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我们学校提倡每位老师要多随堂听课,加强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所以我为了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也就积极争取了更多的听课机会。学习了之后我觉得有许多课引人入胜,效果很好。但有些课总体还好,部分环节的处理值得推敲与商榷,现提出与大家共议。本学期,我在五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确定位置》。这部  相似文献   

2.
按惯例,我拿着听课本走进了六年级一班的教室进行随堂听课。孩子们见了我有些兴奋,老师见了我有丝讶然,略显紧张,不过她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开始上课。今天她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文——《伯牙绝弦》。看到课  相似文献   

3.
《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唐俊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在湖南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暨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受到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听了唐俊老师《搭石》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的总体感觉是四个字:朴实、高效。  相似文献   

4.
<正>听闻温州市鲁婧婧老师的课喜获全国品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消息,我立即翻出听课笔记和她友情转送的课件,再一次细细体会《多彩服饰》(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三课)。我不禁为课堂的浑然天成、灵动有趣而啧啧称赞。课堂上,鲁婧婧老师着眼于儿童,与学生聊服饰、参加"世界儿童联谊会",将各国民族服饰一一呈现于课堂,通过看图片、做游戏、听介绍等方式,领略多彩服饰,感受多元文化;创  相似文献   

5.
于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我请大家预习了。现在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学生(异口同声):我们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教师一听很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6.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听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随堂听课(随时进行,听不作预先准备的课)是听课的主要形式。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关于“天子视学”的记载,《学记》中有“相视而谓之摩”的说法。今天教育行政部门都把听课列为学校行政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有的还规定了行政干部听课的节数,把听课的情况列入了考核的范畴。随堂听课自由灵活,简便易行,至今不失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才能真正评估教学、促进教改、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们认为,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比较好。随堂听课以真实、务实为根本,它完全可以克服优质课比赛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8.
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会碰到随堂听课的情况,我也不例外.有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学生的一句话,使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 那是一堂必须要上好的音乐课,尽管是毫无准备的"家常课",但因为有教育局领导来随堂听课而分外重要,那又是节一年级的课,班级学生调皮,他们还没走出"人来疯"的年龄,面对陌生人来听课,他们会和我默契配合吗?尽管是"老教师"了,但我还是担心,在忐忑不安中,进入了课堂.  相似文献   

9.
熟能生巧吗?     
作为加强数学教学过程管理的一部分,笔者几乎每天都要听一节随堂课。一学期下来,整理听课笔记后发现,所听随堂课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由旧知引出  相似文献   

10.
在听课与评课中积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到仰慕已久的一位老师那里听随堂课。我们是好朋友,没有任何的客套,就是纯粹的交流,准确地说,我是向他学习。那一天他上的课是《大作家的小老师》,是三年级的课文。上完课以后,我们就这堂课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话题的中心自然离不开"高效课堂"。"这是教学的主旋律!"朋友略带调侃地开始了我们的谈话。下面是我整理的谈话记录。我:今天听了你的课感觉很清爽,没有通常那样听课以后还很费脑子去想人家的路数、人家的亮点。觉得你上课不但清爽,学生也特轻松。  相似文献   

12.
【现场对话】●靳老师点评《盘古开天地》我们刚刚听了一节非常有特色的课,这是刘颖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阅读课《盘古开天地》。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课。我们参加这样一个研讨活动,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她的课是什么;第二,她为什么这样上;第三,我们学什么;第四,我们回去做什么、改什么。我刚才在下面听课,向年轻的老师学了很多东西。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不断发来手机短信,提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问得都很有深度,很有思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颖老师的课。在让学生读“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  相似文献   

13.
有感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胡殿全做教研工作,免不了要到学校听课,听了课,免不了要有些感触。一次,我到一个学校听语文课,A老师讲的是四年级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这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讲读课文,写的是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小学生们怎样坚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有幸在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听了翟玉康老师讲的《面积》这节课,回来后看看自己整理的课堂笔记,听课时的兴奋与激动仍在心头荡漾,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悟,供同  相似文献   

15.
陆亚青 《教育》2014,(12):77-77
平常教学中,都会碰到随堂听课的情况,人人都不例外.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学生的一句话,使笔者对儿童天真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感悟与了解.那是一堂必须要上好的音乐课.尽管是毫无准备的“家常课”,但因为有听课老师的随堂听课而分外重要,而这节公开课是一年级的音乐课一所在班级学生调皮,他们还没走出“人来疯”的年龄.面对陌生人来听课,他们会配合默契吗?笔者尽管已是“老教师”了,但还是担心,在忐忑不安中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6.
薛志刚 《上海教育》2007,(11B):63-64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写听课报告,首先是要听好课。真正听好一节课,要听出其优点和缺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很多人记听课笔记,就仅仅是对课堂的记录,甚至只是板书内容,缺少起码的评点,更不会记下听课中优点、缺点和建议。听课笔记要有课堂实录,老师的板书、提出的问题等,但更要记下课堂里发生的事情,要记老师的教,更要记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捕捉塑料     
不久前随堂听了一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课《塑料制品的妙用》。本堂课的活动目标是要让学生知道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塑料的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凝聚了许多专家和老师的心血和智慧,是一次提升业务水平的学习机会。笔者在多次听课后,总结出"备记思践"四步法,听课之前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听课之时认真做好笔记,听课之后罗列所思所悟,最后结合思考亲历课堂实践。"备记思践"四步力求实现听课效益最大化,听的课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专业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听课、评课是校长管理教学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一般说来,校长听课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连续性听课。这种形式的听课,对工作责任感不强的教师能起到一定的检查督促作用。有一次,我随堂听一位教师的课,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