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命的诠释     
生命是什么?是史铁生所说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是海伦·凯勒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执着与刚毅?还是冰心所说的“生命就如同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生命是苍天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当我们看到石缝间微不足道的野草,坚强地探出脑袋去看世界,飘落的蒲公英,凭着坚强的毅力,去寻找适  相似文献   

2.
常丽华 《山东教育》2003,(13):12-16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教育能为每一个有尊严的个性提供发展的空间吗?教育如何让生命之间展开对话?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由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决定的,教育能决定师生的生命质量吗?常丽华老师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她的日记,留下了她对生命教育思考的轨迹。也愿我们有更多的老师能像她这样,做一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教育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沈旎 《河北教育》2007,(12):35-37
教育的原点在哪里?教材?课堂?分数?还是名次?教育如何"以人为本"?如果能够将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起点、核心,那么教育的目的就可以被理解为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引领人.  相似文献   

4.
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生命教育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我们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极好的生命教育的题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首先我们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感受人们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对  相似文献   

5.
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命教育是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高度关注,从而促使完整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生命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笔者对苏教版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对生命的高度关注。一、表述方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言语1.从表达的方式看,多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口吻。苏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改变传统教材刻板地采用客观描述、运用大量的第三人称的方法,更多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口吻,如"当我们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我的自尊体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等,使学生读来感觉如同与一位睿智而活泼的同龄人在对话。2.从表达的语气看,多采用设问和感叹的语调。生命化教材用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习者留下广阔的空间去思考。例如,在用图文描述班级中的两位同学遇到了困难之后,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学  相似文献   

7.
生命从哪里来? 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  相似文献   

8.
鲍坚勇 《考试周刊》2008,(5):186-187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生命教育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我们谁也不希望如花的生命过早地凋谢,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史为镜,照亮年轻一代的生命旅程.  相似文献   

9.
论香港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作者日前去香港参加了有关学术会议,通过参观中小学,研究分析它们的公民教育教材,与香港教育界人士座谈,感到香港是非常重视生命教育的。 一 在价值取向方面,香港的教育是以人和人的生命为本的。香港的公民教育多选择的是与生命题材相关的话题,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如中学公民课教材《爱与生命》,从青春期的烦恼切入,以一些微小常见的事例作引,告诉学生必要的生理知识,并客观地介绍一些敏感的生理话题,使学生认识自身,赞美身体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正视青少年的敏感心理,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10.
陈美 《文教资料》2006,(2):168-169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它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们在用一种超强社会化的要求去要求我们的学生,而没有考虑我们的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没有考虑学生的生命本身。在体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把怎样使教育关注到人本身,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以便通过生命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那么,构建这样的课堂需要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贴满了知识的标签,忽视了学生个体精神生命的发展,学生难以体验到内在的人格成长。这样的课堂,很难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如何追求"生命的价值"呢?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我们的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呼唤展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被忽视的教师的生命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们看待“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视角的转换,我们不再把学生当作被塑造的对象,把教育当作儿童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我们要求把学生当作生命个体,从生命个体的价值需求角度来反观教育的使命;我们批判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简单的、等待别人任意塑造的人,批判传统教育把人的生命加以分割、忽视人的现实生命而去追求飘忽不定的单一化的未来生活;我们要求现代教育直面人的生命,追求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人”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是“人”吗?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缺失了“人”吗?又是如何缺失的?“人”的观念是怎样影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又该如何让“人”回归到教育场域中来?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是教育学界需要直面探讨和深度思考的时代性主题.叶澜从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从生命的立场去研读叶澜的专著和论文,分析和思考新基础教育实验及其内蕴的教育理念,理解和诠释她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通过相关专著和文章去解读叶澜的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球性时代理念,国际性世纪潮流,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它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元基点,从而表现亍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6年秋季起,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加大了生命教育内容的比重,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于整套教材的始终。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达成生命教育目标呢?这就要增强教育的适切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贴切的教育。通过适切的教育方式,唤醒人性、激发天性、展现灵性、回归理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底色。下面以浙江师范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黄解放 《云南教育》2009,(11):44-46
教育是什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也许因为教育地位的神圣、教育内涵的博大和教育对象的鲜活,现在我们还不能把这一问题诠释得很清楚。尽管这样,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教育的实施和对教育本质的执著探求。我认为,教育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途径,教育催化着人的生命的发展。因此,我提出,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创造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清明节。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踏青扫墓。有时,宝宝会对拜祭的对象不甚了解,会问他究竟是谁。其实,清明节是对宝宝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家长如何教宝宝去学习面对呢?生命是什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宝宝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