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式性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没有程式性,戏曲就失去了其魅力。但是在现代戏和新编的一些古装戏里,新程式的创造得不到发展和壮大。本文从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原因及现代戏剧目的特征出发,对阻碍新程式表演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结合。中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点是善于组织程式性的艺术语言,并采用一定虚拟性的手法,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呈现,赋予作品特殊的审美效果,其中的程式化与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两个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推剧的角色行当是推剧艺术表演的重要部分.它与其他戏曲剧种既有相通处,又有不同点;既有学习模仿其他艺术之处,又有许多创新点.从推剧角色行当的分类与推剧角色行当的表演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关丽春 《辽宁教育》2012,(12):14-15
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古典艺术种类,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体现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传统戏曲理论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对于明确基本功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提出见解的却不多。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谈到了对戏曲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古典艺术种类,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为一身,体现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传统戏曲理论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对于明确基本功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有所见解的却不多。本文将围绕戏曲这种再现艺术中基本功与表演的关系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结合了美学、史学与个人的经验之谈,试图平衡戏曲表演中基础与创造孰轻孰重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凭借笔者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谈谈对于戏曲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要求的提高,戏剧表演及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者与学习者。而戏剧表演作为一种传统艺术,集合了舞台表演、戏曲与歌舞等艺术,是我国文艺界地位极重的艺术形式。而为了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就需要表演者具有很好的表演程式功底,并把握好其与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古典戏曲的舞台装扮有着相对独立的视觉感受及美术意义。色彩以其生理上所造成的错觉与幻觉、美术上所具备的变形与疏离,具有极其强烈的舞台饰美功能,不仅能够辅助人物角色剥离原始体貌特征进行变形重塑,而且能够幻化出高于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象,是古典戏曲人物造型及舞台装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提琴传入中国近200年间,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小提琴艺术与戏曲艺术相融合的道路艰难曲折,也曾饱受争议。通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不少成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传统戏曲的沃土中吸收营养,融合借鉴了不少曲调、唱腔和技法,既发挥了小提琴音质、音色和技法等方面的特质,又更好地表现出乐曲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的独特韵味、气质和风格。通过分析小提琴与戏曲艺术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也对在这条道路上奋力探索的一代代艺术家和他们的小提琴作品做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方法与艺术的选择应讲究可操作性、有效性等依据;当以效果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要本着以人为本、权变等原则。角色实现过程中可着重运用个别谈话、实践体验、分享经验等方法,讲求语言沟通、心理疏导等艺术。  相似文献   

10.
11.
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演唱训练中的吸收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声腔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韵味,很多演唱的方法与技巧可资民族声乐演唱训练借鉴。吸收和借鉴“字正腔圆”这一戏曲声腔艺术精华,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蕾 《太原大学学报》2013,14(1):89-92,107
小提琴艺术与戏曲融合的核心问题是"能不能"、"好不好"和"怎样做"。从文化的本质同源性和历史的传承上看两种艺术有融合的可能性;从技法的实践角度证实了融合的可行性。两种艺术相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声乐,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声乐与通俗声乐,对于民族戏曲艺术的吸收和借鉴,是全方位、较深层次的.为了便于研究和论述,我们从曲作、词作、演唱三个方面分别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艺术总结,犹如百川归海,它接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古典戏曲对<红楼梦>的影响入手,探索戏曲与小说的关系,并通过探析<红楼梦>在人物出场、情节处理、场景安排、人物活动等方面对戏曲艺术手法的借鉴,更加微观地欣赏文学大师曹雪芹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戏剧(戏曲)是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表演艺术,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演出的舞台。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借鉴和汲取戏剧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使戏剧(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可以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这里,我们就情境创设、角色意识以及悬念设置、虚实相生等几个方面略作阐述。一.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历来是戏剧的重要艺  相似文献   

16.
丁扬 《华章》2013,(16)
中层领导,就其位置,处于组织上下层的结合点;其身份,既是领导又是被领导;中层领导的角色认知与领导者管理实效密切相关。中层领导工作专业性较强,职责比较具体。成功扮演好中层领导角色,准确分析自身职业行为所赋予的角色认知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做好中层领导的工作。本文拟就中层领导的角色认知及领导艺术做粗线的分析,目的为领导者与管理者提高领导管理能力提供可借鉴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缤纷的舞台——生、旦、净、丑演乾坤》是上海市初中《艺术》(美术)(试用本)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缤纷的舞台》的拓展内容。本案例来自2013年10月24日单科切入中学综合艺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本人执教的一堂研讨课。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博大精深,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京剧作为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演剧艺术-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观众的流失和演出市场的萎缩.随着戏曲观演双方的互动,戏曲原有的功能价值体系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因素的介入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新兴的观众阶层和观众心理的多维变化,戏曲艺术和戏曲演出应适应当下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适"度"地改变其演剧形式在基本保持民族演剧艺术特征的前提下,应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编、创、演的具体运作.民族传统演剧艺术产业化是摆脱"戏曲危机"的现实选择和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女性的艺术形象由原本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的单纯的”女人”,“妻子”等本性的形象,改变为更多的开始反映女性身上附加的精神象征,分析转变的原因也许会发现.时代的烙印会打在每个以为是独立的个体的身上。  相似文献   

20.
学校自2001年成立了“小梅花戏曲艺术团”,创办至今历经风风雨雨。回顾春蕾戏曲艺术团成长发展的历程,真是感慨万千。它凝聚了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