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制度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但科举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许多人并不清楚。《山东历代状元》的作者马文卿同志特撰此文,揭示了历史真相状元,是对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第一名的称谓。我国科举考试常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其中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所以居进士首位者又称状头。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位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长达1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状元不仅成为读书人苦苦追求的最…  相似文献   

2.
漫谈状元     
河边 《中国考试》2006,(3):56-59
状元探源“状元”是科举开科取士的产物。科举指朝廷设立考试的科目,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来选拔世间可为文官武将的人才,并对其分别授予官职。科举包括文、武两项常科。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文进士科是科举的开端;武科举始创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以“进士及第”第一人为状元始于唐。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也称“殿元”、“鼎元”、“魁甲”。宋初,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  相似文献   

3.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江湖夜雨十年灯,为的就是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能高中状元那是何等的荣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鼎之首,亦别称鼎元。  相似文献   

4.
唐朝继承了隋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开创了一个科举时代,“状元”一词在唐朝后期。特别是五代时期流传开来。何谓状元呢?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一节讲唐朝科举制度时说“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其他辞书类譬如《汉语大词典》的“状元”词条解释也差不多,认为科举时代称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  相似文献   

5.
“三元”是封建科举中的一个名词,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途径之一。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系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  相似文献   

6.
阆中历史上曾出现过两对兄弟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佳话。伴随着四大状元的出现,"自放状头"、"陈母教子"等众多关于状元的传说也随之产生并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是古城科举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志伟 《教师博览》2013,(12):56-57
<正>状元,这个名称其实很复杂。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称为殿元。按唐朝制度,凡赴礼部试者都须"投状",故列第一名者也叫状元,也叫状头。但宋时除第一名外,第二、三名也可称状元,宋俗称"一甲三名"。唐宋两代考进士须上京城赶考,由尚书省礼部组织考,所以也称"省  相似文献   

8.
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中对获得最高层考试取录者的称呼。明清时期,重生经过县(府)试及格者称秀才,第一名称第首;秀才通过在各省城举行的乡试取得举人资格,第一名称解元;再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由贡士通过皇帝亲发策问的殿试,被取录者称为进士。进土分三等.统称三甲,前一、二、王名(即状元珍眼、探花称一甲,一甲踢进土及第;二甲踢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护;王甲阻同进土出身。自明供武四年(1371)开科举,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科举,共举行文科进士考试201次.共有51624人被取录为进土。这期间,怀…  相似文献   

9.
时下,关于我国历代科举及其所产生的状元的研究著作多了起来。这说明有较多的人在探讨我国独有、影响深远的科举文化,从一个侧面显现了新时期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其中也夹杂了一些不够严肃的作品,值得我们注意。不说别的,就是“状元”、“殿试”、“殿试卷”这几个科举名词就被一些人用得很滥。 “状元”,简单地说,应该是国家级进士考试第一名的特称,而不是各种名目的科举考试第一名共同称呼。有的人混淆了这个界限,将“博学鸿词”、“贤良方正”等制科的第一名也当作状元进行研究,是不妥的。严格说起来,状元应是:由皇…  相似文献   

10.
孙冉 《云南教育》2007,(11Z):3-5
公元1853年,也是太平天国三年。这一年,南京才女傅善祥走进科举考场。随后,她荣登魁首,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话题超女。她是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中诞生的惟一一名女性状元。  相似文献   

11.
“金榜题名”是中国古代社会所有读书人最热切之愿望,而状元作为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更是当时时代的宠儿。状元的产生要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而决定其能否“蟾宫折桂”的则是状元殿试卷。殿试是科举制度金字塔的顶点,状元是古代知识分子精英中之精英,故而状元殿试卷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6年高考语文有一道题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和__。”要答好题,考生平时必须了解我国古代科举有关知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一千多年,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科举略说(二)唐代以后各朝的科举,主要是继承唐代的进士科。宋代科举基本上仍分常科与制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为解试,礼部试也称为省试。殿试制度,是宋太祖时正式建立的。殿试是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宫廷主持的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试及...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一甲三名,即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天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北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殿试中乙科。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权知礼部贡举,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作为一名科举的成功者和管理者,其《东坡集》《后集》等著作记录了苏轼独特的科举观,在中国古代考试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清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第一名状元为徽州府休宁县人戴有祺。而在此前的会试中,第一名会元则为徽州府祁门县人张瑗。戴有祺(?-1711),字丙章,号珑岩,休宁县瑶溪人,寄籍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康熙二十七年举人,三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逢父母相继去世,遂家居守孝,不复出仕。著有《文集》和《寻乐斋诗集》等。张瑗,字遽若,康熙三十年会元,由编修改御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议状元     
“状元”作为科举制度的专有名词始于隋朝,隋炀帝召试天下土子,朝廷设置进士科,其榜首者,谓之“状元”。唐代第一名进士称之为“状头”;宋时曾将进士第一冠以“榜首”,至开宝年间,定殿试贡士之制,才改称“状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分三甲取士,真宗时又分三甲五等,一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五等曰“同出身”,北宋时一甲三名均可称“状元”;元代一甲亦限三人,然第一名者乃称“状元”,明代洪武年间一甲第一人可  相似文献   

18.
周永蔚 《新读写》2008,(3):46-46
1 科举记忆法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生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相似文献   

19.
以往人们都认为在中国科举史上,辽宁文士无人中状元。本文经考证认定,金代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人奥屯忠孝是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女真进士科第一名,即状元。辽阳张甫,与奥屯忠孝同年中进士,为词赋科状元。此二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的两位辽宁籍状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中国科举史研究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是科举废止一百周年纪念。据考证,科举制创设于公元605年,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当下要评论的两本书的问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代表了最近人们对科举文化的重新审视,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每一本书都用英汉两种语言出版)。厦门大学的刘海峰被誉为中国科举学的绝对权威,是国内研究科举学的第一人,而且科举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下面就其代表作一科举学导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