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一位邻居向我叙述了她的一段经历,那是在某一年的冬天,在华盛顿州一处海滩上发生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曾作了些记录。后来在一次作家会议上,那次谈话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写出来。这个故事萦绕在我的心头,就象刚听说时那样清晰、感人。  相似文献   

2.
认准一条道     
我小时候笨得要命。老师说地球是圆的,我大惑不解,并老觉得地球那一半的美国人是脑袋朝下站着。但这并不妨碍我有当作家的理想,我甚至以为我将来肯定是作家,所以很狂妄,在一篇作文上大言不惭地写上——我的理想当作家。这篇作文把同学们乐坏了,他们嘲弄我——你当坐在家里的“坐家”吧! 我很尴尬,像干了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幸亏老师没嘲弄我,反而还把我的理想当作一回事儿,他在作文本后面用红笔批上——为你的理想奋斗吧!我立即又趾高气扬起来,对同学们的嘲弄不屑一顾。后来我发现,我们的老师爱好文学,而且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每发表一篇文章,他就在课堂上朗读给我们听,脸上呈现出幸福万分的神气。  相似文献   

3.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4.
从我首次给报社投稿,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我无怨无悔,感慨万千:写作如耕耘,洒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成,笔杆子不负有心人! 爱笔杆 我领取了写作的“入门证” 我在学生时代就爱好写作。由于作文常常受到老师表扬,高中毕业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文系。哪曾想,大学只上了一年课,就赶上了“文革”,仅仅因为曾在报纸上登过一篇短文而被扣上“业务上的尖子,政治上的混蛋”的帽子,我的梦想破灭了。  相似文献   

5.
记者前言:爱、责任和同情心,构成我生命的全部,我把它分成两半,一半给我的家人,一半给我亲爱的读者。4年前,我大学毕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我在采访本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在其后的近1500个日夜的几万次采访中,我无时不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直到去年的那个4月,当一个叫秀秀的女孩儿出现在我的视野的时候,这种承诺和考验骤然间变得更加严酷,内心的体验变得更加强烈!在这段非凡的采访经历中,采访本扉页上的那句话,已经在我的内心升腾成了一种信仰!在这个神圣的土地上,我用激情和热血写就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3,(Z4):33-34
<正>17年前,我调入学校综合档案室,分管科技档案。那时的我只有20多岁,是档案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来到岗位不久,就听一些老同志说档案工作清贫、寂寞,担心我年轻坚持不下来、干不长。时光荏苒,我也没料到自己会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这些年来在我身边发生了许多令我感动的人和事,让我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在这个岗位上干下来。90年代初,学校形成的科技档案不是很多,和我移交档案的兼职档案员也屈指  相似文献   

8.
出版人     
出版官方有一个规定,要求在出版物的版权页上,以"出版人"的名义,署上出版社社长的名字.2009年我来北京,出任海豚出版社社长,总编室更新版权页内容,要在"出版人"一项上,换上我的名字.当时我说,"出版人"一词含义模糊,这样在版权页上界定社长的第一责任,似乎不太合适.那署什么呢?其实我在辽宁教育出版社担任社长时,就己经自作主张,为自己署名为总发行人,这也是我从国际出版惯例中学习到的一种做法.这一次在海豚出版社的版权页上,我还是将"出版人"划去,换上"发行人".  相似文献   

9.
漫记骆宾基     
一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骆宾基,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享有盛誉的老作家之一。我初次见到骆宾基,是在北京市文联的一次会议上。他中等身材,一双粗手,宽肩膀,大脸膛,颧骨高耸,额际上一道道很深的皱纹。如果不是有人指给我“他就是骆宾基”,我倒觉得他  相似文献   

10.
大约一年前,我调至另外一个州工作。我驱车行驶在州际高速公路上,因为急于赶路,我转到了超车道上。跑在我前面的,是一辆小型货车,它正以低于限制速度10英里的速度行驶着。我心中开始不满:“如果你不想加快速度,你就应该待在正确的车道里才对,何苦跑到超车道上阻挡别人呢?”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12.
李春 《图书与情报》2008,(2):120-123
主持人的话:我是在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四川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认识李春的,她向我们大家作自我介绍,她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对李春,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精神上的,我成了她的粉丝;另一件是行动上的,在她发言后,我拥抱了她。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听到人们说,某人会写,笔上功夫好。我不会写,但在工作中也喜欢结合业务写一写,有时向报刊投稿,失败的多,成功少。在失败与成功之间,我感到笔上功夫不可少,更多的功夫还取决于更多的其它方面。一方面,取决于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我工作在一小小的县级支行,也没有读过多少书。要在全国发行的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是我不敢想,而且事实上,在我们这些贫困落后的县级支行也是极少的。我这个人有时胆子大,在向其他刊物投稿的同时,也敢向一些著名刊物上投稿。2001年,我向《农村金融研究》投了一篇《改小额信贷审批制为责任制》的研讨文章,有…  相似文献   

14.
那天 ,我上了搜狐 (www .sohu .com)网站 ,想查看一下我的稿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情况。像平常一样 ,我在“搜索引擎”中填入了我的名字 ,点击“搜索” ,不过几秒钟 ,立刻还像平常一样 ,便有 70 0多条条目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每页有 10条 ,估计有 70多页 ,粗看一遍也得好几个小时。可今天我注意到 ,在条目上方的一条很醒目的、地位很特殊的条目 ,上面写了如下一段话 :“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找到几十本魏雅华所著数字图书”。我不禁吃了一惊。好在在“超星数字图书馆”几个字上 ,鼠标会变成一只手 ,即显示可以“登出”。我便双击该网站 ,很快便…  相似文献   

15.
我背着一袋钱,骑着一匹黑马,在敌人的炮火下机敏地穿行……这不是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而是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写照,那时,我是一名战地汇款员。  相似文献   

16.
1989年3月,我怀揣着一张由河南省《奔流》杂志社寄来的“笔会通知”,从豫西的一个小山沟来到郑州。 当时,我是一个刚在杂志上发表小说的业余作者。不久前,《奔流》杂志决定将我的一篇小说《夕阳,在蝉翼上……》作为“新人新作”发表,主编丁琳老师亲自写来一封信对我进行鼓励,这次又邀请我参加笔会,此时此刻,我的心里真可以说是激情难抑。  相似文献   

17.
我这一辈子     
我是新乡正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新乡树脂厂)档案室的档案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已经干了近30年,再过几个月,我就要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心里还真是有点舍不得。不过说实在的,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这么多年。那还是在1979年的一天,厂党办主任来找我,说厂里计划筹建档案室,需要一个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同志从事这项工作。厂长觉得我政治上可靠,工作热情高,做事情规规矩矩,勤奋好学,而且记性也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所以,要求我到新成立的档案室工作。那时候我风华正茂,对工作满怀热情,思想也…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业余通讯员当中,有一种“自卑感”,认为,给一些“市报”电台投稿,尚且不易,更别提上全国性“大报”了。在大报上稿,是比上“小报”难。但一是要有信心,二是写的稿子,要有上“大报”的新闻价值。去年初,我去一家企业搞调查。发现它盲目引进“新技术”化了30多万元钱,产品质量却不过关。为此我写了《企业引进技术须慎之又慎》,被《中国乡镇企业报》采用。五月份的一天,我九岁的儿子同我说:“爸爸,你们常给我买‘娃哈哈’我都吃厌了。能不能给我买一些小画书?”这句问话提醒了我,我连夜写了《不能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被刺杀了……我在纽英伦的一片荒芜的海滩上醒了过来,我的脑袋浑浑噩噩,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居然失去了记忆,甚至自己是谁。我是谁,我一直试图在自己的脑部深处挖掘出答案,可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