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要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轻松、  相似文献   

2.
罗斌伦 《辅导员》2012,(33):81-8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共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里,更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法宝。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具备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如果能好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有利于美术教育更好地实施。一、激情导趣,凸现美术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课不仅仅可以普及美术常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逐步增强学生参与美术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他们从无趣到有趣,从此爱上美术课。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对小学美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扼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美术,需要老师的引导。但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美术的道路上有所发展。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培养他们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王芮朦 《成才之路》2014,(12):91-9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的情趣、态度等得到改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开发。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在教学模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从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入手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兴趣,促成创新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圈梅 《青海教育》2006,(5):36-37
现代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是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现代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要推行美术素质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师生交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美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激活美术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陈雪妍 《辅导员》2011,(33):64+6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只要一个人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会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丰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把美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是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点。美术课堂教学急需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怎样才能让美术课堂重现生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呢?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图像鉴赏、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造能力和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得美术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美术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基础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意识。然而,在美术课堂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绘画中的一些“错误”现象,一味地要求学生作画程序的规范化、程序式化,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亦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常想,在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无精打采地听课,把原本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炒冷饭头”的重复。这样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地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回自信;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发展,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88):175-176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促使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培养了兴趣,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才能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高段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谈话,尝试分析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其美术学习兴趣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美术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事物的联系,来引导他们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变过去以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授课形式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体验,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美术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亚骧 《成才之路》2013,(24):24-24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合儿童并能激发他们学习情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农村学生享有跟城里学生同等的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就必须从多角度培养农村学生,从他们熟知的农村生活当中挖掘可利用的美术资源,从生活中提取美术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开展独具特色的农村美术教学,达到提高审美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中,一件好的作品。一个经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能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短暂的关注或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然而。小学生的注意是“不稳定,易动摇和易分心”的,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也是暂时的、不长久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最佳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美术教师有必要对与美术学习兴趣培养有关的若干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