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君 《江苏教育》2023,(24):52-55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作业和课堂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成为课堂各个环节的重要资源。立足新课标,落实“双减”理念,有效设计数学作业,让作业贯穿数学课堂教学,将作业转变为学生探究、创造的载体和成长的通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减量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数学理念对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援要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教师就应更新数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与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学生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实现由枯燥乏味的“知识课堂”向充满生机的“生命课堂”的转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要改变课堂中的角色,将“注入式”的教学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即把从“听数学”改变为“做数学”。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陈从开 《教师》2023,(15):42-44
“双减”政策正推动着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由传统的“知识讲学”转变为了“素养教学”。说理作为思维表达的一种形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造具有趣味性、多样化的说理课堂,帮助学生追溯数学本源。文章针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索出了一些说理课堂构建策略,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是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深远,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构建高效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是要打破“一言堂”的教育格局,提高数学课堂教育的效率、质量,活跃教育氛围,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高效。高效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各种数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素养,从而推动初中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命题。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练习课给人的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把课堂生成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霞 《中小学电教》2011,(12):142-14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教学质量才能提高。那么教师如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亲身经历了教师转变角色的过程。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验和认识。一、由教师为“主角”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过去的教学总是过多地采用传授式、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太多,学生活动太少。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首…  相似文献   

11.
“做思共生”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高效教学策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要目标,推动着数学学科由“结果”到“过程”,由“内容”到“实践”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做”,借助“做思共生”来构建思行一体的课堂,也助力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文章简述小学数学“做思共生”的意义,并多维度探究课堂中借助“做思共生”有效教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刘平 《小学生》2022,(9):46-48
在现代化的教学实践中,“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并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助“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的固定思维,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激发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借助“让学引思”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存在缺乏“数学化”的现象,以“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理论的解读、对数学归纳法教学的解读,呼吁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回归“数学化”的课堂教学,要让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品味“数学味”,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也不再单纯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应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对课前的教学“预设”做恰当调整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笔者认为, 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实践证明,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要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确立“四种教学观”。“五个转变”指: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 又发展能力的教学;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教育即生长.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生长数学”的概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育思维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任何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都有生长点.本文以反思一节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生长课堂”的概念,并在教学中对如何实现生长课堂进行了五点尝试,即弹性设计教学、开放课堂教学、捕捉“错误”资源、倾听学生心声、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大部分地区的数学教学都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可是,还有不少农村数学课堂依旧采取的是“灌输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我们要做好教学观念上的转变,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在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农村数学课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程爱国 《考试周刊》2013,(99):70-70
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产生教学的共鸣,从而彰显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