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他们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发展。孩子的调皮行为中蕴涵着一定的智慧。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调皮行为变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朱志英 《科教文汇》2010,(20):47-47,51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组成部分,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担负起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会完美,我们的教育才会不出现短接。本文就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教育的影响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时下青少年上网的一种时尚,而社会上对网络游戏的看法以负面居多。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行为,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校,作为青少年的学习园地,有义务和责任加强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上资源;社会各界,青少年成长的大生态圈,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们与孩子在一起时就能感觉很快乐,很开心,而与成年人在一起时,却不能全然真实地表现自己?这是因为,我们对孩子"不批判"。因为当我们不批判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乐,很真实,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而这些都是童真所给予我们的。童真可以让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没有否定的阴影或是随便的认同。它可以跨越二元对立的范畴,从制约中解脱出来,是一种用心去体会的直觉。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大力倡导童真课堂的实施,因为童真课堂才是真正以人为本、充分张扬孩子个性的课堂,不会泯灭和剥夺孩子的快乐,能够充分发挥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应该不局限于一节课、不限制在一首歌,使我们的音乐课能够延伸,成为一条长长的线,牵出孩子对音乐的爱,栓住孩子对音乐的情,与音乐审美成为挚友,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终身性、实践性,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相伴终身。因此,我们在音乐课的教学中一步步探寻——新"小先生"。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毕生教育实践的写照。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他们适宜的爱,利于他们发展的爱,有原则的爱。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作为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就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阶段,需要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影响。政治课程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孩子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对初中政治教学入手,对政治教学进行指导和说明,从而促进教师在课堂当中引入时政教学,从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认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把孩子当作活孩子,是教师理解、宽容、赏识和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的前提,当教师的"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加以相当的辅导和引导,使他一天进步似一天"。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生是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自由、幸福地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则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教育过程中,两代人思想大撞车有其必然性。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在思想多元化大背景下,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唤起学生内心的自信和无穷的潜力。尤其是对待调皮学生,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适当地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策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孙凤伟 《科教文汇》2010,(11):28-29
当代学生是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自由、幸福地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则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教育过程中,两代人思想大撞车有其必然性。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在思想多元化大背景下,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唤起学生内心的自信和无穷的潜力。尤其是对待调皮学生,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适当地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策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在对下一代教育问题上,日本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结合日本的学校、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做法,提出我们在对待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在对下一代教育问题上,日本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结合日本的学校、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做法,提出我们在对待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教育思想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八字精髓对于教育实践有着重要作用。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并努力落实行动,培养诚实守信、勇于创造、乐于实践、追求真理的祖国未来接班人。基于此,通过行动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对新中班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变化,让他们勇于创新,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5.
吕劲紫 《科教文汇》2007,(8Z):48-48
中日两国在对下一代教育问题上,日本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结合日本的学校、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做法,提出我们在对待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一切为了孩子"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宗旨,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以环境创设、教学研究、建立成长档案、安全教育等形式,仔细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采取适宜性策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道难题,教育得当,这些孩子能向着人生正确的方向发展,将来为社会有所贡献,否则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负担。作为农村教师,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点做法:一、身正示范,是"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父母接触最  相似文献   

18.
管以东 《科教文汇》2011,(5):173-173,175
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无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他们身上也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引导家长改变观念和教育行为,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明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幼儿时期正确的教育过程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个教育过程中就需要父母师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幼儿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清醒和理智的看待其教育问题,防止出现当代“仲永”一类的教育悲剧。  相似文献   

20.
王高慧 《内江科技》2023,(12):14-15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行为和心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各种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术成就,还可能对其未来的成长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引导这些行为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一大挑战。针对性的管理与引导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问题,还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初中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管理与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