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话轮的构成、话轮转换的类型及话轮转换规则方面揭示了会话结构的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夺取话轮、保持话轮和出让话轮的语用策略,以有利于会话参与者顺利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2.
李春琦 《文教资料》2014,(15):185-186
话轮作为会话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点,影响会话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真实会话语篇为语料范本,探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商务英语课堂会话中,教师如何运用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恢复话轮等语用策略掌控话轮的有效更迭,保证会话语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就具体地学一学人物描写!”孙老师讲理论很有一套。他总是先给我们班的几个尖子透透风,然后,他们在班上就一唱一和的给我们演起戏来。你还别说,这么着,我们既看了热闹又学了知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大量存在省略现象,英语的并列句、短语以及主从句中都有运用省略的情况。从语用的角度看,恰当运用省略,具有多方面的语用效果。主要是:简略旧信息,突显新信息;避免罗嗦,衔接连贯;蕴涵想象空间,增强语言美感;在各种语体中,表现不同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网络聊天室会话的文本语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络聊天中话轮及话轮转换的特点及技巧,旨在加强人们对网络会话结构的认识,提高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技能,促进网络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刘冬玲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0):105-106,119
文章基于COLSEC语料库现有数据,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会话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词,由此揭示他们运用交互策略进行交际的能力.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意示对前一话轮内容的认同以承接话轮时,right,ok,ah这三个词用得过多,同时中国大学生在意示在无准备或不得已情况下接替话轮时,对oh,well的使用不足.中国大学生偏离当前话语,如偏离主题、突发的想法、自我修补时,all right这个词组用得过多,而中国大学生对I mean的使用不足.在意示对前一话轮内容不认同时,I think这个词组用得过多.中国大学生在意示语气含糊、对所说的话不够肯定或者要负责任的程度较低以维持话轮时,所用的交互词中,kind of,or something这两个词组用得过多,而对I mean的使用不足.教学的启示在于: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PM使用规律及功能,鼓励学生在日常交际中自然地使用PM.中国大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要意识到这些话语标记语并适当地使用它们以提高自己的交际策略,尤其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郑秀梅  高翔 《教育评论》2012,(2):114-116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在元语用意识监控下做出选择的过程。话轮转换作为一种意识性很强的语言行为,在话轮的保持、转换和放弃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脑中的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元语用意识,尤其是提高其话轮转换的元语言意识,能大大促进学生会话能力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问与答"话语结构的功能、类型和模式出发,分析基于语义功能之上的Yes和No轮换语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问与答"话语结构的功能、类型和模式出发,分析基于语义功能之上的Yes和No轮换语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1.
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的概念、定义、分类、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言语交际中灵活、恰当地实施语用歧义策略与语用模糊策略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交际的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许多广告不时引发争议,甚至受到政府的禁止。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大多存在一定的语用失误。文章从施为行为真实条件的违背与否、能否取悦公众、广告语言中修辞和间接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与否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部分广告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遭到禁令,从而违背广告初哀形成语用失误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告商的广告水平和公众识别广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为基础,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几类具体的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启示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选用得体礼貌的语言,避免语用失败,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伟威 《海外英语》2014,(13):232-233,254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tells us that when words are uttered,they perform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peech acts.B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aises a question that the same locutionary acts may perform different illocutionary acts and perlocutionary acts,a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ame illocutionary acts and perlocutionary acts,people with different native languages may employ different locutionary acts to avoid the pragmatic failure.This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on greeting,requesting,and reject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focus on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using the fundamental cross-cultural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distinctions,such as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Brown and Levinson Face Theory,Edward T Hall’s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and Hofestede’s Value Dimensions.Finally,it tells the English learners to focus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在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普通国际交往或学习汉语过程中,英语母语者往往在恭维与赞美、问候与寒暄、请求与建议、致谢与致歉、邀请与拒绝等常见言语行为方面出现社交语用失误。如果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重新审视中英两种语言的语用规则,便可发现导致语用失误的三个内在原因:其一,中英语之间有不同的语用规则;其二,相同的语用规则其主次排序及其动态变化却不同;其三,语用规则与不同言语行为之间匹配错位。有鉴于此,有必要了解中英语语用规则的差异,正确选择不同言语行为所匹配的语用规则,积极调适语用规则的主次排序及其动态变化,从而避免言语行为语用失误,以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日常会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语用模糊是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以日常会话为例,就认知观、关联论、顺应论等方面讨论了语用模糊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交际中的积极作用,以及限制和消除模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语用模糊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使用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品作为一种通过语言传播的艺术,语用模糊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往年一些央视春晚小品的对话内容进行转写,从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角度,分析形成的文字语料,总结小品中语用模糊的功能,从而使研究更好地服务生活、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动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省略着手,着重分析了语篇中英语和汉语动词性省略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实义动词省略和操作词省略,但英语的实义动词省略比汉语多;汉语的动词性省略多出现在对话中,并论述了比较英汉语篇中动词性省略的异同在教学中和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