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写人─—刻画新闻人物。 新闻报道写人有自己的特点。在取材上,主要撷取新闻人物中作为那些有新闻价值的完全真实的事实(信息),不像文学虚构典型人物;在主题表达上,新闻报道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回答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题有着强烈的现时性和政策感。文学则通过典型形象大跨度地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手法上,新闻报道以简练的、生动形象的记实手法,刻画完全真实的新闻人物;文学、历史学写人,则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致地刻画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这是新闻报道写人的一般特点。 那么,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呢? 首先,…  相似文献   

2.
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摄影。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肖像摄影和人物摄影,它是新闻摄影记者最难于掌握的一种摄影技巧,拍摄对象既要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又要具有视觉美感的形象价值。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既定的现场条件下,使用极其有限的造型手段完成高难度的形象造型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层开掘,并将这种开掘外化在摄影媒材上。我们知道,一幅成功的新闻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3.
写作札记     
严肃的写作态度在文坛上有一句话,叫“严肃的写作态度”。这一般是说一个人写得比较少,或是一般不写。它是相对写作勤奋的入而言的,不叫懒惰。严肃的写作态度,这句话产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而且一般是专业作家圈子内。当了专业作家却不写作,怎么说呢?就说,他的写作态度很严肃;当了专业作家又勤于写作,于是就说他写得太不严肃了,言外之意是你拿了一份工资还要去多多地挣稿费——这样写作的人与不写的人,也许都找到了平衡。严肃的写作态度,离开那个养懒人的体制,就成了一个逻辑荒谬的例子:严肃的写作态度,就只是怀胎,不生子,…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物的塑造历来是新闻报道中的难点,而电视新闻人物的塑造更难。因为电视新闻的优势是通过画面形象地展现事物的原貌,但画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充分运用电视画面的优势来表现新闻人物,笔者谈点探索中的认识。将新闻人物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事因人生,人因事灵。”人物的高尚品德、思想情操无不通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表现出来。任何有作为的人,不可能在社会中离群索居。因此,要把人物放在群众之中,注重描写人物成长的环境,表现人物性格形成的渊源,既反映他对社…  相似文献   

5.
人物报道最大的忌讳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只有把新闻人物做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确实是活生生“这一个”,才能产生打动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活,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新闻人物是写人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向“写活”这个最高境界奋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在脑子中树立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来。这样才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何把新闻人物写“活”?一、典型细节法所谓典型细节法,就是选择典型细节来写活人物的方法。细节是新闻人物的血肉,新闻人物的特色和新鲜感,除了作者的描述外,还必须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1988年9月27日,自贡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在高敏家里》(获四川省优秀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县报优秀新闻特等奖),文中多处运…  相似文献   

7.
新闻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反映,是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的直接表现。要写好新闻人物,一定要在新闻人物语言上下功夫。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他还说:“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老舍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必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的语言,才是真实的,生动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在人物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正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一般看来,新闻是严肃的。即使是一般性的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进行了严肃的包装,阅读起来并不轻松。其实,庄重不等于呆板,严肃不排斥活泼。如果新闻领域恰如其分地介入幽默的手法,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是能优化传播效果的。对于依靠平面效果的报纸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幽默之风已渐渐吹入新  相似文献   

9.
一、工笔细描法。就是精雕细刻地描写和刻划新闻人物的肖像,将新闻人物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 二、简笔勾勒法。作者只用粗疏的几笔就勾勒出新闻人物的形象。 三、由表及里法。就是捕捉新闻人物的外形特征,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尤其写出新闻人物在不同时期的肖像变化。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188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增设了“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一类,以倡导拍好新闻人物照片。可是,在这几年参加评选的这类照片中,有的虽是新闻人物照片,但不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照片,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为什么要强调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怎样拍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了的语言俄罗斯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曾说过:“我们的感情是被生动的形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这位作家谈的是文艺创作,但是对我们新闻人物的写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记者笔下的人物应当是“活的”,“生动的形象”。一篇人物报道,只有记者笼统的叙述、介绍,或者只有“我说”、“你说”、“他说”之类,这样的写法,人物是活不起来的。文稿里根本没有形象,“生动的形象”更是无从谈起了。而采用了体态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笔下的人物手托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媒介而言,形象是新闻文本中当事人或参与者的整体呈现.在专门的人物新闻中,新闻人物成为核心焦点,而在事件新闻中,人物成为结构主义理论中文本的一个构成单位,新闻人物转化为推动事件发生的"行动者",其形象特征来自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行动部分.新闻的事实第一性原则使得形象可与社会学的重要概念——"社会角色"实现对接,而角色理论对角色期待和角色表现的拓展提示我们: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它在受制于社会事实(反映角色表现)的同时又可能暗含媒介对其的形象建构(潜在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过去的新闻往往喜欢把先进人物讲得十全十美。更有甚之,喜欢给人物套上一些模式,用自己的观念代替或约束新闻人物的言行。因此,人们从稿子上看到的先进人物无怪乎总是一个式样,就象一个模子里浇出的塑像。殊不知这样既歪曲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闻形象?笔者认为:新闻形象,是指新闻事实所固有的外在的客观实体形象,它具有真实、具体、可感的性质。它的内容包括新闻事实中的人物、景物、环境、场面等一切有形的客观实体形象。就是说,一个新闻人物是一个新闻形象,一篇新闻作品(或新闻事件)中的每一个自然景物、每一个环境、场面是一个新闻形象;由新闻事实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等综合构成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新闻形象。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是新闻形象赖以存在的物质外壳,大量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作品表明:新闻形象是构成新闻作品的重要内容,是从新闻实践中总结、概括、抽象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在新闻学中确立新闻形象的概念,对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刊上的杂文,有不少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注重说理,而缺乏形象,有一些实在只好称之为短浮,小言论或大家谈,很难列入杂文之列。这样说,当然并无贬低短评、小言论的意思,因为它们自有自己的任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镜头把现实中的形象组织成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推理、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理解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是认识新闻摄影和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前提,对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和形象表现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离开新闻摄影的实践,忽视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内在的联系,而断言  相似文献   

17.
写好人物通讯要特别注意与主人公的贴近。何谓贴近?贴近 ,意思就是接近、亲近。也就是说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完全忠实于新闻人物的实际 ,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人物的性格、身分、情感等等 ,写出真实可信的“这一个”来。“贴近”是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 ,人物通讯主要是写模范人物的 ,所表现的模范人物愈真实 ,愈像 ,就愈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物通讯是所表现新闻人物的文字化的素描 ,是其基本相貌、性格、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复印或传真。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对采访对象的“贴近”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贴近”是…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的传真写照,是时代精神的及时反映,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兵种。 那么,面对大千世界,摄影机的镜头首先应当对准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准人。我们提出这样的希望,要把拍摄新闻人物作为新闻摄影的最重要任务,要让新闻人物的照片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在报纸版面上占据突出的位置。 为什么要强调拍摄新闻人物? 我们强调拍摄新闻人物,至少有三点理由。 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体育各个领域。离开人,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就出不来。因而,新闻摄影就不能不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命运和人类的进步。 其二,在自然界,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岁的过程中出新闻,同时也在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与图书馆、博物馆殚精竭力地树立社会形象相比,档案馆对于自身形象问题的认识相对不足,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评价.因而,档案馆必须意识到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性,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新闻照片档案作为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普遍接受和实践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报道思想,特别是21世纪“读图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照片的应用突飞猛进,尽管新闻照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实际上并非张张精彩,张张精品。有的新闻图片非常一般,新闻信息量不丰富,新闻人物形象不突出,感染力、震撼力不强,甚至有些新闻照片根本就算不上是新闻图片。因此,与时俱进,尽快提高新闻照片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做好新闻照片档案选取和保存工作就成为档案工作者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课题。本文要说明的观点是:人物形象是选择新闻照片档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