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主观反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式与方程》一课在教学前,我安排学生课外进行自学。课前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等式"、"方程"的概念有了较多的了解,基本上会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等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针对上述情况,上课时我对自己先前的教学设计作了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重点突出以下几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学校越来越需要了解学生心理、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指导与帮助的教师.国内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纷纷举办各类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期国内、三期国外心理教育机构主办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后者是由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主办,由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教授张宝蕊博士授课.在培训中,我体验到与国内侧重"讲座式"培训不同,美国教育机械的培训更倾向于"体验式".以下是我对体验式培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凡是精神强大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无不充分吸取了生活环境中丰富的心理营养。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与提升,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给予相应的营养来滋养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诊疗一个个无穷无尽的"疾病",而是首先致力于为心理补充必要的营养以增强它的免疫力。因此,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始由"遇见问题"转向了"预见问题",由"开处方"转向了"做营养餐"。怎样"遇见问题"呢?首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借助心理学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心灵深处相遇。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心理权威这样的强大和真挚换来的是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亲其师,信其道"是不变的真理,在学生面前树立起精神、心理的权威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心理基础,没有这个建设,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反馈也就漫不经心了。我给自己形象的预设,放大我性格中外向的部分,缩小我的内向。只有这样的一个"领路人"还能带领骁勇善战的战士,你成为了他们想要的你,他们才能变成你想要的他们,师生共同获得"战斗"的力量。因此我通过分享生活感悟,"灵  相似文献   

5.
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呢?这里我从课堂教学与课堂延伸学习两方面探讨群体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一、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心理1.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常常会发生这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生胆小、自私等不良心理倾向日益显现出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使他们逐步产生"我能行""我不怕""我可以"的自信、自强心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183-184
一件小事让我对学生的教育有了崭新的认识,也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笔者在分析学生心理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人本教育"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学生在尝试中成长,自己也在摸索中成熟。  相似文献   

8.
胡晶君 《高教探索》2012,(3):105-107
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四种积极的心理要素。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资本投入和开发,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心理资本理论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多维的职业生涯实现体系,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成长力量,认识"我是谁"以及"我想成为什么",实现"从现实之我向可能之我的转变",从而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也许因为我在做学生时,也有过视作文为"畏途"的经历,在自己做了教师以后,便特别理解也特别同情我的学生作文时"蹙眉搔耳、咬笔杆,下课急找作文选"的无奈与为难.和我的学生时代一样,我所任教的农村中学的学生也为"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难题所困惑.因此,唤起农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中,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工作。但我今天想谈的"导师制"指的是,在高三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疏导的老师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先从高三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说起。  相似文献   

11.
徐海良 《宁夏教育》2007,(11):36-37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和品格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与  相似文献   

12.
爱学生就是希望见到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教师巧用积极心理暗示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以便创建卓越课堂。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还会让学生进行转化,让学生自己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让"我"来帮助我,总是充满阳光,快乐地进行学习生活,能够为促进学生成才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27年前"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的首批志愿者、首批心理教师,我亲身经历了我国心理辅导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发展,如今似乎听到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春天序曲。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群体,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目标。面对各种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怎样选择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怎样做好多数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为少数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心理辅导教师,是  相似文献   

14.
陈建梅 《考试周刊》2014,(43):140-1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抓住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心理主题班会的设计思路及其实践来源于主题班会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整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的理念深度融合,其融合点在于"育德育心,育心养德"。心理主题班会的设计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将心理学知识与游戏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我和展现自我。学生的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你应该这样做"变为"我要这样做",产生发自内心的自愿参与动机。这样,教师在体验中充分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在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教学的三个维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前,我在片区上了一节心理辅导公开课--<走近父母>.首先我作了一个调查访问,问孩子们平时与家长关系如何?学生发言踊跃,纷纷说关系紧张、沟通不够.我再进一步问:"你们的矛盾在哪儿呢?"学生A说:"妈妈爱唠叨,很烦."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师要学会沟通,用微笑滋润孩子心田"。就师生关系而言,微笑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可以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在学校,很多熟悉我的人都说我的脾气好,对学生时常保持着微笑。学生也经常用"和蔼可亲"来形容我。但这并不是说——我不会对学生严厉。我在这里所说的微笑,是针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进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兴趣是一种对写作的爱好的情绪,是学生积极写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心理保证。写作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厌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心理情绪。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阅读教学,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采取了"慢起步,用趣味活动走进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感悟阅读是"有意思"的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对阅读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确引导技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揣摩学生心理,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各种交流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去克制其消极点;利用学生内心深处"依赖"与"独立"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指导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去缩小"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