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出身于四川的李白,从小就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品读李白其人其文,道教文化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李白在诗歌创作中尽情发挥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审美因素,从而使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一代神仙美学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没有一位像李白那样受到道教那么深刻的影响。"道教是李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道求仙不仅是李白重要的人生经历,更是契合了李白的天赋秉性,建构了李白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成就了李白的诗仙气质。  相似文献   

3.
考察“魂”与“魄”及其相关的复合词在李白诗歌中的用法,可以看出,李白诗歌中“魂”与“魄’’作为对义词而决不混用,李白对“魂”与“魄”的使用既严格遵循上古汉语的用法,又体现出他的道教信仰,由此诠释了道家用“精魄”一词表达构成生命物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众多的道教派别中,上清派的影响最大。而与李白交往的道友,主要为上清派道士。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大量反映道教信仰的作品,其意象来源、构思方法悉与上清派的存思术有关。所以,李白诗歌所受的影响主要源自上清派。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中经常出现浮云、烟雾、彩霞等意象,这是诗人道教信仰的体现.浮云、烟雾、彩霞等是道教仙界的象征也就是李白关注云、雾、烟、霞的动因;云、雾、烟、霞意象呈现出李白得道成仙的强烈愿望,并且表现了其道教信仰的前后变化;同时具有道教色彩的云、雾、烟、霞意象促成了李白道教信仰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
夏怡 《文教资料》2011,(36):191-192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无疑都寄托在他的诗里。在李白留有的近千首诗歌中,有一百多首与神仙道教信仰有关,这些诗,或许正是破译李白诗歌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厚道教文化的解码。本文即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分析其中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冰 《现代语文》2010,(5):23-26
神仙思想作为道教的核心内容对李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李白诗歌中,神仙思想却呈现出一种多层次性和不定性。这种结果的出现和大唐王朝宽松的文化氛围及当朝特殊的社会现状,甚至和李白的个性思想、政治身份都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诗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9.
李白对道家、道教的思想有着深刻地理解和全面地继承。他诗歌所表现出的崇尚自然之美、以大为美、高蹈绝尘的出世思想、大胆的想象和奇异的夸张,皆来自于他对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李白的诗歌创作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李白及其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中有一小部分作品与佛教文化相关.明显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把它们和道教题材的作品相比,则呈现出数量少与只限于用典等表层现象,大多都没有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所以,李白对佛教的理解,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而非信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1.
诗人李白及其创作,在文学领域里,常常作为道教影响的典范被加以评述;在宗教研究中,也同样被当作一种道教文化景观为学者所注目。李白与道教,有着不同一般的因果联系。《道藏》作为道教文献的大成,有关李白的资料,自然最能说明道教与李白之间的关系。但因为记载这些资料的大部分道书为《道藏》所仅见,而鲜被历代研究者所利用。笔者认为,在李白研究中,《道藏》文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3.
李白一生两次入道,是名副其实的道教徒。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对李白与道教之关系作了诸多方面的探讨,然而对于李白究竟属于道教哪派之苗裔,其表达思想属于道教哪派甚是不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伊始,学界才基本弄清了李白属于道教上清派,然则考李白诗文,李白不仅信仰上清派,同时也认可丹鼎派,道教二派之思想在李白身上皆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地域等原因,道教与盛唐文学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盛唐文学的杰出代表,李白自然也和道教结下不解之缘。道教思想不但给李白带来飘逸浪漫的诗风,而且在人格、仕途、生活、创作等方面对李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一个崇奉道教的朝代 ,道家哲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唐代尤其是盛唐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个体来看 ,诗人置身于这样一种时代氛围中 ,接受道家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李白 ,因为其个性气质与道家哲学的契合 ,他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更明显地打上了道家哲学影响的烙印。现在 ,把李白放在崇道风气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 ,研究李白诗与道家哲学的关联 ,为我们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成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道家春秋末由老子创立 ,至汉武帝时在政治上一度失势 ,东汉末与道教结合 ,自此与儒、释两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唐朝是一个信奉道教的朝代,道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唐代尤其是盛唐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个体来看,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接受道家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气质与道家思想的契合,他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很明显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现在,把李白放在崇道风气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研究李白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为我们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成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道家在春秋时期由老子创立,至汉武帝时在政治上一度失势,东汉末与道教结合,自此与儒、释两大思想体系并列为三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学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唐代,道教最初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而得到尊崇的。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李唐皇朝为了提高自己的门阀地位,就攀附老子为同宗,尊他为"圣主",自称是他的"圣裔",虚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人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及对后世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政治家兼诗人毛泽东是20世纪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个。本文从诗风的继承与创新、意象的类似与差异、语言的借用与点化三方面阐述李白诗歌对毛泽东诗歌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对李白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咏月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咏月诗或深或浅地反映出李白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恰恰是李白诗歌中重要的主题。咏月诗以诗人和月亮这种既对立又关联的关系浓缩了自然与生命个体的矛盾,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历史观念总会对比出生命个体的渺小和孤独,由此,李白的咏月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诗歌汪洋恣肆,深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李白对西域文化的接受情况,主要从大唐兼容并包的文化环境和李白家庭受西域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探寻其诗歌接受西域文化的原因。从内容上来说,李白诗歌内容涉及到了大量的西域事物,无论是地名、动植物、乐器歌舞的直接入诗,还是其常用意象背后隐含的西域特色等,都使得李白的诗歌展露出一种异域风情。从形式上来说,李白诗词纵横捭阖的风格和结构的节奏,都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西域乐舞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宛如预言般的"谪仙"使命,希企能够像道教始祖老子一样"为圣者作师",佐君致太平,而后复返仙界,无死无忧。从少年游历、遍访神仙到中年求取"功名"、辅弼"天皇",再到拜受道箓、入道烧炼服食,其间虽亦有或来自儒家之用世观念,或源于诗人自身强烈欲望的思想元素,但总体上说,将治国治身信仰兼于一体的道教堪谓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底色。鉴于李白始终如一的深厚道教信仰,以及剑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我们有理由说作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他对剑的钟情虽有其粗犷豪放之性格与尚侠之文人心态的原因,但道教法剑的信仰内核在其心态之塑造以及思想之流露、作品之构思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李白的崇道旨趣,从早、中期到晚期有一个由"托形剑化"而至神仙服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