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历来为人称颂,也深受广大中学生朋友喜爱;《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文品和人品俱佳,更值得我们钦佩。也许正因为有一流人品,才会有一流文品,能写出此等千古传诵的名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文学批评家都很重视文品与人品的统一,甚至将人品的评价作为文品评价的基础。在大历诗坛上,李益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艺术成就很高。然而他在各类传奇、史书、戏剧、小说中的形象,却以李益疾和负心汉闻名。李益文品和人品的分离,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隐居诗人,魏野不仅以其平朴闲远的田园诗中外闻名,而且以他卓然独立、不入俗流的人格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人品与文品具有一定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4.
鉴于李清照一生生活坎坷,境遇凄凉,由于所处的时期不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及体现的性格特征也有所不同,同时期作品中反映的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分析李清照人品与文品的动态发展的一致性,即不同时期和阶段作品反映其人品特征。  相似文献   

5.
潘岳的人品与文品一致与否一直备受关注和探讨,至今无一定论.有"文人无行"全贬之说,也有为其全盘翻案之说.本文试图通过展示其曲折多变的心路历程以还原潘岳作品内容之实貌,给潘岳其人其文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孙犁努力学习和继承鲁迅的人品和文品,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坚持文艺的正确方向,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和抵制,表现了对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责任心和无私无畏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死亡是造成人品与文品一致或错位的最主要原因。儒道思想以互渗互补的方式共同参与构筑了古代文人的生命追求坐标。这决定了古代文人的终极目的是不朽即超越死亡 ,使死亡意识在对古代文人的现实苦难与不朽冲动的介入这一层面上统合成一致 ,即人品与文品在超越死亡的不朽生命意志上存在异构同质性  相似文献   

8.
"知人论世"是孟子重要的诗学理论,要求我们在阅读作家作品的时候既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还要关注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文章试以"知人论世"说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第六首对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潘岳人品及文品的出入问题作一个具体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知人论世"是孟子重要的诗学理论,要求我们在阅读作家作品的时候既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还要关注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文章试以"知人论世"说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第六首对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潘岳人品及文品的出入问题作一个具体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小读者》2012,(2):78-8
冰心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以及《繁星》、《春水》等诗集和散文集《寄小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人品”的原有词义非常简单。《辞海》(1999年版)对“人品”的解释只包含一个义项:人的品质,品格。  相似文献   

12.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仔细考察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的经典化历程,可以发现,((寄小读者>的经典化是以其作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内在资质最终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的.现在它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探讨它的经典化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父系文化就像一座座坚实的城墙。既把女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又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父系文化的强势渗透与影响,使女性始终处在了“被看”的位置上。在婚姻、家庭、事业等问题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人格的扭曲。  相似文献   

14.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其论诗的路数属宋诗派。作者主要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讨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对中国诗史、批评史乃至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善于打通中国文史的界限,打通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界限;在研究视野上,既作一己的文学批评,又对已有的批评作再批评,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上,而侧重对中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在学术品格上,作者具有锋芒毕露、犀利泼辣却又不失君子风度的批判精神,同时也没有忘记自我批评,还具有不落凡俗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16.
正上课,忽然瞥见最前排的男孩儿张泽凡,脸色蜡黄,上身前倾,一手按在桌上,另一只手紧捂着胸口,显得非常痛苦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的代表作《南行记》有着显著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作家在小说集中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流浪汉形象的悲惨画面,并以抒情的笔调对他们的传奇生活作了深刻的揭示,表现出他们被赶出"文明世界"后所遭受的生存困境,挖掘出他们在兽性的外衣包裹下的内在的"精神围城"。  相似文献   

18.
《围城》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清中叶的《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它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科举制度,通过封建文士追求功名富贵的卑劣行径以及他们在科举桎梏下悲哀惨绝的人生,彻底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对人性的戕害。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剌小说,它所创造的寓悲剧于喜剧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艺术使吴敬梓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巨匠,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城》是一部在人生边上审视人生的小说, 1947年在上海初版时,在国内外文坛上就引起了轰动。之后,这部小说曾风行一时,广为流传,现早已被改编…  相似文献   

19.
《名利场》与《围城》是英中文学名著中相隔百年的讽喻小说。两者的故事层面、文化层面相似,在小说技巧方面也如出一辙。区别在于人物塑造的手法与妙喻珠联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