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具有育人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作为主体的人,因而教育的价值落实到个体身上就体现为智慧的启迪和德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Recent reflection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has been marked by a shift away from more reductive competence and skill-focused models of teaching towards a view of teacher expertise as involving complex context-sensitive deliberation and judgement. Much of this shift has been inspired by an Aristotelian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wisdom (phronesis) also linked by Aristot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e and character. This has in turn led recent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and theorists – inspired by latter-day developments in virtue ethics and virtue epistemology –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virtue to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this light, the present paper undertakes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logical geography of virtue, character and practical deliberation in teaching.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外界及自身种种奥秘的探寻、体察和省悟,是通过“知识”、“智慧”与“直觉”三条不同层面的管道进行的。这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三种基本模式。它们品位参差,质地有别;但各得其所,各显其能。知识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即可掌握,但它或会因为过时而遭淘汰;智慧却不会过时也无法通过学习来“移植”,只可自我生存。“知识”必须有“智慧”参与运作,才会产生力量。因此,“知识就是力量”的提法有失偏颇。“直觉”分“先验直觉”和“经验直觉”两种,是一种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的认知管道。它把悟性发挥到极致,在知识与智慧难以企及的幽冥之域延伸着人类的视界,跳过了逻辑的引领而直奔事物的本质与主题。如今,大量的知识废料和信息垃圾正窒息着我们的灵感智慧,消解着我们的直觉能力,给人类的认知领域造成了严重污染。在错杂的岔路与纷乱的迷雾中,我们需高擎慧灯,审慎前行。  相似文献   

4.
爱民之德、公平之德、惜物之德和无为之德是老子为政之德的四个方面。强调这些为政之德的当代价值,提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应该吸取老子智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德性     
知识与德性在现代发生了分离,这是知识与德性双重堕落的必然结果,而其根本在于知识的堕落。弥合知识与德性的唯一途径是回归古典精神,这意味着回归古典的知识与德性,首先是回归古典的知识,即古典哲学。古典知识和德性的目的都是人的完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著名论断"德性即知识"的涵义。知识堕落集中表现在知识的分裂上,其结果不仅是德性的败坏,而且表明德性是不可能的。知识与德性的分离最令人震惊的表现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6.
尽管所有的学问最终都通向自由,也就是人的解放(佛教叫“解脱”),但惟有道德才是最直接的途径。道德也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因为道德所关涉的是人的灵魂之中最深沉的部分。那么,德育就可以理解为“解放教育学”。然而,现在作为一个学科的德育,基本上只在学校里说话,也只在德性上说话,并且把德性狭隘化了,这样,学校德育工作就成了一个以否定规定的过程。德性与智慧是人类全部文化的精髓,共同形成人类的伟大观念。德育应该用人类的全部文化培养完整的人的德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7.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智慧在人类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同一—分化—统合—转化四种关系形态及四个历史阶段,它深刻地反映了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在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演化过程。在古代教育中,知识与智慧浑然一体、朴素同一;至近代,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发生了必然的分化、脱离;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与智慧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转识成智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9.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virtuous teaching dispositions are essential to high-quality teaching. Discourse around dispositions, however, is still murky because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in the field in regard to the issue of virtue. What is the source of teacher virtue, and how might it be cultivated? This essay explore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ree possible sources of teacher virtue: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the teacher's situation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0.
11.
Education,Movement, and the Rationalit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urriculum mode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rarely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as a whol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initiation view of education, which is essentially a knowledge-cum-ethicalaccount of education. It will be found that the type of knowledge prescribed is predominantly of a theoretical kind and as a consequence allows little or no room for physical pursuit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account of knowledge is limiting and reductionist, and that if rationality in a broader sense is to be a central concern of education, then practical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such activities as sport and dance should form a necessary part of a balance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德性伦理学是思考与实践一种朝向人真实地需要的完善与充实的生活的伦理学。实践原理是一种内在观点的德性伦理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它的第一个含义是,生活可以是实践的,表明生活的实践的可能性。实践原理的第二个含义是,生活实践可以是德性的,表明德性地生活的可能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他的生活中发展第一种可能性,就会受到人们指责。但是,当他通过生活充分展示出第二种可能性,他才受到称赞。伦理学可以或明确或隐含地以生活的实践的可能性和德性地生活的可能性作为它的基础。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  相似文献   

13.
属人的良品——无论是道德良品还是非道德良品——都成于(常识性)实践(即可通过〔常识性〕实践培养生成),且不可教授(即不可以知识的形式加以教授)。成于实践和不可教授可看作是属人的良品的两项基本特征,也可视作是衡量或判断人所内在拥有的某种东西是否成其为良品的两项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或基本标准。凡不成于实践,或可以教授的东西一定不成其为属人的良品。从这种观点看,亚里士多德视野中的自然良品因为不成于实践就不成其为属人的良品,休谟理解的自然良品则应解释为实践(性)良品。此外,技艺虽然也成于常识性实践,但因为可以教授,从而不成其为属人的良品。实际上,技艺的培养恰恰有赖于良品。在这个意义上说,良品比技艺更为根本。再者,亚里士多德把理智良品理解为主要成于教导也是不妥当的。其实,理智良品作为属人的良品之重要一类,不仅成于实践,而且其种也远不仅限于亚里士多德视野中的那几种。  相似文献   

14.
个人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社会道德文化个体化的产物;个人品德建设是指以不断提高个人品德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实践活动。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又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四德并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知识、场域与实践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影响力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内涵。为促进教师充分发挥其专业影响力,我们必须关注3个方面,即:知识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个体层面;场域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社会层面;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实践层面。它们对于教师专业影响力的形成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道德在不同生活领域应用的具体化,是道德这个"共名"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别名"。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在形式上有着相似乃至相同的德目,而且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本质上都是人的生活的共同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就有着理论上和实践中互通的可能性。现代公民培育的核心在发展公民的道德品质,以个人品德为逻辑起点,以家庭美德为价值始点,以职业道德为历史过渡,以社会公德为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7.
个人数字图书馆与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分析研究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和服务功能,总结出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实现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它是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8.
19.
对知识性质的追问导致了当代认识论中对知识定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德性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试图用道德的规范性说明知识的规范性,甚至试图用认识的客观性说明道德的客观性。然而,这种方案的主要困难在于没有看到知识作为一种规范性概念如何与人类的价值发生联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启发。"德性所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模式是从德性出发讨论认识问题。只有当我们把知识理解为由德性和心性所生发出来的对特殊事物的理解,我们才能理解知识所包含的真实内涵。只有在对人类灵魂的普遍理解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在价值。如果必须放弃把知识理解为得到证明的真信念这个定义,我们更需要论证知识定义中除了得到证明和真理之外还应当包含的更多的内容。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价值问题在知识构成中的作用,其次还要考虑认识活动中的价值客观性问题。我们不再否定知识构成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关注这些主观因素在多少程度上会最终进入客观的领域。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水平将对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概念,聚焦于教师个体,探讨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类型与构建方式,尝试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可以了解不同知识地图的特点,根据个人需要和知识存在状态,构建有效知识地图,以实现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