌在前线会晤,密议倒直。其事冯玉祥日记与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以下简称《史话》),均有记叙而又出入甚大。 据冯玉祥日记:冯所率领的直军第三路军于9月23日由北京出发。24日,抵怀柔。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