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时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不仅扶持康熙亲政,而且在剿三藩、与俄订约、随行塞外、制作《皇舆全览图》、构建意识形态诸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康熙对传教士的利用固然是服务于清朝的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羌族地区的外国传教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羌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他们积极地传经布道,开展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在羌族地区发展现代教育、开设诊所,为民服务,对羌族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基督教最终难以根植于羌族社会,但传教士的一些工作对羌族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在文化考察活动中,传教士的一些记录及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华文报纸由外国传教士创办。宗教宣传是传教士最早的办报理念。报刊在发展中逐渐以宣传资产阶级言论自由、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主张中国改革封建主义政治体制为特征。传教士的早期办报特征,在某种意义讲也决定了近代华人早期办报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外国传教士近代来甘南的传教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系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论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甘南的活动 ,可以了解把握其对近代甘南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史上,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都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侵略,除此以外,我国的文化也没有避免这场灾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传教士传教来完成的,详尽分析传教士的侵略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揭穿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6.
论近代外国传教士对彝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近代外国传教士对彝族教育的影响黄修义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后,法、美、俄、日、德、意、奥等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强迫清政府签订...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以传教士办报为武器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传教士办报成了当时中文报刊的一大特色.这些报刊,主观上为殖民者的侵略而服务,但是在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的科技和人文知识,促进了国人的觉醒,其相对成熟的办报理念,为后来国人办报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基督新教两大教派——美国南部浸信会和美国北部长老会派出的差会在登州府城蓬莱安家落户,前者传教大部分时间失败,后者则基本全程成功。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地处海边一隅的小城,先后有110余名传教士云集于此居住、生活、布道,蓬莱文化同时也是胶东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是这一罕见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浸信会的失败、长老会的成功以及蓬莱文化的内在底蕴,都给令人留下了值得冷静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代外国在华传教士编写教科书的历史可分为萌芽、高潮、渐减和结束三个阶段.对其评价应一分为二:糟粕的一面是其宗教性和质量上的粗疏讹谬;进步的一面是它首次把自然科学的内容引入教材,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教材编写史上具有开辟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联系甘肃近代社会的特点,论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甘南各地的传教活动及基督教没有在甘南广泛传播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外国传教士则属于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外国传教士在新疆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创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客观上对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就清末民初外国传教士在新疆从事的教育活动及其对新疆社会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与康熙同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家与学在历史题材艺创作方面,经常处于对峙状态。作家常常因自身历史修养不足而承受着诸多批评。学虽然对此类艺作品的诸多缺陷不满,却难以提出令作家心悦诚服的指导。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作家与学在精神特征、生存意境、价值观与表达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作家注重历史的诗化、表现心灵的历史,而官方史、正史等往往都是以帝王事功为核心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演绎了从创作到播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南怀仁原名费迪南特斯,1623年出生于比利时西佛兰德一座大庄园的管事家庭。青年时期在库尔台和布鲁日的耶稣教会学校学习,18岁当了牧师,在布鲁塞尔教过文法、希腊文和修辞学。后来到罗马进修神学。他天性聪明,深得修道院长的喜爱,本可以进入欧洲上流社会圈子,过一辈子优裕生活。可是东方古老的国度,令人神往的文化,深深吸引着他探索的欲望。他多次向耶稣会请求到中国传教。1655年耶稣会主教戈斯文·尼克尔批准他的请求。  相似文献   

14.
15.
近日,几家电视台重播《康熙王朝》,仔细看了几集,发现姚启圣的形象意蕴不浅。剧情如下:早在顺治2年,举人姚启圣即官至福建巡抚,然此人自恃才高,能言善辩,屡屡与上司争吵,终被裁撤,贬至东北一马场任九品司厩。康熙从别处知道,姚的确才智超人,又熟悉福建情况,朝廷筹措平台大计,姚乃不可多得人才。为制伏姚,康熙颇费脑筋。他先下令关姚入牢,幽禁3月;继而让姚在冰天雪地受冻,几乎冻死;最后才  相似文献   

16.
黄发碧眼的西方传教士踏上中国版图是明朝的事,他们传教传学,似乎有损有益。至清初,人数渐众,且分属天主教内不同支派,彼此间因操作方式相异而多生纠葛,其中耶稣会一支机变行事,允计中国教徒参加祭祖祀孔等传统的礼仪,从而引起其他数支教派强烈不满,被状告到罗马教廷。教皇  相似文献   

17.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教医师不仅是卫生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卫生健康状态的观察者研究者,同时也是新学说新观念的教导引介者。应当说,晚近以来健康观与卫生思想,基本趋近于当时重要的世界医学及卫生学主流思潮。特别是许多公共卫生问题的病因解释,都归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因而,卫生问题成为国族存亡的隐喻。在公共卫生观念与中国传统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角色开始是被动的,尔后逐步转向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8.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到中国从事宣教活动。随着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学校应运而生。传教士在华开办教育初期,教会学校主要集中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香港和澳门,通常为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程度均为小学。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 ,传教士随特权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但在传教过程中遇到儒家文化的强力抵制 ,再加上传教士与中国的老百姓难于形成共同的语言 ,所以传教一再受挫。而教会办学适应了这种需要。那些教会高层人士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他们在华的传教助手 ,他们可以用老百姓的语言传播基督教的福音 ,这是外国传教士本身无法比拟的。传教活动一般都是从贫困地区展开的 ,因为这些地区的百姓处于艰难困苦之中 ,很容易产生幻想 ,接受宗教 ,但他们缺乏文化知识 ,要他们读懂圣经 ,必须给他们免费教育 ,而且这些信徒的子女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的教民。这种做法对…  相似文献   

20.
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化取向,作为拜上帝教的最初信徒和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第二号领袖人物的洪仁Gan对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不大相同的。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太平天国外交关系的晴雨表。拜上帝教与正统基督教的争论和矛盾既是化方面的冲突,更是政治方面的抗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