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清代桐城五大世家之一的方氏家族,不仅在文学与思想造诣上声名远扬,在家族刻书领域亦颇有建树.文章通过整理以方文、方以智、方苞为代表的桂林方和以方东树、方宗诚为代表的鲁谼方的家族刻书成果,分析总结了桐城方氏家族的刻书特点、繁荣原因及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2.
姚诗聪 《兰台世界》2016,(6):158-160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唐代为其全盛时期,其最主要的通婚对象为山东士族,除此之外仍与关中士族、江东士族、胡姓士族、其他家族存在通婚关系,故对其与非山东士族婚姻的整理、分析无疑是对其婚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见诸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诗聪 《兰台世界》2016,(8):155-157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新表中对姚氏定著房虽未明指,但实际上却已列出。古人虽未明确指出,但为了便于今后吴兴姚氏的研究,笔者认为应对其著房以及其他房支加以命名,基于墓志所见材料,辅以其它史传文献资料,也附带兼论唐代吴兴姚氏的新贯问题,这些都是尚未见研究成果的内容,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地方文献散佚严重.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亦掀起整理明末清初地方文献的高潮.然而,明末清初易代之际有着鲜明的特色,即遗民与贰臣并存.故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容易出现偏颇,重遗民而轻贰臣.其实,贰臣文献亦颇有价值.因此,明末清初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广泛、更宽容,做到兼容并蓄,以期更全面地展示明末清初社会文化的原生态面貌.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在河北正定发现之墓志盖文物资料,对此前学界公布的唐人墓志盖题诗重新予以校证.辑录新见题诗八首,可补《全唐诗》之阙.在墓志盖面上题刻诗句,是唐代始有的现象.出土于潞州、上党地区的唐人题诗墓志盖,体现了唐代诗歌与该地区民间丧葬礼俗结合的特殊文化形态,对于研究唐代民间诗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智增 《兰台世界》2013,(12):13-14
整饬吏治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点,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吏治思想,其中主要有宽以养民、从严治吏、注重官德、选贤任能、法治为先、权利至上等.这些吏治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极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子昂任侠使气与蜀地侠文化的“地域熏习”、家族任侠使气的“家世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侠使气的气质对其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使其诗歌呈现出豪迈、俊逸、“以气格压一切”、诗境阔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赵嘉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7):144-147
作为其第二部补史艺文志,姚振宗的《三国艺文志》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成就与不足作为姚氏目录学思想实践的一部分亦应当予以重视和研究。通过对姚氏补史艺文志的成就与不足的分析,揭示出姚氏目录学思想的特点,亦可体现出清代补史艺文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江格尔》(蒙古文版、汉文版、英文版)是新疆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具有以下特点:1.一致性3个文种的《江格尔》精装本,都由导论、故事梗概与诗歌、名词索引与解释及展示江格尔文化的图例四部分构成。全书用导论部分的阐述及诗歌与图片部分的展示,充分讲述了《江格尔》产生的历史文化原由、源流、主人公的历史原型、研究成果等。它们给《江格尔》研究者提供了具有导向意义的论点。2.权威性本套精品书的编著者贾木查先生。  相似文献   

10.
潘江,字蜀藻,号木厓,安徽桐城人,生活于明末清初,是桐城派早期的重要作家和奠基者之一.自幼聪慧敏捷,博览群书,专注于诗和古文,游踪遍及齐岱京楚,四方从游者甚众,海内名流时贤相与结盟,主盟坛席30余年,号为"江左道德文章之冠".  相似文献   

11.
看一个地方文化繁荣发展,主要视其地域人文有多少积淀、文教风气有无形成.一邑文化能传承光大,表现在人的方面,须代有才俊,呈现在世风上,则无外乎倡导教化.而自古至今,一地文化赓续不断、人文血脉绵长不竭,唯有书籍方可承此重任. 桐城之人文活动有史籍可以稽考的不会早于晚周.但是直到唐代至德年间桐城称县,文明始倡,此乃桐地文风郁聚之初,洎宋、明初开始勃发,迨明、清则大昌.  相似文献   

12.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陕郡姚氏"一系所载与两《唐书·姚崇传》三者多有牾之处,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缺乏,孰是孰非,难以断定。近年在洛阳伊川姚崇家族墓地陆续出土的多方墓志不仅能订两《唐书》之讹,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更有补阙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欢 《北京档案》2018,(5):19-22
孟府是孟子及其后裔居住与生活的地方,千百年来在服务管理、祭祀孟子、续修家谱、字行排辈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以家族为特征的档案文化.本文梳理了孟府档案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物质文化和档案精神文化两方面;阐述了孟府档案文化价值与作用,指明了孟府档案文化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口传"与"结绳"谱牒作为文字产生前的记忆性档案资料,它们所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部族、家族的历史变迁,而且是家族世系相传的有力证据。作为少数民族文字谱前形式,"口传"与"结绳"记忆方式同样具有谱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耀亢杂著《出劫纪略》,既忠实记录了诸城"壬午之乱"等山东境内各地遭受战乱的实况,又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各种政权的活动轨迹,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历史与丁耀亢及其家族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明末清初流亡日本的著名的遗民和学者,朱舜水在中华文化对日传播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深刻的家国烙印为其在日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足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于他乡的认同与移情也促使其传播实践顺利开展.在此意义上,他既不是"陌生人",也不是"边缘人",而是作为"文化旅居者"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周逢...  相似文献   

17.
整饬吏治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点,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吏治思想,其中主要有宽以养民、从严治吏、注重官德、选贤任能、法治为先、权利至上等。这些吏治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极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钱谦益、钱曾为代表的钱氏家族,是明末清初常熟地区的藏书大族。通过梳理钱氏家族的藏书来源、数量及特点,探讨钱氏家族的抄书刻书活动,论述钱曾《读书敏求记》的价值及对版本目录学的贡献,全面展现钱氏家族藏书、抄书、校书、编写书目的风貌。表1。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9.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以明末清初进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和反馈等层面分析耶稣会传教士的文化传播活动.同时,将当前我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活动与耶稣会的活动相比照,探索两者在传播规律上的共性与个性,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