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这样一个观点出发,以恩格斯提出的确立信仰的三个途径理论为依据,并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提出大学生信仰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必须考虑到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反向社会化倾向,必须考虑到大学生与实践、政治活动、理论活动的脱节及整体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熊志强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9,48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能否让青年学生真正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必须通过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揭批并肃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与思潮,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最终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占领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社会上不良道德现象的增多,信仰教育的缺失俨然成为热门话题。作者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提出了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决了当今大学生该有什么样的信仰问题,并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4):87-90
十八大全面开启我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法治信仰作为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却没有建立,大学生的法治信仰直接关系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也成为十八大之后法治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5.
杜政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62-65
理想和信念是道德信仰构成的两个方面,认知、情感、实践是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要坚持科学理论灌输原则。底线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信仰教育的基础,道德情感体验是大学生形成科学道德信仰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21-22
当前,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危机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境与挑战。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文化信仰以及文化信仰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关系,有助于高校重视、理解、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培育当代大学生。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信仰是实现道德实践性的精神动力机制,培育道德信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信仰的文化基础。校园文化共同体是与特殊身份利益关联的文化共同体,是师生、师师、生生之间交往的场域。其文化结构是知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结合,以知识精英为主导;其文化模式是权利和身份责任的结合,以身份责任为主导;其文化类型是熟人社会和新文化的结合,以新文化类型为主导。由于校园文化不可能封闭在"象牙塔"之中... 相似文献
9.
张劲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1):154-159
大学生日渐成为使用微博的重要群体,微博所承载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大学生"信仰困境"客观存在的今天,尽管微博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干扰,但在增强信仰教育时效性以及培养大学生应对社会复杂现象的甄别能力这两方面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正确看待微博并利用微博不断完善高校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精神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兴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3-126
本文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并从信仰是社会控制的补充手段出发,阐明信仰教育对于增强社会文化的凝聚力,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强调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紧近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101-104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其信仰的正确性对祖国建设至关重要。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动态互动的发展过程,家庭文化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世界观、孝道理念及家庭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信仰的选择与发展,分析原生态家庭文化是大学生解除信仰危机必须面临的一个环节。正视自身信仰与家庭信仰,本着怀疑精神树立自己的科学信仰,引导家庭信仰正向发展,是新时期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0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藏族大学生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为超自然信仰,最后是实用信仰。藏族大学生二级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这说明藏族大学生更重视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则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泉州师范学院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一级信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信仰更认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大学生对民族主义、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国家主义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高.而对宗教信仰、神灵信仰以及金钱崇拜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低。相对而言,男生更容易产生金钱崇拜,女生更容易产生生命崇拜;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容易产生家族崇拜;大四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实用信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神灵崇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家庭主义。 相似文献
14.
许建宝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大学生们的信仰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以解决大学生信仰迷失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从价值论的角度解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就是大学生即价值主体对法律的终极精神即价值客体的需要关系,其具体形态包括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价值本质是法育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认同不仅会促使大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且能够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本能,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6.
龚平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3):114-116,120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点、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实践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论述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三观"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开展"三观"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最后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会实践水平和效果的建议,以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多元性现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分析具体情况及成因,并提出七条信仰教育的对策,以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仰有其层次性,可分为“五种文化形态信仰”。深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培育,需要构建“五种文化形态信仰”培育的立体路径,主要包括“五轨并行”路径、“五元交叉”路径、“五位一体”路径、“同育异构”路径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