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时不但要有民主平等的态度,还要热情投入,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甚至除了学生,四大皆空。梁实秋在《梁实秋怀人丛录》中,记述了他作学生时在清华学校聆听梁启超的题为《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的演讲: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最喜欢的《桃花扇》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听他讲的人不知有多少也流下泪来了。又听他讲到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是涕泗交流,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都…  相似文献   

2.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在清华大学做学生时,听到的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不长,回忆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一系列片段。但是教学时不能浅尝辄止.因为这是一篇似浅实深的文章,有很强的张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梁启超先生,作者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句话是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把钥匙.特别是“热心肠”一词,需要师生大费周折地挖掘、品味,而文章的魅力和张力就在此过程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有一篇文章,是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题目说的是记一次"演讲",实则是记叙了梁任公即梁启超先生的一次给清华学校学生上课时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文章给我们呈现的梁启超不是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一个"风神潇洒"、个性十足的学者、老师。梁启超的这堂课,让当时在座听课的梁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先生辞世于1929年1月19日,作为深受梁启超影响的学生,当时梁实秋为什么没有于第一时间写作与发表祭文纪念梁启超?而是事隔几十年之后,于流落台湾之时才写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更让人不解的是,迟到的祭文为什么还避而不谈梁启超作为政治家的一面,仅追记梁启超作为学者的一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最初收入台湾文星书店出版的梁实秋文集——《秋室杂文》,出版时间为1963年.夏晓虹在《寂寞身后事——时人眼中的梁启超》一文中写道: 梁启超1月19日病逝,第二天,其晚年"最爱护的学生"(胡适语)徐志摩即寄快信给胡适,商量《新月》杂志出梁任公先生纪念专号事;三日后又追加一信,仍谈此话题,并确定专号为第二卷第一期."三月十日定须出版"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仅仅是一篇记叙文最好范例,让我们懂得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生动地写人,向世人展示了政治伟人学术的一面。同时它对于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同样有不少的指导作用。本人探讨文中梁启超先生演讲成功的原因,与教学理论结合考虑,归纳出作为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希望能给我们教师以帮助。  相似文献   

6.
语序趣话     
我国汉语言文字极有特色,组词造句十分灵活。有的字词顺序调换,前后意思基本不变,如"演讲"与"讲演","开展"与"展开";有的顺序调换后,前后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小树"和"树小","饭菜"和"菜饭","上海"和"海上"。更为有趣的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有时语序调换一下,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在一辆旅游车上,前排坐着一位老伯,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激情     
孙惠芳 《师道》2007,(8):36-37
梁实秋曾动情地回忆他的老师梁启超开课讲古诗的情景,说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其实是一种师生双方身心愉悦、情感交融的美好境界!--学生呢,常常空肚听课而浑然不知肚子已大唱“空城记“;先生呢,“每当讲过,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激情     
梁实秋曾动情地回忆他的老师梁启超开课讲古诗的情景,说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其实是一种师生双方身心愉悦、情  相似文献   

9.
李怡 《读写月报》2022,(1):28-30
<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先生。他通过记述梁任公(梁启超)的一次演讲,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赞美之情。敬仰、赞美老师的什么呢?文章的结尾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可见,文章集中赞美的,就是梁启超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和“有热心肠”。这一段可以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只是细心的读者读来或许会有疑惑:“有学问”“有文采”好理解,在文章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但是,“有热心肠”该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激情     
孙惠芳 《师道》2007,(7):36-37
梁实秋曾动情地回忆他的老师梁启超开课讲古诗的情景,说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其实是一种师生双方身心愉悦、情感交融的美好境界!——学生呢,  相似文献   

11.
写人的散文     
写人的散文,要能写出人物的性格或性情。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传神写照。比如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写的是一次演讲,本属于记事的,但其着眼点在于写梁任公的性情学养。先写肖像:"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生动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梁实秋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崇高的品质,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是梁实秋撷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断构思成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了解梁启超及梁实秋的情况,识记重点字词.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3.增加学生的演讲知识,培养及提高演讲技能.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是一篇有关演讲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而是重在塑造演讲者的形象,所以对本文而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是一个教学重点。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围绕梁启超的演讲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  相似文献   

15.
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大学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对《周易》中的两句卦辞加以发挥,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华 《语文学习》2023,(11):22-24
<正>师:这篇文章是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面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针对性。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梁启超,台下就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你会怎样呈现这篇演讲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演讲现场,开展一次“假如我是梁启超”的模拟演讲吧!  相似文献   

17.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其实是写人,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文章虽然选材角度很小,篇幅也短,但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这对作文无话可说或有话又不知道怎样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先生散文中写人的名篇,记述了他在清华学校中等科的一位国文老师徐锦澄。梁实秋先生一生中所遇名师多矣,但唯有对徐锦澄他用了"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之语,而"至今"依文中语是"近五十年未见了",而作者"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带着怅惘敬慕之意",这首尾之语虽字数不多,却已言简意赅地写出了徐老师在自己心目中非同一般的地位以及自己对老师那历久弥深的情意。其实,当我们回读本文时,会觉得"徐老虎"凶得可爱极了,也脏得可爱极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除了是人物本身所具有的人格品气外,还因为那是梁实秋在以全情写之,"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激情的果实,应该为激情所渗透。"唯有如此,方能动人。  相似文献   

19.
重新捧读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对国学大师的学识、人品和演讲风采,就更加景仰。而且,越读越让我深切感到:现在担纲“科教兴国”重任的教师们,要是都能够像梁启超那样教书、育人、做学问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1新课程教材的保留篇目,虽然题为记一次演讲,似为记事,实是写人,通过描写梁任公先生的一次精彩演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既然如此,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先生时,为什么宕开一笔,连用两个否定句来强调梁任公在近代维新变法运动中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成就与贡献,而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来写他的动人演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