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反映数学本质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发展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平时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入探究思考题潜在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下面是笔者对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1》第88页的思考题2的探究.题目已知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看似不起眼,很多的教师也对此很不重视,往往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里,很快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最后再补上一句:"有些同学是不是没有听懂?!没有关系,考试一般郁不会考到的。"其实这样做违背了教材设计的初衷,也没有好好地利用课本上的有效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解答数学思考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给抹杀了。而且在现在的教育要求下,很多老师每天都在关注着如何来辅导后进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辅导那些优等生,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思考题来提高这些优等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很多练习后都编有思考题。但很多教师因教材中有“编入书中的思考题和练习中带星号的题 ,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不作共同要求 ,也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说明 ,在平时的教学中 ,往往不重视思考题教学的研究 ,甚至对思考题不予以教学 ,这实际上就是应试教育的观念的影响 ,忽视了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数学思考题 (含练习中带星号的题 )的教学 ,因为数学思考题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极好教学内容。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思考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好教材。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  相似文献   

4.
引探教学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学(探求),教师后帮(归纳),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引探教学"有三个层次.一、初学.是引探教学的准备阶段.上课时,教师以预习思考题为根据,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并讲解引例,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二、再学.是"引探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五个步骤组成:1.教师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学教师普遍注重启发式教学,尤其是读书指导法和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被广泛运用.而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离不开课堂思考题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等,设计一些思考题.然后教师在课前将它们印发给学生,让大家根据题目预习课文;或者将这些问题穿插于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下去,指导学生的复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课堂思考题进行研究,以便充分发挥它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课堂思考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材上的思考题,在教学上虽对学生不作一般要求,但它那新颖的题型以及题目条件与问题之间巧妙的构思,深深地吸引着肯动脑筋的学生,学生课余时很喜欢将其看看、想想、做做。因此,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如何辅导学生思考好思考题,这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有的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对思考题的命题意图没有真正领会,或是对学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描述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入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思考题不难,果然不出我所料,故事讲完后就有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8.
想想再想想     
"五一"长假期间,数学老师布置基础训练上的作业给我们做,其中有一个思考题:某校学生参加少先队建队日团体操比赛,用染上不同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做道具。学校现有长18分米、宽15分  相似文献   

9.
一忌"简单交代".临下课,教师简简单单交代几句:"这节课的练习是课后第×题"或者"看看课后思考题……"凡此种种,既无明确要求,也不作必要指点,叫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练才好.即使练了也只是无的放矢,草草了之.课后练习题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占有一席之地.二忌"和盘托出".为了应付统考,教师不管学生懂不懂,一律把"标准"答案抄给学生,让学生"依着葫芦画瓢",死抄死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禁锢了儿童的思维,影  相似文献   

10.
一次,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做教科书上的一道思考题:"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结果全班学生出现了以下三种表现:只有少数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安排了"思考题"。"思考题"的教学资源不容忽视,怎样才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抓住思考题的特点,突破局限,合理利用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思考题"在教材中的特征和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出发,探究合理利用思考题资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班会背景:初一学生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教育重点,可是某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高,或者标准时高时低,表现时好时差,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会目的: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2.激发学生树立"做最好的自己"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坚持不懈,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做最好的自己"的幸福感,逐步培养其行动意识,让"做最好的自己"的信念永植心中。  相似文献   

13.
思考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问题,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在解思考题时,感到困难、乏味。根据小学生好玩的特点,在教思考题的,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亲自感受一下。同时,教师及的画出一些线段图、立体图等多给学生拿出一些自制的教具看,尽量做一些实验。这样,学生在解思考题时就不感到困难,并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储水桶里,有一段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放在水里,当钢材从储水桶中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懈这道题的关键在弄清楚水面下降后空出的容积就是钢往的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培养学生用“读、画、思、注、议”的方法去读书,初步尝到甜头. 一、读.课上每读一遍课文,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并提供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江姐》一课,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是:这一篇文章反映了江姐哪些高尚品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是怎样分析的?每一篇课文都坚持这样做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二、画.就是做记号.如前边所提的那些问题,学生读书时,就要把有关答案画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足面面俱到,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导致了学生不想问,更不会问.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考题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可缺少的练习材料,思考题的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决定了思考题教学不能就题讲题,应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解答思考题的思维策略与技巧,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答思考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第五册起增设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这两个栏目的教学内容."思考翘"是弹性教学内容,它源于教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又略高于基本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让"思考题"的教学成为激励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独立思考的园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创造性地加以拓展运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独立解决思考题提供思维的阶梯.现就三年级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数学问题解决中,思考题是直接以"思考"来冠名的。要充分体现思考题的思考价值,不能只关注解题的方式和结果,更要关注研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主动进行反思,以思考题的教学推动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一天,斯霞老师让她教的一年级学生根据外宾来班上参观这件事,做写话练习.其中有个学生写道:"今天,有些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阿姨是女的,不是男的……"在我们看来,阿姨当然是女的,后面这句话应是一句废话了.老师处理这个问题,可以删掉这句话,或者告诉学生:后面这句话是废话,可以不写.但是,斯霞老师没有这么做.她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对学生非常了解,她仔细揣摩这个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政治思考题是常见且难度较大的题型。从考场下来,学生往往喜形于色":不难,都复习过!"可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不良表现一般有四种:①"怕"字当头,一看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