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雷 《教育文汇》2011,(3):22-22
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体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鼓励与希望。但是,签字并非多多益善。笔者以为,家长在签字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敏 《成才之路》2011,(9):68-68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天,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感动,体会到人生的最大快乐。 在午饭的时候,班干部来告诉我说班里的A同学丢了100元钱。我细问之后才得知:原来第二节大课间时,A同学把钱包放在书箱后去了一趟厕所,也就两三分钟的样子,回来后就少了100元钱。  相似文献   

3.
调换座位 上午大课间,刚刚查完操回到办公室,赵**同学气喘吁吁跑到我办公室,“老师,我想换座位,我再也不想和张**做同桌了,我和她没有办法相处”。考完试,刚刚调整的座位,还没有过几天,怎么就想换座位。我听了她提出的要求,就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她要求换座位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就让她说说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我中途接了两个班级。批改作业时,按照常规,我总会把优秀的作业本留下来,然后在班级中进行表扬。有一天评讲作业时,有一位学生姓名中有"洁"字,由于"洁"字写得潦草,加上我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同学不熟悉,竟把这个字读成“浩”。同学们一听,有的帮我纠正,有的大笑不已,洁明显有些不太高兴。  相似文献   

5.
《广西教育》2010,(4):25-25
朱华贤在2009年12月1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指出,倡导学习上的你追我赶,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培养,但学习并不是竞争意识越强越好。竞争往往妨碍合作。你追我赶地学习,其副作用非常明显:首先,它把同学当做对手,同学之间由并行前进转化为对立相克;  相似文献   

6.
那天下午大课间跑步结束,我到教室写通知.一进教室就看到一群男生围在讲台旁,经验告诉我,他们一定是“老毛病”犯了——又在玩电脑游戏。可还没有等我走到跟前,几个眼尖的就看到了我,察觉到形势不妙,纷纷“逃窜”了,只有一个“主犯”还“浑然忘我”地在电脑前一边用鼠标点着屏幕.一边和周围的同学津津有味地交流着。  相似文献   

7.
方莺 《教师博览》2011,(2):13-14
"家长签字"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家庭、学校联系的一种方式。有的老师不管是大考试、还是小练习,统统要求"家长签字"。考得好的同学还好,他们会觉得挺好,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父母看见,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要签字,那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8.
一天中午,我刚进校门,就发现张明拿根木条追打同学。我上前制止,让他随后到我办公室来。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个学生也太霸气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追打同学,该怎么教训他呢?  相似文献   

9.
许泽强 《教育文汇》2013,(17):45-45
一个星期一课间,吕茹雪同学又到我办公室里来问作业批改结果。“许老师,这次作业我有没有得到优啊?”“得到了,得到了,这次你写得真棒,老师正要表扬你呢!”我找出她的作业本。“你看,你这次的字比以前明显工整多了。”听了我的话,茹雪天真地笑了,两颗小虎牙也忍不住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已听写三遍”、“已背诵”、“已预习”……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昌平城关小学、朝阳白家庄小学、农科院附小、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等本市部分小学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  相似文献   

11.
范杰 《家长》2010,(2):52-53
某公司董事长看报看得太人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开会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总愤怒至极,回到办公室,立即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总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  相似文献   

12.
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孩子,上课听讲习惯不好,而且经常与同学打架。我想和他的家长好好交流一下,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小强改掉缺点。我请小强转告他妈妈到学校来一趟,没想到他赶紧央求我:“老师,您千万别让我妈妈来学校,老师我求求您,行吗?”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有46名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号,而我们最喜欢的却是“47号”。也许你会问,你们班不是只有46名同学吗,怎么会有“47号”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大课间时,“47号”和我们一起来到操场上,玩起了扔沙包的游戏,你瞧,她玩得比我们还要开心呢。放学后,“47号”和我们一起谈天说地,有时还会讲故事给我们听。  相似文献   

14.
赵春梅 《班主任》2011,(8):52-53
欣欣同学曾经是一个网络游戏的痴迷者。那段时间,一放学他便扔下书包开始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本来很好的他,上课变得精神恍惚,一下课却精神十足,与同学们大谈玩网络游戏的畅快,学习成绩因此落后了许多。我找到欣欣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是怎样迷上网络游戏的。他的母亲说:"这孩子脑瓜儿灵,无师自通,亲戚邻居们都说他是个电脑天才。"听  相似文献   

15.
《家长》2009,(6):5-5
近日,一些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制作“抽奖券”,在班里举办免费“抽奖”活动。这一举动受到不少同学的追捧。对此,家长们认为,孩子进行“抽奖”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虽然是免费参加,但孩子的年龄太小,这样做会上瘾,如果每天只想着‘抽奖’,还怎么能专心学习啊?!”这是家长们普遍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你做家长的,有没有管过孩子的学习?你看她这单元的考试,那么多不会做,声母、韵母瞎拼瞎凑,而且字写得像蚯蚓!再瞧瞧人家,满分不少。卷子拿回去,家长监督着做好……”被老师打机关枪似的数落着的一年级学生王萍的妈妈,见女儿立在办公室里。对着试卷,发着愣。脸色沉得如暴风雨前的天空。待走出办公室。乍听得一阵拳打脚蹋声,紧接着是孩子的悲号声。我赶忙起身出去,想劝说什么,只见她拎小猫似的把孩子扔上电瓶车的后车架,一溜烟儿消失在校门口。  相似文献   

17.
今天早晨刚到学校,在传达室就被一位家长拦了下来。拦住我的家长看上去很激动,我让他别急,并请他来到我的办公室,给他倒上一杯茶。也许是我这一系列真诚的举动对他有所触动,他坐在沙发上,冷静了许多。这时,我才请他说说拦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五彩缤纷的"课间休息"往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课间休息"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加油站"。怎么动笔写写、记记呢?我们一起来听——  相似文献   

19.
陈静静 《班主任》2013,(2):41-43
在很多老师印象中,雪儿是个特殊的孩子,不仅因为她从小父母离异,更因为她的执拗,最让人头疼的是,心理极其脆弱,遇到芝麻绿豆大点儿事就哭个不停,谁也劝不住。那天,雪儿又忘戴红领巾了。我让班长请她来办公室谈话,谁知,她不但不来办公室,还在教室里号啕大哭,似乎很伤心、很委屈。为了不妨碍其他孩子上课,我强行把她带到办公室,可无论我说什么,安慰也好,批评也罢,她就是不住地哭,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