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SDH网的同步 PDH传输系统是一种准同步系统,其正常运行时的频率稳定度仅为10-5量级,但它可以较小的抖动透明运载2Mb/s信号,据此,用PDH传输系统相连的两个交换局可以获得相互同步。 SDH因指针调整可能产生频率甚低难以滤除的抖动,SDH所运载的2Mp/s信号不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广播电视数字传输系统迅速在国外发展起来,并且正在以其性能上(将来也会在经济上)的优势逐步取代模拟系  相似文献   

3.
光纤通信发展新技术 1.波分复用(WDM)技术 光纤通信的多路复用技术,开始采用原来铜缆沿用的PCM脉冲编码调制方式,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应用时分多路(TDM)技术组成一次群(即基群2Mb/s)、二次群(8Mb/s)、三次群(34Mb/s)、四次群(140Mb/s),这种系列又称为准同步数字系列(PDH)。PDH有三种系列,互不兼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接口规范,各个厂家生产的设备不能互通;上下电路困难故已改用新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即  相似文献   

4.
当今数字化广播电视设备已越来越成熟,数字音频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充分发挥了数字信号易处理集成、音质优良和抗干扰的优势。 AES音频工程协会和EBU欧广联,制定了基于有线传输的数字音频传输标准AES/EBU标准,也称IEC—1992,ANSI S.40—1992或IEC—958标准。要求传输介质有较宽的带宽并支持数字音频信号的串行  相似文献   

5.
电视信号的数字传送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是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具有很高的数码率,通常在100Mb/s以上,一般来说需要占用50MHz以上的传输带宽,使得电视信号的数字传送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能够实用化。近几年来在电视数字信号数码率压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以34Mb/s传送一路专业级彩色电视信号的技术已经成熟,相应的编解码设备也已实用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逐步取代模拟电视微波传送设备。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数字有线电视具有如下优点:1.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数字化以后的电视信号传输,噪声没有积累,各用户的信号质量一样,提高了传输质量。我国目前省市和中央电视台都有了数字卫星电视节目,DVD(数字视盘)也已经上市。采用MPEG-2视频编码标准,视频比特率为4~5Mb/s,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竹生 《声屏世界》2001,(Z1):68-69
广播电视工程对接地的特殊要求 广播电视系统是包括了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声控 光控、导控、卫星接收、微波传送、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网络等诸多设备和内容的系统。该系统接收、处理和传送的是无线电波及各种弱电信号,要求系统接地有较强的电磁适应性。凡是对广播电视系统地线的电磁干扰统称为地线干扰,而考核广播电视工程工艺设计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检验其接地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优劣。广播电视工程地线干扰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广播电视弱电信号受电磁干扰,在其系统地线上会产生噪声压降,噪声压降与输入信号叠加并经多级放大,…  相似文献   

8.
LTE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以OFDM技术为基础,系统无线则以MIMO等技术为基础,可实现100Mb/s以上速率。传输方面建议使用PTN L3技术组网,来满足LTE技术的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01,(3):30-31
3Com的AirConnect 11 Mb/s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无论何时何地,便可提供简单可靠的连接。其结果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访问,进而增强通信和合作,改进决策制定过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利用AirConnect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最高11Mb/s  相似文献   

10.
光纤在光传输中的应用根据传输设备的不同,光纤线路在光传输网络中主要有两种应用:一种为数字传输,一般为PDH、SDH制式.PDH目前较少用于广播电视传输,多用于数据传输.SDH多用于组建干线传输网,也是目前广电系统采用的传统模式.另一种为AM模拟传输,AM模拟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又可分为直接调制调幅和外调制调幅系统.直接调制调幅系统是半导体、激励器直接将光强度调制,将调频电信号转换成调幅光信号进行传输.(DFB)激励器,其光谱线窄、线性好、输出功率高、光波长为1310nm,目前使用最多,适用于中短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1.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开始了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铺设了大量的光缆网络和广泛的光纤同轴混合网,国家已经明确界定广播电视及其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都加强了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各地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均采用了先进的SDH作为传输平台,并运用了MPEG—2数字编解码技术作为广播电视信号的压缩标准来构架广播电视传输网。1、SDH技术SDH(同步数字系列)是世界统一的标准传输体制,采用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SDH的优点在于:有统一的国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越来越多,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系统的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有关规定,三级以上的发射台供电系统要运用不间断UPS供电,UPS电源是广播电视信号制作播出、接收发射系统、传输网络中的动力和能源,在大型节目直播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UPS电源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大功率UPS电源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维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2,(6):68-68
ADATA继推出Premier Pro系列的SandForce SSD之后,向“小“出发.推出三张同样高速的micro SDHC UHS—I U1卡。系列有8GB、16GB和32GB的选择,8GB的读写速度为45MB/s和20MB/s,而16GB和32GB则为45MB/s和40MB/s;三者都支持SD 3.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套完整而复杂的针对广播、电视进行监视的系统,广播监播系统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广播电视监播系统在国内外发展情况的比对分析入手,对这一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广播电视监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备结构及技术难题,使人们对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字视频信号抖动指标概述抖动是串行数字传输系统性能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是数字信号的跳变对它们理想位置在时间上的变化,也可设想为串行数据流的相位变化或调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也逐渐朝着数字电视技术去发展,我国的大部分电视台以及影视机构都开始运行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安全性能会对广播电视节目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出现在播出过程中遭到信号干扰,出现插播或者破坏节目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广播电视的安全监测也越来越被重视。但随着数字音频的产生,检测工作的难度也因此增加,广播电视节目更加需要一种能够对数字音频进行实时检测分析的自动报警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失败的内部组件的环境和天线使电视信号失真,影响视觉体验,为确保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促进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维护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承担着将上行节目进行远距离传输覆盖的重要任务,对安全播出的等级要求非常高。针对卫星地球站的监控系统而言,除了机房设备外,还需要对信号的发射过程进行监控。唯有确保两者的监测与控制实现精准、高效目标,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监控系统的实效。文章主要以广播电视的卫星地球站监控系统为切入点,对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监控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于目前广播电视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层出不穷,为了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多数广播电视企业都将重点放在了新产品的研发上。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上,经历了射线管时代、半导体时代和模拟信号时代,目前广播电视技术正进入全数字化时代和3D立体化图像时代。在当前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中,FPGA为广播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目前FPGA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为广播电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广播信号传输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式和硬件系统。所以,我们要对FPGA技术有深入的了解,要认真研究FPGA广播新技术的应用过程,对FPGA技术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广电行业的技术转型。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即数字电视多路分米波邻频无线传输分配系统。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节目源采用欧洲DVB—C标准,利用600—800MHz的电视专用频道进行无线数字传输.全面综合了数字电视的高效率、高清晰度和移动通讯技术成熟、低成本、灵活组网的优点,相对于模拟电视有着更高的传输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是广电部门从模拟向数字过渡及发展新用户的较佳方案。以下简要谈谈地市级数字无线发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