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17世纪蒙古史家笔下的异姓贵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蒙古史家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正统,强调异姓贵族无权成为蒙古大汗,在他们的笔下瓦刺脱欢太师企图篡夺汗位,遭到成吉思汗在天之灵的惩罚而死,虽记述也先篡位却根本不把他列入北元蒙古汗系中。与此同时,蒙古史家有意抬高“黄金家族”妇女地位,以贬低异姓贵族的历史作用,他们抬高太松汗之妻萨睦尔太后和满都鲁汗遗孀满都海哈屯,以贬低异姓贵族孛来太师和亦思马因太师。  相似文献   

2.
13世纪初,蒙古南下攻打金朝,迫使金朝迁都而失去对黄河以北的控制。蒙古以封高官,划分辖地的办法吸引汉族地主归降。归降的地主由于官职和领地可以世袭,所以称为“世侯”。其中以占据真定的史氏家族为代表。汉人世侯在领地内推行的统治方式,既有比蒙古早期分封制先进的一面:保持了汉族的封建生产关系;又有比宋金封建生产关系落后的一面,即带有驱口和依附农民的农牧主生产方式。汉族世侯在维持生产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他们在蒙古统治向封建化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正德至嘉靖中期是明代蒙古部落在青海活动的最初阶段。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在青海的蒙古部落及活动作一粗浅的钩稽,望识者指正。 一、最初进入青海的蒙古部酋、年代及原因 明代中后期为蒙古族重新开辟青海这块新活动天地的是蒙古右翼地区的封建领主亦不刺和满都赉阿忽勒呼(明人称之为“阿尔秃厮)。亦不刺这个人物在明代史料中都认为他是小王子(达延汗巴图蒙克)的丞相或太师,有些史料又作“亦孛来”。《蒙古源流》汉译作“伊巴哩。”根据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都认为亦不剌和他先前的两位蒙古著名人物加思兰  相似文献   

4.
土土哈出身的钦察人是蒙古人还是非蒙古人?学界看法分歧较大。我倾向土土哈先人系蒙古语族民族西北徙的一支,并从“出自同一氏族”和蒙古人具有相同的语言、狩猎习惯法、谚语等五个方面证明了这个问题。问题只在于:他的先人究竟是蒙古人还是古蒙古人。笔者认为以古蒙古人库莫奚人的可能性最大,并解释了何以“自号钦察”问题。  相似文献   

5.
哈尼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历了母系氏族制、父系氏族族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哈尼族先民由于农耕活动时间较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当其父系氏族制开始衰落之时,汉族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在哈尼族历来隶属于汉族封建王朝、受汉族封建社会包围的情况下,就丧失了单独建立奴隶制度的条件,有幸跨越了人类社会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奴隶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从汉代以来,在中国北方的边境上居住着许多不同种姓的部落、氏族。他们长期与汉族人民杂居来往,通过和平的关系,也通过战争,逐渐接受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在“五胡乱华”和拓跋入据北方以后,这许多部落、氏族先后同化于汉族,形成中古期间汉族、鲜卑等各族的大融合。汉化的过程也即是较高级的经济、文化战胜较低级的经济、文化的过程。汉族早巳建立了成熟的封建制度,它的文化也正反映了此一阶段间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所达到的水平。“五胡”以至拓跋族之同化于汉族首先由于汉族的经济、文化是较高级的,因而不仅能够坚强地抗拒各种由征服者带  相似文献   

7.
九、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981年和1984年曾召开过全国性民族史学术讨论会,就如何正确对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进行了讨论,大致有以下一些看法。 1、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翁独健、孙祚民认为,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不平等的,但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研究历史上的不平等的民族关系。在研究中必须克服封建正统观念和大汉族主义思想。对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也应注意克服。何兹全认为,“在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要论述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也要论述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扰。同时,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对苦难汉族人民的支持”。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  相似文献   

8.
元朝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蒙汉等族地主阶级的联合封建政权。所辖地域“东南所指不下汉唐,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个落后的蒙古族怎样统治先进的汉族及这样广大的疆域,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元统一后为了加强  相似文献   

9.
瓦剌脱欢统一蒙古,但不得不拥立脱脱不花汗。也先的最终政治目标是取代黄金家族,成为蒙古大汗。为此他东征西讨,发动了1449年的对明战争。土木之变是明军不战自溃。北京围城不下,则蒙古内部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不久,蒙古君臣终于兵戎相见,脱脱不花汗败亡。也先称汗,但他无法解决造成封建割据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矛盾,而为人又心胸狭窄,荒于酒色,终于兵败被杀。  相似文献   

10.
史天泽家族是金元之际汉地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他本人是与蒙古统治合作密切的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史天泽为蒙古统治东征西讨,身经百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史天泽也比较有政治头脑和才干,他为人谦和,善于消除蒙古统治的猜忌,在民族矛盾极为紧张的元朝,是唯一一位做到中书右丞相高官的汉族人。  相似文献   

11.
史天泽家族是金元之际汉地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他本人是与蒙古统治者合作密切的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史天泽为蒙古统治者东征西讨,身经百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史天泽也比较有政治头脑和才干。他为人谦和,善于消除蒙古统治者的猜忌,在民族矛盾极为紧张的元朝,是唯一一位做到中书右丞相高官的汉族人。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但作者着力刻划的,却是诸葛亮。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足智多谋、忠诚的贤明丞相、卓越的军师。他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之时,本有“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之嘱,然而诸葛亮始终对蜀汉忠贞不二,直到临终前,还冒着料峭的寒风巡视军营,妥善安排后事。这些虽然打着封建正统观念和“报知遇之恩”的“义”的思想印记,但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确实感人至深。对比起来,其他人物则要稍逊一筹了。如周瑜、曹操、司马懿等人,虽也是胸怀文韬武略的一代风流,但他们的韬略却往往尽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并且他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继承了儒家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孝悌、立志、重教、勤俭等许多精华思想,但也存在浓厚的封建宗法意识。由于曾国藩的个人经历和所处封建末世的时代特点,他在家庭教育中“匡时救世”和“持盈保泰”、“明哲保家”的思想是并存的。实事求是地评析其家庭教育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正派人。以前,因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革命的,司马光反对变法就成了顽固派;王安石变法是唯物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就是唯心的。这种看法明显地具有偏颇之处。他既忠君又忧民,和范仲淹等封建“良相”很相像,他具有突出的封建正统历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13世纪初,蒙古南下攻打金朝,迫使金朝迁都而失去对黄河以北的控制.蒙古以封高官,划分辖地的办法吸引汉族地主归降.归降的地主由于官职和领地可以世袭,所以称为"世侯".其中以占据真定的史氏家族为代表.汉人世侯在领地内推行的统治方式,既有比蒙古早期分封制先进的一面保持了汉族的封建生产关系;又有比宋金封建生产关系落后的一面,即带有驱口和依附农民的农牧主生产方式.汉族世侯在维持生产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他们在蒙古统治者向封建化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水浒》赞叹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单是“纯熟”这不常用的形容词,就足以表明宋江这个“于女色上不大要紧”的人物,是一个竭尽全力混迹官场、苦心经营禄位的刁滑之徒。对于这样一个政治投机家钻营“吏道”所取得的“纯熟”“经验”,实在是值得我们好生分析研究一番的。宋江钻营“吏道”的“纯熟”“经验”从何得来?他自己写道:“自幼曾攻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不难看出,除了他自己揣摩积累外,大部分是从“经史”上“攻”出来的。宋江出身地主阶级,他供职押司,受反动思想的熏陶,使他对“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垂涎三尺;他自幼攻经学儒,封建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灌满了他的脑肠。所有这些,不断地驱使他沿着建功、成名、就利的“吏道”拼命攀縁,以致混到了“吏道纯  相似文献   

17.
韩德让略评     
韩德让是契丹景、圣时期的重要朝臣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虽是汉族官僚 ,但在契丹诸朝臣中 ,位尊权重 ,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中 ,他贡献颇大。他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悲剧性人物。自从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小说中对这个“亡国之君”,做了艺术真实的刻划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史学界和文艺评论界对这个历史人物评论也热烈了一阵。尽管众说纷纭,但基调却很一致。都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反面典型”。其论点归纳起来有三:一是他显示了“绝对君权”制度下封建帝王那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残酷;二是他显示了封建统治者在农民起义打击下的极端虚弱的本质;三是概括了  相似文献   

19.
《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共二十四卷,一千一百余则),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的遣兴之作。纪昀是清代乾嘉年间的一位宿儒,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而又聪颖博学,所以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他临死那年加太子少保衔,管国子监事,得到协办大学士(副宰相)的地位。他从儒家正统观念出发,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达到“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的目的,才写了这部笔记。纵观《笔记》全书,其中封建糟粕实属不少,诸如封建伦理说教、迷信思想、因果报应等。但是由于纪  相似文献   

20.
萨冈彻辰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于“17世纪末蒙古史学史上一部最伟大史籍”《蒙古源流》中。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宇宙生成、对蒙古政权兴亡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中。萨冈彻辰关于宇宙生成的三坛说、蒙古政权兴衰和主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的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是《蒙古源流》的哲学价值所在。萨冈彻辰的三坛说具有原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成分,他的社会历史观则是唯心主义的。总之,萨氏的哲学体系是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兼而有之的双重体系.同时包含着宗教和哲学、信仰和理性等因素。萨氏把蒙古哲学推进到佛教化哲学阶段.由此决定了他在蒙古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