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0,(6):42-44
亲爱的家长:近日,我看见一家幼儿园门前挤满了家长。一问,才知道他们的孩子正在参加该园"才高班"招生测试。家长们说,若孩子能顺利进入"才高班",一方面说明孩子智商超常,更重要的是将来有望进入超常儿童班就读,或许能成为少年大学生。我知道,这是某些机构的正常工作,不但无可厚非,而且于发现超常儿童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担心的是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于是,作为一个研究超常儿童问题的学者,我决定要给你们写一封信。首先,我要郑重其事地给你们一个忠告:如果家长把一个孩子当超常儿童来养,犯错误的概率是97%;而把一个孩子当普通孩子来养,犯错误的概率只有3%。这是因为,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承认,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超常儿童占全部同龄人的比例只有1%~3%。虽然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应当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是儿童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问,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提问,要给予耐心正确的回答,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成学 《科学生活》2009,(1):48-49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开始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的时间比我们以前想象的要早得多。从出生到5岁,是儿童身体、语言、恩想和情感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从5岁到7岁是为他们进入学校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最好时机。渴望学习是孩子今后成功的关键,而找到让你的孩子感兴趣并觉得快乐的有益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家长们在节假日或平时闲暇时间,和子女一起做——  相似文献   

5.
丁琳 《知识窗》2013,(3):15-15
你相信你的孩子吗?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哪有家长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做到对孩子完全信任。 和谐的亲子关系来自于家长与子女双方的互相信任。在白天,家长要承受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下班回到家中已是身心疲惫。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家长处理亲子问题时显得流于表面,这正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谈到对儿童的教育时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在爱的前提下对孩子实施教育,孩子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儿童爱心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一个是老师。在家长这方面,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无私地奉献爱心。然而这只完成了爱的一部分,爱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理解、期望和平等等关系上,这些对教育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7.
丁琳 《知识窗》2013,(1):15
你相信你的孩子吗?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哪有家长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做到对孩子完全信任。和谐的亲子关系来自于家长与子女双方的互相信任。在白天,家长要承受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下班回到家中已是身心疲惫。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家长处理亲子问题时显得流于表面,这正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老师经常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好恶灌输给孩子,大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通常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听我的准没错。"相信大人们的出发点也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摔跟头。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家长当然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经验、思想、价值观来影响孩子,使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个不需要争议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听我的准没错"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性格养成、行为习惯以及自理能力的养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要想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家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乔瑛  姚申 《科学生活》2023,(11):34-35
<正>家长在平时与娃相处中是否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娃为啥边写作业边挤眉弄眼?”“娃为啥一直清嗓子?是喉咙不舒服么?”“玩玩具玩得好好的,为啥突然开始耸肩膀?”当看到孩子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频繁地、不合时宜地抽搐时,家长通常会不知所措: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是患了儿童抽动症。那么,什么是儿童抽动症?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应对?家庭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呢?让我们来正确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11.
今年开学初一条报道让人惊心:杭州市一9岁女孩因为完不成寒假作业,吞下了20粒泰诺,幸亏家长发现及时,她被紧急送往医院急救,才幸免于难。在"为学生减负"的一片呼声背后,笔者陷入了沉思: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只是起因之一,而现在孩子的心理过于脆弱、健全人格的缺失,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你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你的心理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你拿什么托起明天的太阳!在竞争激烈、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帮助孩子构建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长的教育水平与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况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单从我们这里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爆满就足以证明。有的家长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时候却是事与违愿,电视上、报刊上经常报道的某某孩子父母硬逼着孩子弹琴,而孩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也许是要面子,或是真想孩子好,但是却没  相似文献   

13.
爱生如子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教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生之心,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我从教2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和学生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爱生如子。你刚上中学的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需要老师用心血去栽培,用汗水去浇;理解,关心,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家长:您认识我吗?我是你孩子口中的一颗六龄牙。我们一共四兄弟,都住在你孩子的口腔上下颌(见右图)。悄悄诞生,不为人知你的孩子长牙了,你多高兴啊!你可能不知道,开始长出的都是乳牙,大约两岁半时乳牙可以长齐,而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在上下四颗乳磨牙的后方,  相似文献   

15.
吴丽云 《科技风》2011,(5):159-160
真正的儿童绘画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着误区,不仅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创造天赋,也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绘画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走出成人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误区呢?这就要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的原则,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并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我们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带孩子走到户外,也有些年轻的家长由于害怕或嫌脏,不允许孩子养小动物之类;孩子们接触自然更多的是通过图片、光盘等方式,实际上他们正在渐渐的远离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李秀明 《科教文汇》2013,(20):147-147,149
期望,是对人和事物的期待和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抱有期望是家长对子女关心爱护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建立期望存在过低、过高或不现实的问题。本文拟从"期望应存在,避免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期望要适度,避免攀比从众,拔苗助长;期望需现实,避免为现己愿,不择手段"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家长对孩子建立合理的期望,从而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在"关注疫苗安全"的主题下发布一篇文章,声称所有的疫苗都是有害的,如果家长为了孩子着想,就不能给孩子注射任何疫苗,否则孩子就会留下终身残疾。一个微信公号号召家长抵制疫苗,有点像非洲一些国家特定族群抵制儿童疫苗注射一样,带有一点民族主义,也带有一点宗教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3,(14):102-103
比起身高和体重,孩子脑发育是否健康是家长们更为看重的东西。因为它不光是"聪明"的保障,也是孩子良好行为、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比起身高和体重,孩子脑发育是否健康是家长们更为看重的东西。因为它不光是"聪明"的保障,也是孩子良好行为、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事件:继奥数、航模后,机器人与编程再次受到家长的追捧。在杭州市文教区,编程培训班异常火爆。短短两年的时间,某编程培训机构的校区从1个扩张到48个,员工从几人增加到1000多人,学员中有很多低龄儿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求学道路上占得"先机"、力争"头筹",不惜巨资投入,把孩子的大量课余时间用于参加"编程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