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敏感甚至让人忌讳的问题,但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准确定位,不能仅仅限于查找与现在存在于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的参照物,但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必然是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对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扬弃的关键是认清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意识形态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迫切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与我国“强强合并型”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我国“强强合并型”大学具备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但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着质的区别;规模的扩大并不直接等于质量,也不意味着“名牌”或“一流”;“强强合并型”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最终取决于其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教育,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因此,在教育问题上,反求诸己时和“师夷长技”时,我们不应缺乏自信。然而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西方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对“走自己的路”的坚守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走新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与发展战略做出的重大判断与要求,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揭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道路。这条新路意味着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不是简单延续过去的母版,不是“985”“211”工程的再版,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套用西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模板,更不是简单复制国外大学的标准模式,沿用西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翻版,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源,可以追溯到重点大学建设。在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重点大学建设工程。中国的高校是继续亦步亦趋模仿哈佛和剑桥等西方名校,还是根据中国实际借鉴西方高校有关经验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路径问题,更是事关中国高等教育全面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名校“活力”探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探究西方名校“活力”之源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牛津、剑桥、柏林、哈佛等为代表的西方名校在长达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创造了世界高教史上的“教育奇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妥善地处理了“不变”与“变”的关系 ,在回应时代剧变的挑战过程中 ,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同时 ,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及西方名校不同模式间的“互动效应”,也为西方名校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旨归,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中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但由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依附的窘境、跨文化交流中文化霸权的困扰以及我国本土大学文化底蕴不深厚等阻抗因素的存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8.
2005-2015年,台湾大学入选台湾地区“迈向顶尖大学(一流大学)计划”两期。通过对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行动与效果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台湾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纵向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大学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预期目标形成反差。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个案解构说明:“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地集聚资源促进大学综合水平快速提升;但对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变化要有理性的看待,排行榜只是“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参考,不能以排行榜位置变化作为“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允许高校保留自身特色并不断地自我超越,这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评价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列入2017年乃至今后多年教育工作要点.这其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指,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创新型大学.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队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即软环境).而一流学科则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那么,“双一流”建设是用钱“砸”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流大学建设进入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是牵引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厦门大学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人才”为关键,以“学院”为主体,以“创新”为靶向,推进“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改革,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都拥有世界闻名的一流大学。日前,一则“清华北大世界排名200名之后”的新闻在广大学子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对这一分析结果有人忿忿不平,有人赞赏有加,而“XX大学将在二十年内赶上世界一流大学”、“评选标准不合理,XX大学XX大学拒绝参加”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3.
阿特巴赫强调“钱”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他说,“比起其他大学,研究型大学是十分奢侈的机构,它们需要更多的资金,而且必须有足够、持续的财政预算,如果资金不足或者资金波动过大,它们将难以取得成功.”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工程都将巨额的资金投入作为重要手段.从“211工程”“985工程”到“2011协同创新计划”,再到如今的“双一流”建设,政府强大的资金支持始终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路径之一,重点高校利用所得资金吸引优秀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取得一定成果.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不禁引发思考:世界一流大学真的是能够用钱堆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之所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由于西方大学一直有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不断变革,有国家的巨额经费投入,以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社会服务。而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则在于长期政教不分,缺乏制度创新、合理的长远规划和一流的大学校长。本试图回答为什么西方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为什么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两个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理念不外乎两种:一是依附论(接轨论);一是本土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都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智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新视角,打破当今西方一统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从而实现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和谐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应从构建一流的符合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培育中国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导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程雅杰 《教育与考试》2013,(5):70-73,77
渐进模型是政策分析中一种基本的政策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211工程”、“985工程”及“2011计划”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标志性政策,存在于不同时期服务于不同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但呈现出渐进决策的特征。本文试图认渐进决策的视角解析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重要政策,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的要义对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相关政策的实施,“双一流”建设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面临许多的困扰。实践中,如何处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涵义,如何通过制度学习和政策创新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层面上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8.
如今,随便一翻报纸,就会发现国内知名高校领导人嘴边常会挂着这样一句话——“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说通俗点,就是要办得像哈佛一样出名。这固然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哈佛是私立大学,或者用我们的说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定性出发,对"一流"、"质量"等含义复杂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功能性与竞争性的统一是"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并从功能性与竞争性的背离再到统一的角度,梳理了中国"985工程"建设历程中的三种制度同形,以期为中国在特定国情和历史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在目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过度“数字化”、过多关注“物化”指标,忽视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机制。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影响深远,应从校园的“物质文化”、“学术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及“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着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加快形成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