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灭商之战 ,使中原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权力真空 ,为周初大分封创造了条件 ;经过武王和周公的改造 ,中国政治步入了“宗法分封制”阶段 ,中央集权政治建设的最后一道奠基工作已经完成 ,郡县制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2.
"内婚制"为部族内的"同姓相婚"。春秋时期,宋国贵族虽然仍有实行超出五服之外的内婚制的传统,但国君阶层的婚姻形式并不限于内婚制,内婚制的比重已微乎其微,并且至春秋末年时已经被外婚制取代。而贵族中卿大夫阶层,内婚制的习俗仍很严重,这可从史料中很少发现有与他国贵族或本国异姓贵族通婚的事实得到证明。宋国内婚制是殷周两种婚姻制度对立的产物,也是殷周两种文化形态、生活形态交融斗争时期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畸形婚姻形态。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国君们与世卿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逐渐失势的国君利用各种力量与强势的世卿抗衡,嬖臣是国君为了维护君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之一。嬖臣的出身来源比较复杂,社会地位较低,依附于君主。他们的出现,是周代宗法制和分封制松动乃至混乱的结果,也是下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表现。嬖臣自身的局限性和国君力量的孱弱,最终导致他们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社会等级秩序发生改变.周天子权力衰落,诸侯、卿大夫实力上升,原有的等级规范被破坏,失去了原本的约束力.诸侯国之间在交往中逐渐产生了新的国际秩序准则,财富与实力成为称霸的基础,而礼实际上就是旧的社会秩序向新的社会秩序过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人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把夏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刑罚思想,在德刑并用和君命为天两个主要方面分别加以普遍化和具体化,为以后漫长封建社会刑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3宗法人伦制度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基本特点。它的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法人快制度具有二元对立统一性。“礼”是宗法人伦制的形式规定。“仁”是贯穿于宗法人伦之中的精神实质或思想原理。它们共同维护着宗法人伦制度。孔子对“礼”、“仁”的反思是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历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以时间为界,对春秋不同时期齐国对外的盟誓分别作了分析,认为:春秋时期齐国与列国的明誓具有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春秋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纵向地考察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流变。春秋前期,齐国管仲在原有耻光而大之,形成了齐法学说;鲁国出现了臧文仲与柳下惠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春秋后期,孔子是柳下惠而非臧文仲,杀少正卯,齐国以法家为主要特色的思想文化至晏婴重礼而淡化法,齐文化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以"某澨"作为地名,主要分布在从郧县到宜城的汉水中游及其支流地区,是较有楚国地域特色的地名命名方式."澨"本义在秦汉时期的地名中有短暂流传,两汉以后被泛泛地解释为水边之地或自然堤防,造成了"澨"字原始内涵的丧失.除了作为自然地理述称外,"澨"还是人类最早居住和经常有军事活动的地方,但由于使用区域的局限,它没有从纯粹的自然地理述称转变为人文地理的统称.  相似文献   

10.
11.
春秋习用语     
春秋大时代习用语,分日常、官场、战乱、外交和文化思想五方面,举当时书面习用语例,加以论证。诸凡春秋时代的社会状况、人民苦难、政治风云、文化闪耀、思想波澜、精神风貌。都可考见一二。  相似文献   

12.
媵婚制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政治婚姻形态,在春秋诸侯国政治关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欲借助春秋典籍和媵器铭文,探讨媵婚制的来历,认为媵婚制是原始普那路亚婚的遗存,是社会伙婚制和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其标志性意义在于,媵婚制的出现表明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从而彻底的沦为男性的附属,同时在媵婚制实行的过程中又存在以下几种重要方式:媵者是嫡夫人同姓(异性)诸侯国之女、是嫡夫人的侄娣,与嫡夫人之间无血缘关系。媵婚制的存在既有利于延续宗族统治力量,又有利于扩大政治联盟。  相似文献   

13.
《春秋左传》中比较完备地保留了春秋时期的大量战争史实。这些翔实的战争记录显示,春秋时期频繁复杂、充满残酷杀戮的战争中却有着一整套与后世迥然不同的战争礼。这些战争礼不仅折射出当时战争不同于后世战争的温情与体恤,而且反映了人们尊王、从礼、敬德、重仁等思想。两千多年前中国战争的原始状况借助于战争礼得以真实展现。  相似文献   

14.
春秋中后期开始,随着男性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妇女地位式微.发展到战国之时,女性地位与春秋前期相比已呈明显下降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的式微,标志着适应相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性别分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媵嫁婚是春秋时期贵族婚姻的一种重要形式。春秋经传所载的媵嫁制度与史实不尽相合,反映了媵嫁婚在诸侯政治联盟中所起的作用。而从起源上看,其“以姪娣从”的内容虽与姊妹共夫制有一定联系,但更多地体现出贵族婚姻的政治性。在这一婚姻形式中,贵族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结成政治联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春秋诸国林立,争战不断,郑国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外交策略;建国初期实行强硬霸主外交,中期采取与诸小国共通的“唯强是从”态度,后期向强国争取自主平等对弱国威兵相加。郑国这种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其国内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紧密相连,它既反映了春秋小国外交的共同特点,又体现了郑国外交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是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的许多传播思想尤其是说服思想颇有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说服的作用、影响说服的主要因素等是概括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说服思想的主要内容。探寻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文化的魅力,对正确地理解传播文化的历史继承,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春秋诸侯媵妾婚有关问题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羊传》关于“诸侯一聘九女”的记述一直被当作春秋时期媵妾婚的定制、常态。但除了《春秋》所载鲁伯姬嫁宋,卫人、晋人来媵的事例外,难以找到其它例证。《左传》所载多为诸侯娶一国,由嫁女陪嫁蛭或娣。目前著录的媵器中,以一器铭一女,两国通婚为常态。这与文献记载相合。以一器兼铭两女,共嫁一夫的三国通婚为辅。尚未见一器兼铭三女,四国通婚的媵器,这说明“诸侯一聘九女”不是媵妾婚的定制。一般来说,几国通婚就构成几国婚姻政治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