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可爱的动物》,让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形态等特点。2.通过欣赏《可爱的动物》,让学生感受音乐,进行模仿各种动物的律动。3.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优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热情。二、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表现动物的音乐片段,体会感受音乐是怎样塑造形象的。  相似文献   

2.
1.创新点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甚了解,也不感兴趣,如果从呆板、正统的教材出发,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降低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教者采用倒叙的手法,由脸谱引入京剧,由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中人物行当妆扮的不同引入现代京剧,由演唱中情绪的不同引入唱腔与板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和看到的京剧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及时将对京剧音乐的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京剧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唱、演,以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内容与学生一起走近京剧。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课《快乐的舞蹈》中的一首单簧管聆听课。教学目的是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的高低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旋律的起伏。并能用"beng"哼唱音乐的主题。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2.通过聆听音乐,能用肢体语言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3.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休止符以及音乐不同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兴趣。2.通过随着音乐走步和做动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模仿和表现能力。3.初步了解感受音乐体裁,以及舞曲与进行曲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2,(11):58-59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聆听音乐,在参与音乐中获得快乐,并在体验中进行音乐审美。2、创设感受、体验音乐活动的平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实践中感受音乐的律动美。3、在音乐行走中,了解几种基本步态和声势,认识其在体验音乐中的作用,并能尝试进行即兴创作。【教学内容】1、在音乐中行走,几种基本步态、声势的练习。2、爵士乐的聆听与即兴动作。【教学重点】在音乐中即兴动作,通过动作表现节奏复杂的音乐。  相似文献   

6.
毛代洁 《现代教学》2015,(Z1):133-134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中华珍宝大搜索——京剧》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实践体验京剧这门国粹,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和四大行当,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京剧的现状,初步形成传承京剧的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是面对京剧缓慢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传承京剧的意识。【案例】片段一师:你们听过戏曲吗?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戏曲?生:沪剧。师:沪剧是我们上海的地方戏,你们再听听这是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通过边欣赏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加深理解《龟兔赛跑》这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能较自然、熟练地演唱歌曲。表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歌曲情趣理解的能力。创编:培养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动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9.
王泉 《小学生》2012,(10):13-13
<正>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五课欣赏曲《狮王进行曲》。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音高、速度"与其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2.通过反复欣赏引导学生对狮王的神态与动作进行模仿表现,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3.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使学生感受熟悉并表现这段乐曲。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中职京剧赏析课程的教学过程的剖析,研究如何通过课堂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在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中探寻到京剧艺术中蕴含的无穷魅力,使其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并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可通过以下有效策略进行组织:设置情境,切入音乐脚本;故事转换,理解音乐内容;动作演绎,表现音乐元素;角色扮演,感受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起源于动作。"幼儿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幼儿律动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进行律动的兴趣,从而圆满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幼儿律动教学的4个  相似文献   

13.
胡宏莉 《儿童音乐》2008,(12):72-73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脸谱》使学生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3.能有戏曲韵味地演唱《唱脸谱》。4.通过让学生画脸谱、戴脸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美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欣赏课本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从音乐性的角度了解京剧方面的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感情。3.通过欣赏、学唱使学生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选段。  相似文献   

15.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适当地进行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儿童听觉灵敏度和感受力。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音乐律动的练习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1、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 利用人体动作来感受、表现音乐中的节拍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因为人可以说生来就具有一定的节拍感。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常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摇动身体,这就是人们对于音乐的最初感受,也就是音乐律动的源本和学生学习音乐律动的基础。当教师深入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可增强教学指导、训练的目的性,避免片面强调动作的形式化,使学习和训练在有目的的指导之下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雄壮、活泼的音乐情绪,感受并体验活泼风趣的玩具兵形象。2.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学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和欣赏音乐,体会、理解、表现音乐中的童话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各种各样的诙谐幽默的玩具兵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那你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呢?(学生回答)在德国有一个著名的作曲家叫耶赛尔,他小时候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还根据那个梦境写了一首著名的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2.通过欣赏动画片主题曲,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通过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音乐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当中,有三种类型的活动,一是歌唱,二是律动,三是奏乐。歌唱活动是用人的声音来体验、感受与表达音乐;律动就是用肢体动作、姿态来感受与表达音乐;奏乐活动就是用乐器来体验、感受与表达音乐。幼儿园推行的音乐"节奏·小叮当"特色课程,旨在通过生活中、教学中节奏乐的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想象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实现"乐文化"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里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音乐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活动一目的:1.通过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感受A 段跳跃、B 段沉重的音乐性质。2.会用兔跳、吃草等动作表现 A段音乐,做动作时能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准备:已学过兔跳动作。过程:1.教师简述游戏情节:小兔子们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吃着青草,非常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