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被我们的文化所塑造,又被我们的艺术所想象。有关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否应该意识到某种人性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存在?蒂姆·波顿是当代好莱坞电影界极具个性的导演,其电影具有明显的作者特色而被称为"蒂姆·波顿式"电影,同时这还是位一线票房导演,在当代文化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作品或者呈现"儿童"的世界,或者从"儿童"的视觉看世界,为我们的儿童理念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进行了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及情节上的分析研究,在当时陈旧的文学形式中注入了跌宕起伏的情感及发人深省的沉思,实现了哥特式与激情、内涵的完美统一。《呼啸山庄》更是因此超越了哥特载体及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成为别具一格、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哥特元素在电影《圣诞夜惊魂》中的具体运用。哥特和动画电影两者的成功结合,创作出一部奇幻而想象力丰富,风格迥异又刺激生动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们的著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很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及作者进行了研究。随着女性哥特的出现,两部著作又多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本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从女性哥特视角下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研究出它们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知名女作家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苏茜的世界》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运用女性哥特的文学理论,解读分析小说《苏茜的世界》中的露丝·康纳斯的人物形象。露丝·康纳斯所具有的超自然的能力,她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自我,以及她不断尝试书写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使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女性哥特色彩。  相似文献   

6.
在《染血之室》这篇对蓝胡子故事戏仿与颠覆的小说中,安吉拉-卡特对其进行了女性哥特主义改写,表现出对父权制的嘲讽与反叛,但同时流露出对父权制反抗的保守性,形成反抗与依赖的矛盾共同体。父爱缺失使女主角产生恋父情结,深深影响到她的生活和婚恋,而其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是恐惧产生的根源所在,隐秘消解男性权威使身份危机得以解除。哥特小说中的美学内涵丰富多样,但与之最为祭密的美学范畴却是崇高。在西方众多的崇高理论中,伯克的崇高理论与哥特风格紧密相连,为本小说的黑暗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汤亭亭和赵健秀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美国华裔作家,他们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争一直被认为是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一章。汤亭亭在小说《孙行者》中戏仿赵健秀,成功塑造了一位第五代华裔惠特曼·阿辛的形象,并在戏仿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特别是她爱好和平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黑猫》和《泄密的心》在继承了英国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坡的小说中,由于叙事视角的变化,使作品在更多的层面上呈现出情节的丰富和人物的多变;对纠缠于极端矛盾中的人物内心的深层挖掘,又使作品专注于对心理状态和心智之间的相互转变的探索;在达到一种"效果或印象的统一"的同时,更使作品隐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游仙诗将神仙境界与人间现实完美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充分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作品在场景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哥特式特征。这一特征在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小城人物的失落和孤独。  相似文献   

11.
李白诗歌独步天下,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主张。夸张的文笔、浪漫的情怀、耐寻的韵味、清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以及风骨兼备、结构圆融是本诗所展示的主要美学元素。在此基础上所构筑的这首诗歌,亦成为了千古不朽、万人仰止的杰出作品,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个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后现代小说叙事理论,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运用的“重写”和“戏仿”叙事策略.从而揭示了这种策略对解构传统男性中心叙事话语和建构女性主体性话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小说家莎拉·沃特斯的作品以历史为背景,围绕性别、性与阶级差异主题。《房客》映射一战后英国社会阶级界限被打破,人们对动荡社会的焦虑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困惑。上流社会出身的弗朗西斯·瑞为维持生计,不得以将房屋出租给来自工薪阶层的巴伯夫妇。故事由浪漫爱情发展为犯罪事件,弗朗西斯与莉莉安·巴伯几经起伏转折的经历成为战后社会阶级冲突及社会等级制度崩溃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哥特手法在爱伦·坡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令人惊悚恐惧的场景。这种恐怖达到一个极致,便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使作为载体的故事情节呈现了一种异样的文学之美,从而被赋予了反传统的美学艺术特征。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酒桶》作为爱伦·坡的短篇代表作之一,以复仇和死亡为主题,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太复杂,但却有着浓郁的恐怖气氛,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这种创作特征,实现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元小说又被称作"小说的小说",即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反思小说创作并同时进行小说的革新.纳博科夫的反传统小说<洛丽塔>表面上是讲述一个荒诞、畸形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内涵了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成为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具有典型后现代元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1775-1817)是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以其脍炙人口的六部小说享誉世界文坛,有在"两寸牙雕"上写作的美誉。本文拟从小说的"故事"层面出发,以苏珊·S·兰瑟的叙事学理论为立足点,辩证地探讨奥斯丁在其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所运用的双重叙事策略,以及她在男权社会下写作所展现的两性视角。  相似文献   

17.
《楚辞·远游》是我国古代游仙文学的源头,开中国游仙文学之先河并对后世游仙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汉代司马相如的《大人赋》继承了《远游》中的"游仙"模式,与其有着相似的"游仙"结构和"游仙"路线。但深究其本质,两篇文章在"游仙"性质和内涵上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大人赋》只是单纯的模仿了《远游》的形式,在内涵上却远远不及《远游》深刻,但是《大人赋》在仙境的描写与开拓上又对《远游》有一定的发展与创新,这主要与汉代神仙思想的发展以及汉代文学艺术的演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皮埃尔·布里第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即作者的位置,习性,资本对作品的可能性空间选择,解读素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运用"哥特叙事"和"现实叙事"并置的手法,阐释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追求和淡淡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作为莎士比亚晚年传奇剧的代表作,《暴风雨》通过描写法力高强的米兰国君普洛斯彼罗巧妙运用魔法从窃国者安东尼奥手中夺回王权与领土,并促成女儿米兰达与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姻缘的事迹,表现了莎士比亚晚年对"理想共和国"、绿色乌托邦和开明君主的美好诉求。本文通过分析戏剧中的"魔法"元素,结合剧中主要人物形象浅析莎士比亚晚年戏剧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0.
《窄门》是20世纪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最为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颇为显著的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圣经元素,不仅有意识使用圣经语汇"窄门"为标题,书中还反复出现"十字架"意象;其中隐含的对"人神关系"的探讨更与《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这些元素,有助于较全面地理解《窄门》和纪德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