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收费电视的出现、博斯曼法规的产生和足球商品销售收入的与日俱增,使足球运动不再仅仅是运动员们在绿茵场竞技胜负的一种体育运动,而已经成为一个依靠数十亿英镑运转的产业体系。因而,正当“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在法兰西世界杯争夺全球体育服装控  相似文献   

2.
体育市场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逐渐影成.它的范围包括竞赛表演市场、群众体育服务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电视转播权市场、体育设施的劳务市场、运动员市场、体育知识技术咨询市场等內容。体育市场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带动与之有关的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旅游业和与之有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但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负作用,如刺激运动员、教练员对金钱的追求欲望,有损于体育运动的形象,过多的商业比赛和超负荷的训练易威协运动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1 前言体育运动成就动机是指运动个体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及追求成功的一种倾向 ;体育活动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两者均指向体育运动领域 ,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的基本内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主体 ,但是 ,高校体育对两者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承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 ,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要求是智育合格体育运动水平高 ,而对普通大学生则要求文…  相似文献   

4.
ONTHESHIFTOFTHEWORKINGFOCUSOFCHINA'SPHYSICALCULTUREHanDan其二,已经发展到歪曲、贬斥和否定增强人民体质根本方针的地步。有的论者公然歪曲毛泽东的体育思想,认为“仅仅是‘野蛮具体魄’”,有的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基本上是古典的体育思想”,说现代体育“早已超越了‘增强人民体质’的‘古典’时代的体育观念”,说“体育逐渐完成了从健身体育向竞技体育的过渡。”总之,现代体育就是竞技、竞争和奥运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已经成了古典体育观念,已经过时了.不再符合现代体育的…  相似文献   

5.
王子卓  陈方宇 《健与美》2023,(2):132-134
基于优势视角分析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优势与劣势,在优势方面,退役运动员有强劲的体魄和体育技能,职业运动员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等是他们拥有的美好品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曾经运动员的身份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信任感和崇拜感,提升学生的体育热情,并且退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和运动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启蒙和经验引领,较为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能够强化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而劣势则在于体育技能与教育技能并不一样,退役运动员虽然体育技能优秀,但教育技能往往不足,并且可能欠缺体育理论知识,另外体育教师资格证也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文章对助推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策略进行分析,发挥运动员的优势,同时对劣势进行相应的培养,使得优势更加明显,劣势不再是劣势。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竞技体育运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战术的竞争。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对运动员的体力、身体机能状况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昔日应用于病人和医药科研等方面的生化仪器,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检测、诊断当中,成为体育科研必不可少的仪器。例如对运动员体内激素水平、血液成份、尿液成份、酶、微量元素等的分析仪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仪器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精密的生化仪器与体育科研联系更为密切。笔者对近十多年来体育科研中生化仪器的应用做一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7.
G811.4 9903125国际大众体育组织机构的发展状况[刊,中,I]/冯枫,徐勇∥国外体育科学.-1999(1).-56-59(XH)群众体育∥机构∥国际组织∥发展∥状况本文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大众体育运动的组织结构:国际工人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残疾人委员会、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理想运动协会。这些组织的运行目的是促使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关心的是发展广泛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而不是杰出的运动员或体育观众。据德国所有运动项目的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高水平的运动员,社会运动市场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各种体育运动成为比赛项目以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特别是身高,就成了惹人注目的问题。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国体育科学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不断从各个方面探索体育运动与运动员身高的关系。普遍的看法是,并非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都要求是巨人。换句话说,并非在所有项目的比赛中,身材高大就占有优越性。比赛中,巨人具有明显优越性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运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学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体育教育包括学校的体育教育和运动时的体育教育,其内容有体育意义,体育作用,体育心理,体育技术,以及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等有关体育方面的各种教育;其任务是:向运动员和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员和学生的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及体力,培养运动员和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竞技体育中选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它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过去我们招生也到基层去选拔运动员,但不少教练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缺乏综合性的科学方法和依据,工作中比较粗糙,存在着片面性。有时注重眼前成绩多,而忽视了长远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的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基本阐述,认为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锻炼是提高和增强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