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无常经讲经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两篇,由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先生校录于《敦煌变文集》中,又经徐震堮等先生补校;笔者不敏,亦为续貂。另有押座文校补数则,并附于后,以求正于方家。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页码。为便排印,一般原文均改为现行规范汉字。笔者赞同的原校径引改后文字。称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附文末。  相似文献   

2.
吕祖谦的《左传》学研究成果,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有《左氏博议》、《左氏传说》等著作。《左氏传说》的成书后于《左氏博议》。细读这两部书,可以看出吕氏对同一现象、同一问题的看法常有变化。《左氏传说》往往较《左氏博议》的主观色彩减少,也较少理学说教,显得比较客观平实,着重探讨其深藏的历史真实;其次,《左氏传说》较之《左氏博议》更顾及全貌,能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表象本质,让读者从评议看到一个完整、全面的历史真实;另外,《左氏传说》在分析人物、事件时,更注重其背后的历史必然。总体而言,《左氏传说》看问题更全面、深刻,眼光更阔大,反映了一个学者走向成熟的气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敦煌文献中伯2459V《佛本行集经》卷七,斯4194《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八、第二十九节录,伯2837《佛本行集经》(拟),伯3317《佛本行集经》第三卷已下《缘起简子目号》四个写卷进行了一一考证,发现三卷并非抄写的《佛本行集经》原文,而疑似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而伯3317卷《简子目号》也可能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的提纲。总之,此四卷内容显示了佛经到讲经文的发展痕迹。  相似文献   

4.
在对《春秋》三传的比较研究中,苏轼表现出了尚《左氏》而抑《公》、《谷》的思想倾向性,苏轼的文学家气质和求实的学风以及《左传》自身的特点是苏轼推崇《左传》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笔者《春秋考论》一书提出“孔子所作《春秋》,非《春秋经》,而是《左传》蓝本,即左丘明编纂《左氏传》时所依据的“孔子史记”。有人却将笔者的观点称为“前人的陈词滥调”,并彻底否定孔子作《春秋》的论点,本文略作申辩。  相似文献   

6.
吴梅先生认为南杂剧形成于徐渭纯用南曲创作的《女状元》 ,论者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事实上 ,在徐渭之前 ,许潮的《泰和记》、汪道昆的《大雅堂乐府》中已有纯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相似文献   

7.
《经典释文》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卢文弨刊《抱经堂丛书》本与清.同治十三(1874)尊经书院本等多种刊本。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和《丛书集成》也均收录了此书。它是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由唐代陆德明所撰,总30卷。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  相似文献   

8.
帛书《易之义》对《周易》经文义理方面的阐发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论其性质、特征,一种是按照论乾坤两卦的模式下贯而来,突出文武调和的思想。《易之义》论易卦性质与特征的价值取向是中庸、中和,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之至"与中庸和阴阳相济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潘宏 《学语文》2007,(2):48-48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册《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句中有“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句。其中“乐乐”的读音值得探讨。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为其注音:“乐乐下字音洛。孰乐亦音洛”。清·焦循《孟子正义》注曰:“独乐乐,上音岳,下音洛。”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同学们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一些同学认为国家权力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力决定权利。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公民权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决定权力。考虑到这个问题很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11.
吴梅先生认为南杂剧形成于徐渭纯用南曲创作的《女状元》,论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事实上,在徐渭之前,许潮的《泰和记》、汪道混的《大雅堂乐府》中已有纯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相似文献   

12.
东汉初年,由"立《左氏春秋》博士与否"问题引发了关于《史记》的学术争议:赞成立《左氏春秋》博士者,认为《史记》多引《左氏》,应立《左传》博士。反对者指责《史记》思想原则——"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成为汉代思想界的公共话语。而汉光武帝刘秀采取理性的态度,为这场政治文化的大争论营造了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经》又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本文仅选取《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二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为底本,重点选取《尔雅》词义与多个通行注本作简略比对校读,通过观察同义词语变化现象简要总结词语历史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经义存在着严重曲解。只有以《老子》的经文校笺为基础,对《老子》经义重新阐释,才能真正把握《老子》一书的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双音迭词 ,在经文中占很大比重。自毛传以来 ,注家蜂起 ,著作迭出 ,然阙漏、误释者甚多。本文就现存诗经中出现的 6 73个迭词 ,一一作了疏理、分类 ,依照章氏“义自音衍”之说 ,以陈奂《诗毛氏传疏》的音诂为主 ,间取郝氏《尔雅义疏》 ,分为拟声、写情、状物、借词四大类 ,分别举例阐述 ,以收隅反之效。论述中力求准确 ,或匡正或补苴 ,以利诗经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双音迭词 ,在经文中占很大比重。自毛传以来 ,注家蜂起 ,著作迭出 ,然阙漏、误释者甚多。本文就现存诗经中出现的 6 73个迭词 ,一一作了疏理、分类 ,依照章氏“义自音衍”之说 ,以陈奂《诗毛氏传疏》的音诂为主 ,间取郝氏《尔雅义疏》 ,分为拟声、写情、状物、借词四大类 ,分别举例阐述 ,以收隅反之效。论述中力求准确 ,或匡正或补苴 ,以利诗经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历代学者对韩愈所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严重误读,他们要求的"谨严"是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正确性压倒叙事的真实性,把叙述者对事件的阐释当做事件本身来记载,这就造成了历史叙事的片面和缺失。《左传》在许多地方采纳多种史料,叙述事件的真实情况,介绍了当时对应该如何记载的不同看法,这是历史叙述者对史实及关于史实的不同阐释的正确处理方式。《左传》记叙事件包含了《春秋》所缺乏的叙事的各个元素,运用推想,写出了人、人心和人性,文辞华美丰赡。从《春秋》到《左传》,实现了古代叙事艺术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根据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说法,《国语》有可能乃左氏所作,但后来有不少学者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我们暂且不去理论《国语》出于何人之手,但从课文中勾践的对话语言来说,隐约透露着文人个人创作的影子,凝聚着作者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9.
敦煌《左传》写本为《左传》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材料。利用这批材料,不仅可以证实文献记载的隋唐时期杜注《左传》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可以据之了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书写格式、《春秋正义》原本之书写格式、《左传》写本所反映的敦煌教学情况等。同时,由于这是一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写本,保存了当时《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文本面貌,对于我们探寻《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文本之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敦煌遗书中现存7篇《维摩诘经讲经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文献资料,考察了其中5篇《维摩诘经讲经文》的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