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1994,(1)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说新闻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经济改革办法新华社社长郭超人不久前在新华社国内工作会议上指出:“新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新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各自不同的客观规律,因此,新闻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经济改革的办法。”“我们绝不能混淆一...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6,(7):12-12
一是要走出单纯追求可读性的误区,始终不移地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予以浓墨重彩地报道和宣传。绝不能淡化党和政府工作的报道,问题是如何改进和提高对政务报道的水平与艺术。二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及报道就是各种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误区,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信息论的角度来审视和选择、发布“官方新闻”与政务信息。三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只是一次性的信息产品的误区,注重对它们的开发和二次利用。四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改进余地不大且不讨好的误区,力争“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在写作上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庭以来,“热点”二字很兴时。矛盾集中或突出的问题,叫“热点”问题;运用信息手段反映这些问题,叫触及“热点”问题;信息发表在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又叫“热点”新闻。这些新闻拥有众多的读者,往往引起“轰动”效应,最近的不少新闻学术刊物上也提出了“热点”新闻之说。从实际来讲,“热点”新闻已经是新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但是,什么是“热点”新闻,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4.
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新闻改革,不断开拓创新,这是当前全国新闻界面临的共同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固然需要新闻理论上的突破,需要宏观指导与设计,但更需要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脚踏实地去做。近来,新闻界的有些同志认为,新闻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在总体上必然“同步进行”,前者不可能脱离后者有太大的超前性。这种看法本来是不错的。它有助于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而又慎重地进行新闻改革。但现在有人把“同步”推演成“等待”,又有一些领导人则把“同步”偷换成“压制”。我以为,“同步”不应成为不改革甚至阻挠改革的“挡箭牌”。“同步”,在一个地区来说,新闻改革至少不应该落后于这一地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而且应该进一步成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济新闻的改革日渐加速。其核心在于使经济报道的“单向灌输式”、工作味弱化,增强其贴近性、可读性与服务性。要使经济新闻告别行业性、程式化、公文化的弊病,就要在选材、角度、写法上力求突破与创新。楚天都市报曾刊发一则消息,内容是旅客在武黄高速公路上掉了车,而随身巨款还在客车上,路政工作人员紧急相助为旅客赶回了放款的包。记者采写时没有采用“大红榜”、“感谢信”的方式,而是用现场感极强的动作、语言,还原事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闻如何反映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使其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生活,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成为地市党报在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三贴近”中一道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引起众多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深思与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经济报道中那种“八股式”经验性新闻、唯长官意志转的应景式新闻、年复一年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闻界纷纷走出报社与企业联办新闻,从《北京日报》的“燕京短新闻比赛”到《中国青年报》的“宝龙杯经济新闻有奖征义”,从《光明日报》的“飞龙杯报告文学征文”到《人民日报》的“风华杂文征文”,等等,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我们《汉中日报》也在探索,与企业联办了“公主杯新闻摄影大赛”,“秦洋杯美术大奖赛”,“在改革大潮中征文”,还办了一些经济报道专栏和专版。报纸与企业联办新闻,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对此,评说不一,这条“道”能不能走得通?如何走得好?很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刊于1986年第6期曾发表了《绝不能用经商的办法从事新闻工作》一文,剖析了“有偿新闻”的危害,现在又发表了《新闻不是商品,记者不是商人》一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偿新闻”是闯入了“拜金主义”的误区,千万不能小视。兹将两文一并发表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质上就是在呼唤新闻改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固然辉煌,亟需改革的种种弊端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地市报,在新闻改革的征途上更是任重道远。新闻改革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笔者这里仅根据“三贴近”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中华大地呼啸、奔驰、开拓。唤起亿万人民创造新的经济辉煌。它对新闻工作,尤其是经济新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深入市场探索“内核”经济新闻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它不仅要充分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还要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新闻改革光靠书斋设计不行,关键是要靠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1.
采编工作绝不能等闲视之,因为采编工作就意味着创造性工作。采编新闻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新闻界的行话,发现了一条新闻,叫“捉了一条活鱼”。发现了新闻要制作,犹如捉了一条活鱼要煮。怎么煮呢?水煮?油煮?酒煮?据说温州人有这样的祖传秘诀:“酒煮特好,可除腥气,又可保原头原尾之  相似文献   

12.
陈亚东 《新闻世界》2013,(10):114-116
经济新闻创新或有所突破,笔者以为需从新闻脉络与表达路径上突破。马鞍山日报今年上半年在经济新闻创新上做了有益探索。表现为在“大”字上下功夫;在“图”字上下功夫;在“评”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消息     
南方日报把报纸改革的突破口放在处理好“五个关系”上,即:报纸的党性与人民性、指导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共性与个性、中心工作的宣传与扩大报道面、正面宣传与批评揭露。在报纸内容改革上,提出“三增加”、“两提高”。“三增加”:增加新闻,增加反映群众要求和呼  相似文献   

14.
见面话     
在加强思想战线工作,进一步搞好新闻改革的形势下,《新闻通讯》同大家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们谨向广大读者致以节日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上、工作上取得新的进步。《新闻通讯》是新闻业务刊物。它将以主要篇幅研究和探讨新闻写作这门学问,以帮助读者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尤其是采写水平为宗旨。它开辟的“新闻业务研究”、“采访札记”、“编稿札记”、“写作杂谈”、“写作辩证法”、“古文译注”、“诗话江  相似文献   

15.
一篇好的新闻,不仅要立意鲜明,内容充实,逻辑性强,语言生动,还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眼睛亮起来呢?这就要使新闻标题真正起到“点睛”、“传神”的作用,必须在“准”、“新”、“活”、“短”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要准确贴切。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标题的生命。新闻标题是从属于新闻的,是新闻的浓缩和结晶。它依托新闻而存在,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因此,新闻标题首要的是准确贴切。也就是说,必须严格以新闻事实依据来命题,要题文相符,绝不能超出事实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6,(5):74-74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组委会4月3日宣布。取消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华赛”中获得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的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单幅银奖作品《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获奖资格。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当前新闻改革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加强对新闻战线上的“正规军”——专业新闻队伍的领导,还应加强对我国新闻战线上的“游击队”——宏大的基层新闻报道队伍,亦即通讯员队伍的领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早在192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三届中央扩大执委会上,就将建立工农通讯员的工作列入全党任务。1929年6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上,又要求地方党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第4期上发表金东水同志《话说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一文,这确实是值得一议的问题。我先要说,金文题目不够确切。应当是新闻写作的“京派”与“海派”,是就新闻业务领域而言的。金文说成“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新闻改革的范围比较广了,除了新闻业务问题之外,还包括新闻体制等等大问题。而且就“改革”而言,是不大好分什么“派”的。金文一开头讲在上海好新闻评选会上听到的。这话正好是我在会上说的。但这种说法的真正来源是在北京或其它地方。我在会上说,北京有一种说法:新闻有“京派”、“海派”之分,我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的专业性、工作指导性与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一向被认为是一对矛盾。在经济活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主要内容的今天,如何把经济报道搞得既具有一定深度,同时又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一个新闻改革的课题。《北京日报》自1990年底开办的“效益开窍”经济专栏,即是我们对经济新闻改革所做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经济报道是报纸的“主角”。如何提高经济报道质量,唱好“主角”为报纸叫座,为改革和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已时不我待。 要提高经济报道质量,我认为,首先,记者必须根底扎实,导向对头。新闻工作是一种刨造性的劳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