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申思 《林区教学》2012,(9):47-48
执行是实现生效的法律文书的主要途径,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如果法律的具体规定不能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得以实现的话,那法律就是一纸空分。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却不尽如人意,这给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实现带来诸多不便,也就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基于此,重点分析产生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此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2.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保护,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针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经常见到的对败诉方"执行难"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条款,为我国告别"执行难"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笔者试图从什么是执行难,执行难发生的原因以及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问题的修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裁判执行难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行难”的痼疾已成为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块“绊脚石”,从司法体制的内部环节和外部环境探讨其成因,动员全社会力量,实行标本兼治,方能从根本上清除这一障碍,以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一起抚养案件判决的执行可以看出,民事执行中司法解释的演变可能会导致对判决主文不同的解读,执行法官要理性地比较判决的不同解读并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在民事案件判决的执行过程中,应根据现行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来解读一份判决。  相似文献   

5.
执行难探源     
从源头上探究执行难,其原因在于法律的缺陷与执行主体不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等二百二十二条关于执行有限性的规定,在立法中预设了对过错的保护。《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追诉程序不明确,执行主体存在认识不到位,权力使用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致使执行难像顽症一样长期困扰着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6.
民事执行,作为私权实现的重要途径,不仅决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更关乎国家裁判的权威性与威慑力以及人们对国家的司法乃至法制的信任程度。大量涌现的“执行难”案件不断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工作,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故对“民事执行”进行了定义后,总结其特点,并对其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归纳了解决“执行难”的对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为更好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执行制度提供可行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前,法律执行难问题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民事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延伸,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威信和尊严,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鉴于此,笔者从法院"执行难"本身及其造成执行难的成因出发,浅谈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观念障碍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造成“执行难”的三个主要的观念障碍是:法律意识淡薄、“重审轻执”以及对执行工作与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9.
执行异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种执行救济制度之一,它是指法院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过程中,因案外人就执行标的提出异议而对其进行审查与处理的方法和程序。在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执行异议都属于程序上的救济方法。但在我国.执行异议却是实体上的救济方法,而且提出主体只能是案外人,执行当事人不能提出执行异议。这有违执行功能、降低执行效率及没有充分保护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应该对该制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透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活动过程。执行乃法律之终局,然而,长期以来,因为立法存在缺陷、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当事人个人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法院内部的自身原因等诸多因素,使"执行难"一直困扰着各级法院。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研究,把传统的熟悉水性练习与掌握水中基本技能相结合,把课堂的蛙泳技术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周期,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In the current climate of change and expansion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there are various drivers for change in the way th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and delivered. In the recent past, within the UK, the QAA has presented a Code of Practice with respect to HE provis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changes in the legislation relating to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prompted funding councils to resource major projects relating to accessibility. Such is the complexity of terms such as 'curriculum', 'accessibility' and 'disability', that these funded projects requir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However, questions arise as to whether the key players in these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s actually fully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d have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s of reference. 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within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that did not ensure a shared conception of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change management project in which it was engaged. What comes to the foreground is the problematic concept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how it is understood outside of its own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惑侦查,是犯罪侦查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但对其合法性存在争议.本文针对实践中两类诱惑侦查的特征和法律性质,从法理角度划清了诱惑侦查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着重剖析了“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违法性危害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4.
在日语教学较为普及的今天,语音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由于日语和汉语语音体系不同,日语中有些发音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外困难。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容易混淆的往往是"が行"鼻浊音和"な行"音、"し"和"ひ"的发音、"す"和"つ"的发音等等,本文拟对这些发音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区分掌握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能耗主要体现在水、电、空调、蒸汽、医疗气体上,要节约能源,减少能耗,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医院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空调节能措施、智能系统的优化节能措施,认为节能应贯穿于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树立了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方向的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现,确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17.
学生伤害案件应被称为"学生伤害事故",仅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伤害的情形;侵权法对学生伤害事故进行规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学生而不应限于未成年,学校的范围不应仅为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应对学生负有安全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主流。要进行人文教育,就要在教育的目标上坚决摒弃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界定中的唯理性的倾向,在教育内容(课程设计)上要融合人文精神,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上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非限制性审美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目前社会考试项目是多家办、多家推,其价值取向并非与社会和人们的预期相一致。在分析社会考试特征和价值取向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探讨了促进社会考试活动和谐有序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孕育出迥异于西方的审美形态.中国文化的中心议题是对生命的安顿和超越.人作为宇宙生命的一部分,对自己生命的安顿的谈论往往关涉着天道.天道是生命安顿的最终依据,生命是天道的显现和实现.究问天的消息,终究是为了本己生命的安顿.这样的文化讯息,带来的审美体验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天人之际的回环往复中,实现自己的形上体验,而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理想和形态都具有此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